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永陇能源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永陇能源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永陇能源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崔木煤矿(400万吨/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评价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证书编号:国环评甲字第3609号编制时间:二O一二年九月建设项目名称:陕西永陇能源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崔木煤矿(400万吨/年)建设项目评价机构: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签章)法定代表人:(签章)评价文件类型:报告书项目负责人:蒋德林审核人:宁建宏项目负责人资质证书复印件项目审核人资质证书复印件目录1、项目概况和环境敏感目标 (1)1.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规模、地点 (1)1.2项目概况 (1)1.3项目敏感目标 (2)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3.1建设期环境影响 (3)3.2营运期环境影响 (4)3.3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及治理措施 (7)4、污染防治措施 (9)5、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 (11)5.1清洁生产水平 (11)5.2总量控制 (11)6、公众参与 (11)7、结论与要求 (12)7.1结论 (12)7.2实施要求 (12)附图:1、交通位置图2、环保目标图3、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图附件:1、评估中心出具的评估意见2、技术评审会专家意见3、报告书修改备忘录4、评价标准5、陕环函[2012]818号文,总量指标6、初审意见7、搬迁承诺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1、项目概况和环境敏感目标1.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规模、地点(1)项目名称:陕西永陇能源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崔木煤矿(400万吨/年);(2)建设性质:新建;(3)建设规模:矿井生产能力4.0Mt/a,同步建设同规模的选煤厂,矿井及选煤厂设计服务年限60.2a;(4)井田面积:东西宽3.1~9.6km,南北长2.0~9.2km,面积49.52km2;(5)建设地点: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崔木镇北王村。

1.2项目概况(1)地理位置与交通崔木矿井位于陕西省麟游县、彬县接壤地带,行政区划属麟游县、彬县管辖。

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07º47′28″~107º53′51″,北纬34º51′11″~34º56′09″。

本区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交通位置见附图1。

(2)项目概况崔木矿井是《黄陇侏罗纪煤田永陇矿区麟游区总体规划(修编)》中规划的5个矿井之一。

《黄陇侏罗纪煤田永陇矿区麟游区总体规划(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编制完成,2012年5月环境保护部以“环审[2012]114号”出具了审查意见。

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设计生产能力为 4.0Mt/a。

井田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延安组,含煤5层,可采煤层2层,其中2-3煤为局部可采煤层,3煤为主要可采煤层。

井田地质储量为493.01Mt,工业储量为458.61Mt,可采储量为325.07Mt,设计服务年限60.2a。

井田煤层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井下采用单一水平开拓。

根据煤层赋存特点,设计初期矿井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对煤层厚度超过15m的区域设计采用分层放顶煤采煤方法,分为两层开采;对于整个工作面煤厚均在15m以下的区域,实行放顶煤一次采全高开采。

矿井投产时,首采盘区为3号煤层21盘区,井下布置一个放顶煤工作面,工作面年推进度2000~2500m。

工业场地同时配套建设4.0Mt/a规模矿井选煤厂,选煤工艺为重介浅槽分选工艺,产品主要供宝鸡境内长青镇的宝鸡二电厂及工业园区化工厂用煤。

矿井工业场地位于在井田南部北王村西侧,占据北王旧村,紧邻北王新村设立;煤炭外运初期主要依托现有道路。

矿井生产、生活用水量为6014.4m3/d,生活饮用水(154.9m3/d)取自工业场地附近深水井,生产用水(5859.5m3/d)全部由处理后的矿井水供给。

项目占地70.89hm2。

项目总定员716人,原煤生产效率31.8t/工日;矿井建设静态总投资173023.03万元,其中环保估算投资为2440万元,占项目建设静态总投资的1.41%。

1.3项目敏感目标井田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无风景名胜区。

井田范围内主要的环境保护对象名称、基本情况和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及与工业场地的相对位置关系见附图2。

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宝鸡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于2009年7月18日~2009年7月24日对本项目评价区的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噪声等环境要素进行了现状监测,受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八六对委托宝鸡市环境保护于2012年4月13日~2012年4月14日对评价区范围内的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

监测布点图见附图3,现状监测结果如下:地表水监测结果:在合阳沟上布设3个监测断面,监测结果显示监测指标中石油类及BOD5在排污口上、下游和排污口3个监测断面均超标,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3.2倍、0.15倍,其它各项指标在各监测断面均满足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

地下水监测结果:共设置了9个水质监测点,18个水位监测点。

水位监测结果显示评价区水源井以第四系潜水为主,水位埋深较浅;水质监测结果显示除排矸场上游和下游及工业场地西侧、南侧、东侧和下游6处大肠菌群超标外其余监测指标监测值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大肠菌群超标与井口卫生条件较差有关。

评价区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好。

环境空气监测结果:本次监测的3个监测点和收集的永陇矿区麟游区总体规划(修编)环评报告中崔木工业场地及韩家2个点的监测数据监测结果显示在监测期内各监测点SO2、NO2小时浓度、日均浓度及TSP日均浓度在监测期内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说明矿井建设目前未对当地环境空气质量造成显著的影响。

