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末煤储煤场施工组织设计

末煤储煤场施工组织设计

神木县德泉矿业有限公司煤矿末煤棚施工一、编制说明1.1 编制原则1.2 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2.2 地质概况三、工程施工总体部署3.1 项目组织机构3.2 项目管理目标5.5 劳动力及主要施工机具计划5.6 主要周转材料计划六、土建工程施工方案6.1 测量工程6.2 基础工程(箱形基础)6.4 脚手架工程6.5 予留予埋工程6.6 装饰工程6.7 屋面工程8.3 安全教育制度8.4 安全设施验收制度8.5 安全检查制度8.6 施工阶段安全技术措施8.7 安全生产工作制度8.8 临时用电管理8.9 消防管理8.10 安全防护管理8.11 施工机械管理8.12 安全生产经济投入11.3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分工11.4各类事故的预防措施11.5各类事故的处置程序和危险措施十二、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12.1 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十三、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应用13.1 使用新技术、新工艺的措施十四、保修措施14.1 保修的意义14.2 保修的措施1.2.1神木县德泉矿业有限公司煤矿末煤储煤场现场情况及地质报告。

1.2.2神木县德泉矿业有限公司煤矿末煤储煤场工程施工图纸。

:2.1 工程概况本工程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暗道、落煤塔、钢筋混凝土框架以及钢桁架、钢网壳组成,建筑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暗道+钢筋混凝土落煤塔+钢筋混凝土挡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直径40米,建筑总高度:30.500m,设计标高:±0.000相对应的绝对标高为1146.50m 米,建筑抗震重要性分类:丙类,框架抗震等级:提升间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落煤塔上框架为三级。

基础结构形式落煤棚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埋深为 5.60m,暗道和落煤筒为筏行基础。

2.2地质概况本工程位于神木县德泉矿业有限公司煤矿工业广场内、交通便利,建筑地基持力层为8层泥岩。

三、工程施工总体部署工期目标:计划工期为150天安全生产目标:无重大安全事故。

文明施工目标:达到当地政府要求的文明工地标准。

3.3 工程施工总体方案策划3.3.1 指导方针根据工程特点,对人力资源、工程材料、建筑构件、机械设备、水电供应、施工技术、项目资金、平面布局、时间穿插、空间利用进行总体布局。

贯彻空间占满、时间连续、均衡协调、力所能及、留有余地的原则。

3.3.2施工方案策划1座集中搅拌站,布置1台塔吊。

现场设1台40塔吊,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故现场不需要设置搅拌站,。

沿建筑物布设临时道路,水电网线根据施工需要布置。

为保证现场文明施工,重点加强现场道路周边排水的布置。

四、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4.1 施工网络计划本计划根据招标文件给出的要求工期以及以往我们施工同类工程的经验编制,总工期为天。

开工日期以开工报告为准。

4.2 工期保证措施4.2.1 工期保证措施总体安排制定分级控制保证计划:根据总控计划编制月计划,以月计划控制旬度计划,以旬控工期保证体系图4.2.3 工期保证措施4.2.4 工期保证经济措施4.2.5 节假日及农忙保勤措施:“爱岗、敬业、振兴企业”等活动,教育职工出满勤。

4.2.6 停电、停水连续施工措施五、施工准备5.1临时用水P3---室内外照明量(KW)cosф---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数,按0.7~0.75计取.QT40塔吊 1台 37KW 钢筋调直切断机 1台 6.4KW钢筋切断机 1台 3.0KW闪光对焊机1台30 KW钢筋弯曲机 1台 3.0KW蛙式打夯机 1台 2.8KW潜水泵 1台 7.5KW对技术人员进行分工,建立项目部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制订项目部技术管理制度,并对项目部及分包技术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熟悉图纸,组织图纸会审,参与设计交底,把存在的设计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

