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国际法各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一、国家主权平等原则the equality of sovereignty
⏹(一)国家主权的概念
⏹1、国家主权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处理内外事务的权力。
❑对内的最高权:属地优越权和属人优越权;
❑对外的独立性:自主、平等。
“主权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在本质上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必然随着国际法的变化而变化”。
———【美】孔慈
⏹2、国家主权的相对性
⏹(1)主权的行使范围受到国际法的限制:国内管辖事项范围具有相对性。
❑根本没有本质上保留给国家规定的事件,因为国际法可以对任何客体加以规定。
只能有这样的区别:一般的或者特殊的国际法已经规定的事件,以及它尚未规定并且在国际法予以规定以前委诸国内规定的事件。
因此,如果“国内事件”这个名词确有意义,那么它只能指第二种事件。
———菲德罗斯
⏹(2)主权的行使方式受到国际法的限制:
一国不受任何限制在实践中是不可行的:国际强行法、条约等
普遍管辖权
管辖权jurisdiction:
⏹1、领域管辖territorial jurisdiction:海陆空底范围内
⏹2、国籍管辖nationality jurisdiction:一切在国内或国外的本国人、本国船舶、本国飞行器行使管辖
⏹3、保护性管辖protective jurisdiction:指国家对于外国人在该国领域外侵害该国的国家和公民的重大利益的犯罪行为有
权行使管辖。
❑重大犯罪、双重肯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第八条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4、普遍管辖universal jurisdiction:对于普遍地危害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及全人类的利益的某些特定的国际犯罪行为,各国均有权实行管辖,不论罪行发生地和国籍为何。
⏹侵略罪、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种族隔离罪、奴隶制及相关犯罪、酷刑罪、劫持人质罪、海盗罪、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罪、毒品罪、危害环境罪等等
❑普遍管辖权的积极冲突:
⏹1992年美国《酷刑受害者保护法》
⏹1998年皮诺切特案:引渡、国家豁免
⏹2000年比利时逮捕令案、2003年巴勒斯坦人诉以色列总理沙龙案
⏹西班牙国家高等刑事法院:犯罪嫌疑人在西班牙境内;受害者中
有西班牙国民;相关案件没有其他外国法院审理
❑普遍管辖权的消极冲突
⏹阿道夫·艾西曼案
⏹2006年比利时法庭对4名卢旺达人的审判
❑国家在行使普遍管辖的问题:
⏹1、普遍管辖不仅是一项权力,而且也应该成为一项义务。
⏹2、国家长臂管辖的冲突;
⏹3、普遍管辖与外交豁免。
❑国际司法机构的普遍管辖
⏹2001年米洛舍维奇案
⏹国际刑事法院作为普遍管辖的法院
❑苏丹达尔富尔对艾希尔的逮捕令
❑利比亚对卡扎菲的逮捕令
⏹3、否定主权的理论甚嚣尘上
❑全球化问题的出现:
⏹汇率、货币政策、和平与安全、军备控制、化学武器、
地雷、气候变化、臭氧层、濒危物种、森林保护、南北
关系、少数民族权、难民和粮食等等全球性问题,都不
是哪一个国家单独能够应付或解决的。
❑非国家主体的影响:政治主权、经济主权、文化主权、信息主权、环境主权等等
⏹4、发展新时代的主权观
⏹(1)国家主权仍然是现代国际法的核心。
⏹(2 )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
⏹(3)重要的是认识到主权的相对性,使主权概念适应国际关系的新变化、不断发展。
⏹(二)主权平等
⏹主权平等有一些重要的法律效果:
❑一国一票
❑排他管辖原则
❑轮换制原则
❑国家豁免原则
❑无歧视原则(实质上的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