声环境监测结果:6个监测点昼夜噪声值均低于《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区标准限值,评价区总体声环境质量较好。

生态:评价区为黄土塬梁沟壑地貌,属泾河南部支流流域,区内沟谷密度较大,地貌类型以黄土谷坡为主,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植被覆盖度较高,以自然植被为主,农业植被为辅,土壤侵蚀以轻度水力侵蚀为主。

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1建设期环境影响崔木矿井及选煤厂项目已开工建设,项目井巷工程及地面工程大部分已完成,施工期存在的主要不利环境影响及其防治(减缓)措施见表2。

由表2分析可知,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可有效减缓施工对周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3.2营运期环境影响(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矿井正常涌水量6480m3/d,拟建一座6500m3/d矿井水处理站,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和反渗透脱盐处理工艺处理后,5571.9m3/d回用于矿井自身生产,剩余908.1m3/d达标排入合阳沟,矿井水回用率达86%。

工业场地生产、生活污水(287.6m3/d)经“二级生化”处理后全部用于选煤厂补充水和绿化用水,不外排。

选煤厂煤泥水实现闭路循环。

本项目废水排放量908.1m3/d,排入合阳沟后混合断面COD浓度有所增加,但增加量不大,SS浓度基本不变,混合断面水质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要求。

(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本井田开采后导水裂隙贯通延安组含水层和直罗组含水层,对这两组含水层影响严重,其成为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根据矿井地质报告,其地下水将以270m3/h的流失速度从地下水环境中流失。

根据设计采高导水裂隙计算结果,除11盘区和26盘区采煤导水裂隙未贯通安定组隔水层外,其余5个盘区均存在不同面积的贯通区;采煤导水裂隙在21、22、23、24和25盘区存在导水裂隙浸入宜君组~洛河组含水层区域,从而使洛河组含水层进入矿坑,成为矿井安全隐患,环评要求采煤过程中在安定组隔水层贯通区采取“限高开采”等“保水采煤”方案进行采煤,从而达到保护具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和保障矿井生产安全双重目的。

井田内洛河组和安定组隔水层在局部地段可能存在“天窗”,洛河砂岩水将通过“天窗”进入井下,对矿井的正常生产构成威胁。

因此环评要求采煤过程中密切关注矿井涌水量变化,发现矿井涌水与洛河组水有水力联系迹象时立即采取措施,确因技术水平不能阻止采煤与洛河组发生水力联系时,实施禁采措施。

(3)声环境影响评价运行期矿井噪声源在采取降噪措施后,昼间厂界噪声均符合GB12348-2008标准2类区要求,夜间部分厂界噪声值超过GB12348-2008标准2类区要求,其主要原因为受用地范围限制、噪声源设备距厂界较近所致。

经预测,在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后,项目噪声敏感点昼夜噪声预测值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要求。

由于北王新村夜间噪声预测值接近标准,同时考虑到北王新村距工业场地北厂界较近,环评要求主厂房运行期间北面窗口关闭,增高工业场地厂界围墙高度,在北厂界和北王新村间增加绿化带,进一步降低运行期场地噪声源对敏感点的影响。

(4)空气环境影响评价锅炉房安装3台10t/h锅炉,冬季运行3台,夏季运行1台,锅炉燃用本矿原煤。

3台锅炉共用一座高45m、出口内径1.2m的烟囱,每台锅炉均配置除尘效率95%脱硫效率60%的麻石水膜器进行脱硫除尘。

锅炉烟气经脱硫除尘后,烟尘、SO2和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为83.03mg/Nm3、183.71mg/Nm3和160mg/Nm3,均低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第Ⅱ时段的标准浓度限值。

大气预测结果表明,锅炉废气排放对当地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轻微,不会改变当地的大气环境功能。

各关心点大气环境质量受项目锅炉房烟气排放影响亦小。

生产系统采取除尘措施后,排入外环境的煤尘浓度和煤尘量均满足GB20426-2006《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允许限值,对外环境影响较小。

(5)固体废物影响评价项目生产期掘进矸石4.5万t/a、选煤厂洗选矸石产量为31.28万t/a、生活垃圾排放量为213t/a,矿井水处理站污泥约640t/a,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约14.0t/a。

井下掘进矸石全部回填井下废弃巷道及采空区。

选煤厂矸石和锅炉灰渣、脱硫渣并送往陕西宝麟新型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利用;生活垃圾收集后送麟游县环卫部门统一处置;矿井水处理站污泥脱水后掺入选煤厂末煤产品中用作发电燃料;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送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6)地表沉陷及生态影响评价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崔木井田开采后预计地表下沉最大值达到18.6m,但由于区域地形高差大,地表沉陷对评价区地形地貌总体影响相对较小。

②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评价区内林地分布面积64.61km2,其中重点公益林分布面积约5.47km2,受沉陷影响林地的面积38.32km2,其中重度影响面积12.57km2,占评价区林地面积的17.97,以灌木林地为主。

评价区耕地以旱地为主,面积11km2,受沉陷影响的耕地面积8.7km2,其中轻度影响面积2.92km2、中度影响面积2.0km2、严重影响面积3.81km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