根据图纸及施工要求,配置相应的规范、规程、标准、图集(本工程所选用的资料见编制依据)及工具书等。

5.3.2 施工用检测仪器准备施工前按计划配置施工用检测器具,并处于检定有效期内。

5.3.3 新技术推广准备对拟推广的新工艺、新技术准备操作技术交底,进行人员培训,准备必需的设备器材。

5.4 施工现场准备6.1.1 测量工程A、根据建筑物轴线与建筑物外边线的具体关系向场区内引入测量临时控制点,在场区内布置二个方向的控制点。

B、根据甲方指定的绝对高程,使用水准仪导入场区,在场区内布置高程控制点。

A、采用外控法进行控制定位,使用经纬仪及钢尺,利用场区内的测量基准点与建筑物轴线关系,在基坑边缘测设临时轴线桩,并投射基底,在基底设龙门桩,进行轴线控制,施工后在垫层上弹出环梁和柱子的边线。

竖向采用经纬仪挑线,拉钢尺传递高程。

B、投点精度评定:根据规范及设计,对每层、全高投测误差允许值与底层投点投测误差的计算值进行核验,以对投测方案和投点误差进行评定,保证本方案的正确性。

本工程结构控制的重点是滑模时的垂直度的控制。

ABAB、分层夯实方法:每层铺土厚度为250mm,利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每层打夯不少于三遍。

C、检测方法采用干容重试验法,环刀取样,要求干容重实测值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6.2 基础工程6.2.1 钢筋工程1)核对钢筋半成品:按设计图纸及洽商变更核对加工的半成品钢筋,对其规格.形状.尺寸、型号进行检验,挂牌标识.2)弹线:按照钢筋间距,从距摸板端头梁板边5cm起,用墨斗在混凝土垫层上弹出墨线.3)先铺底板下层钢筋:如设计没有要求,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4)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变换方..1根竖23)双排钢筋之间应绑间距支撑和拉筋,以固定钢筋间距和保护层厚度,支撑或拉筋可用φ12和φ8钢筋制作,间距600 mm左右,用以保证双排钢筋之间的距离。

4)在墙筋的外侧应绑扎或安装垫块,用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5)为保证门窗洞口标高位置正确,在洞口竖筋上画出标高线。

门窗洞口要按设计要求绑扎过梁钢筋,锚入墙内长度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6)各连接点的抗震构造钢筋及锚固长度,均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绑扎。

1)清理模板上的杂物,用墨斗弹出钢筋间距。

2)按设计要求,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摆放分布筋。

绑扎板底钢筋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

3)板底钢筋绑扎完毕后,及时进行水电管路的附设和各种埋件的预埋工作。

4呈75度,使其稳定座落于基准面上。

(3)清扫模内杂物。

(4)模板安装完毕后,全面检查扣件、螺栓、斜撑是否紧固、稳定,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

A、混凝土技术要求水泥选用“北元”牌强度等级42.5水泥;采用自然连续级配的砂石;搅拌用水,选用煤矿提供的自来水;加入高效减水剂减少用水量,降低泌水率和离析现象,减少混凝土结构中形成过多的孔隙及减小干缩变形;泵送砼选用粉煤灰代替少部分水泥,降低水泥水化热和混凝土绝对温度,防止裂缝的发生,同时提高砼的后期强度;坍落度控制在16-18cm,水灰比为0.4左右,初凝时间6h之内。

B、混凝土浇筑与振捣6.3主体工程滑动模板施工是现浇砼工程的一种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施工工艺,对筒仓结构尤为适用。

原煤仓采用无刚性平台滑模施工工艺,变常规仓体中间辐射式操作平台改为沿仓壁周围内外布置操作平台,使滑模整体系统大大简化,施工组织科学、先进。

组装机具→筒壁滑模→平台梁板施工→漏斗施工→仓壁滑模施工→梁板结构施工滑模系统总体划分为滑升结构,操作平台结构及模板系统.滑升结构主要有模板、围圈、“开字”架、爬杆、千斤顶、内外操作平台等。

