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事故调查处理制度
为了依法处理企业工伤事故,保护企业职工的生命安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建筑法》、《安全生产法》等的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工伤事故的概念
指因工伤亡事故,是因本企业生产与工作而发生的伤亡事故。
二、工伤事故报告
施工生产场所,发生伤亡事故后,负伤人员或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工程项目部负责人,项目安全员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及现场情况立即上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并及时填写伤亡事故表上报企业。
企业发生重伤和重大伤亡事故,必须立即将事故概况(含工程名称、伤亡人数、发生事故时间、地点、事故原因粗步分析、施救情况及事故后果等),用最快的办法分别报告企业主管部门、行业安全管理部门和当地劳动部门、检察院及工会。
发生一般安全事故,必须在24小时内报告;发生重大事故以上的,按《建筑法》、国务院《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时限报告。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切不可惊慌失措,要有组织,统一指挥。
首先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尽量制止事故蔓延扩大。
同时注意,为了事故调查分析的需要,应保护好事故现场。
如因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而必须移动现场构件时,还应准确做出标记,最好拍出不同角度的照片,为事故调查提供可靠的原始事故现场。
事故发生后,应尽快通知伤、亡者的家属,搞好接待和安抚工作,如实地向其亲属介绍事故情况,取得谅解和协助。
三、工伤事故调查
1、组织调查组
企业在接到工伤事故报告后,经理、分管经理、业务部门领导和有关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
发生人员轻伤事故,由企业负责人组织施工生产、技术、安全、劳资、工会等有关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发生
重伤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
死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会同现场所在地区的市(或区)劳动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重大死亡事故应按企业的隶属关系,由重庆市企业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公安、监察、检察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调查组成员中与发生事故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员不得参加调查工作。
2、现场勘察
调查组成立后,应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
因现场勘察是项技术性很强制工作,它涉及广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
因此勘察时必须及时、全面、细致、准确、客观在反映原始面貌,其勘察的主要内容有:1)作出笔录
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气象等;
现场勘察人员的姓名、单位、职务;
现场勘察起止时间、勘察过程;
能量逸散所造成的破坏情况、状态、程度;
设施设备损坏或异常情况及事故发生前后的位置;
事故发生前的劳动组合、现场人员的具体位置和行为;
重要物证的特征、位置及检验情况等。
2)实物拍照
方位拍照:反映事故现场周围环境中的位置;
全面拍照:反映事故现场各部位之间的联系;
中心拍照:反映事故现场的中心情况;
细目拍照;揭示事故直接原因的痕迹、致害物等;
人体拍照:反映伤亡者主要受伤和造成伤害的部位。
3)现场绘图
根据事故的类别和规模以及调查工作的需要应绘制出下列示意图:
建筑物平面图、剖面图;
事故发生时人员位置及疏散(活动)图;
破坏物立体图或展开图;
涉及范围图;
设备或工具、器具构造图等。
3、分析事故原因、确定事故性质
事故调查组要认真调查研究,搞清事故原因,以便从中吸取教训,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分析的步骤和要求是:
1)通过详细的调查,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
要弄清事故的各种产生因素,如人、物、生产和技术管理、生产和社会环境、机械设备的状态等方面的问题,经过认真、客观、全面、细致、准确地分析,确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2)事故分析时,道德首先整理和仔细阅读调查材料,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11—86附录A),对受作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法、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等七项内容进行分析。
3)在分析事故原因时,应根据调查所确认的事实,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
通过对原因的分析,确定出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根据在事故发生中的作用,找出主要责任者。
4)确定事故的性质。
工地发生伤亡事故的性质通常可分为责任事故、非责任事故和破坏性事故。
4、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组应把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责任分析和处理意见及本次
事故的教训、估算和实际发生的损失,对本事故提出的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写成文字报告,以全调查组同志会签后报有关部门审批。
如组内意见不统一,应进一步分清事实,对照政策法规反复研究,统一认识,不可强求一致,但报告上应言明情况,以便上级在必要时进行重点复查。
四、工伤事故和处理
工伤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企业和工程项目部要认真贯彻执行。
1、工伤事故调查处理结论报出后,须经有关有审批权限的部门审批
后方能结案,并要求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在90天内结案,特殊情况也不得超过180天。
2、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应根据上级部门和企业规章制度,按事故
情节轻重、各种损失大小、责任轻重加以区分,予以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负有事故责任的单位或个人,应负经济赔偿责任。
赔偿范围和标
准按国家法律、政策规定执行。
事故的各项赔偿及有关费用应在事故处理终结时按下列顺序处理:
1)死者的丧葬费和伤者的急救医疗费。
2)死亡、伤残者的补偿费用。
3)伤残者因就医发生的交通、住宿、护理等费用。
4)施救费用。
5)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它费用。
4、清理资料进行专案存档。
事故调查和处理资料是用鲜血和教训换来的,是对职工进行教育的宝贵资料,也是伤亡人员和受到处罚人员有历史资料,因此应完整保存。
存档的主要内容有:
1)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
2)职工重伤、死亡事故调查报告书、现场勘察资料记录、图纸、照片等;
3)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
4)物证、人证调查材料;
5)医疗部门对伤亡者的诊断及影印件;
6)事故调查组的调查报告;
7)企业或主管部门对其事故所作的结案申请报告;
8)受处理人员的检查材料;
9)有关部门对事故的结案批复等。
xx公司
xx项目部
xx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