(1)模板:模板高度确定:H=T.V=4*0.2=0.8mH:模板高度,T:砼达到滑升强度的时间,一般取4小时.,用“U”形螺栓固定.上下横梁及托架选用[12槽钢,立柱选用[8槽钢。

经验符合要求(4)支承杆支承杆用Φ25钢筋,位置不同也不代替受力筋.支承杆允许承载力计算,支承杆长度取1.8m计算(千斤顶至砼面).π2EI π2×2.1×25×253P===264.3kgK(W)2 1.8×(0.7×1.7)2×12×103(5)操作平台及吊架操作平台在圆仓的外侧以沿长下托板为主,下吊架宽架0.65m,圆仓挑的内侧挑三角架长度,吊,未插入爬杆前应进行液压系统排气和耐压试验,排气方法:在加压时稍稍拧松千斤顶上的一个油密封螺丝,到有油出时迅速拧死,施工时应保持千斤顶清洁,各千斤顶上部应加盖一个圆形胶垫,以防砼及灰浆掉入千斤顶。

高压油路包括高压油管(Ф16和Ф8),直通接头(M33*1.5),三通、五通分油器和针形阀。

液压自控台和千斤顶之间采用高压油管二级供油方式,第一级Ф16油管接在分油器上,第二级用Ф8油管从分油器通过针形阀到达每个千斤顶。

针形阀可分别控制每一台千斤顶,以便维修和调平。

各组千斤顶油路要编号,按照顺序引到其控制台内,以便分别控制,为使液压油路在回油状态始终满油,以减少各千斤顶零压及回油时间的差异,保证各千斤顶受力一致同步工作,油管安装应高于千斤顶的安装位置,低于油泵位置,油管在转弯或换向处,应保持大圆弧状的缓弯,不准出现死弯或急弯,各接头联接必须牢固可靠。

液压系统安装完毕后,应对油泵进行调整,安装调试后必须测定加压回油时间,根据完成一个回压回油的行程时间确定多次动作的滑升时间。

空滑处理:在漏斗处空滑,该层梁在滑升时预留梁窝;并搭设满常架子施工此处漏斗。

同时必须认真加固爬杆,应在爬杆两侧各附加一根φ25钢筋,用φ14钢筋焊成格构式柱。

空滑至内模模板底口升至构件上表面标高。

内外模板采用5mm网眼的钢丝网两层,用22#铁丝水平和竖向相交,呈梅花型绑扎固定,间距40cm,浇注砼完毕立即用抹子抹平。

(1)滑模组装前的准备工作A 滑模组装要在建筑物的承台达到一定强度,基础土方填平整后进行。

B 现场清理,将其它材料回收至场外堆放,清除钢筋与基底上松动的砼残渣和垃圾。

C按滑模平面布置图在砼地面上弹出各部位中心线提升架位置,支承杆位置,模板位置等,设置垂直观测控制桩及标高控制点。

D 调整予留钢筋,调整支承杆处钢筋,按筒壁线先绑好一段(高1000)钢筋骨架。

E----AD 提升架上横梁用Ф18双U型螺栓固定。

E围圈上下必须形成整体,以保证垂直荷载均匀传递,内上下围圈同时与内挑架上环梁用L40*4角钢连接,增加其竖向刚度。

F操作平台每仓外均设二处上人孔(有盖板),设钢梯上下。

G鉴于目前钢筋的外观质量,支承杆在使用前必须机械轧压、调直,第一批下料长度为3、4、5、6m四种长度,支承杆的相邻接头错开,正常滑升时,支承杆长度定为4.5m,洞口处支承杆底部垫—8*80*80钢垫板。

H滑模装置制作与组装允许偏差按GB50113-2005执行。

(1)钢筋2.2.2 钢筋或点焊网片应按现场施工平面图中指定位置堆放,网片立放时需有支架,平放时应垫平,垫木应上下对正,吊装时应使用网片架吊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