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债券市场体系(基础)

债券市场体系(基础)

金融小白也能读懂的债券全体系债券基础部分1、债券是什么债券是国家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并且承诺按规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债券是借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

债券购买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或债券持有人)即债权人。

债券参与方包括:•债券发行人:是资金的借入者。

如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机构;•债券投资者:是资金的借出者,是债券的买入方;•服务机构:承销机构,评级机构等。

2、债券发展历史演变1950年初,第一期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在全国顺利发行,并于1956年兑本付息结束,这是新中国第一只债券。

1958年至1980年23年间,由于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等因素,中国政府没有发行任何国债,处于既无内债也无外债的债券市场空白时期。

1981年1月16日通过并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国债重启。

场外柜台市场为主的阶段(1988-1991)1986年8月5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批准,沈阳市信托投资公司首先开班了企业债等有价证券的柜台转让业务;同年9月6日,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业务部开办了代理证券买卖业务。

1988年,试点城市从7个扩展到54个,同年,地方性债券交易中心及柜台交易中心形成,成为债券交易的典型场外市场。

1990年12月,上证开辟了场内交易市场。

场内市场为主的阶段(1992-2000年)1993年,债券回购业务在上交所先行,当时有现券、期货和回购交易等,由于场内市场交易灵活,交易量大增。

一些区域性交易中心因发生严重的卖空现象和金融欺骗,影响了金融稳定,1995年包括武汉证券交易中心、天津证券交易中心、北京STAQ系统等交易中心全部关闭,债券交易全部集中于证券交易所进行。

1995年“3.27”国债期货风波。

1997年银行间市场形成。

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的阶段(2001年至今)2004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大力推动债券市场创新,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产品、交易工具不断增加,交易方式不断改进,债券的发行量、托管量和交易量均占中国债券市场的97%以上,已经成为中国债券市场的主要阵地。

3、我国债券市场结构银行间债券市场是债券交易的场外市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是其主要参与者,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债券市场。

该市场属于大宗交易市场(批发市场),实行双边谈判成交,逐笔结算。

交易的品种有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中央银行票据、短期融资券、企业债等债券。

商业银行债券柜台市场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延伸,属于零售市场。

参与主体包括个人和企业投资者。

凭证式国债不能流通,只有记账式储蓄国债可以在柜台交易。

交易所债券市场是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部分。

该市场参与者是除银行以外的各类社会投资者,该市场属于集中撮合交易的零售市场,实行净额结算。

4、债券的特征要素债券的特征:偿还性、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

债券的偿还性、流动性、安全性与收益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转换关系。

如果某种债券流动性强,安全性高,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会上涨,其收益率也就随之降低;反之,如果某种债券风险大,流动性差,供过于求,价格必然下降,其收益率随之上升。

债券的票面要素包括:票面价值、发行人名称、债券利率、还本期限。

举例:09国债(11)债券名称:2009年记账式十一期国债证券代码:090011上市日期:2009-6-17债券发行总额:280亿发行价格:100元债券期限:15年年利率:3.69%计息方式:付息付息日:每年6月10日付息频率:6月/次到期日:2024-06-06交易市场:跨市场5、债券的交易方式债券有三大交易方式:现货交易、回购交易和期货交易。

现货交易——又叫现金现货交易,是债券买卖双方对债券的买卖价格均表示满意,在成交后立即办理交割,或在很短的时间内办理交割的一种交易方式。

回购交易——是指债券持有一方(出券方)和购券方在达成一笔交易的同时,规定出券方必须在未来某一约定时间以双方约定的价格再从购券方那里购回原先售出的那笔债券,并以商定的利率(价格)支付利息。

期货交易——债券期货交易是一批交易双方成交以后,交割和清算按照期货合约中规定的价格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进行的交易。

6、基础债券品种及新兴品种利率债:风险很低的传统债券,由国家或国家机构发行。

包括国债、央票、政策性银行金融债。

信用债:存在信用违约风险的债券,一般由企业发行。

包括金融债、企业债、中票、短融、公司债等。

常见融资品种: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及超短期融资券、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小企业私募债(非公开发行公司债)等。

新兴债券品种:熊猫公司债、绿色公司债、可续期公司债、可交换公司债、小微金融债、“三农”专项金融债、二级资本债。

7、公司债的演变最开始的只有上市公司主体可以发行公司债,到后来试点了中小企业私募债,最后在2015年大一统分为一般公司债和私募债,发行主体也扩大到所有公司制企业。

2007年开始公司债试点,2015年公司债终于大一统。

整个公司债的发行流程8、ABS是未来之窗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于2005年进行了首批试点,后由于金融危机而暂停并进入总结与制度完善阶段。

2010年11月试点重新启动,证监会之后发布的《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标志着资产证券化业务由试点转为常规业务。

随后,为了体现政府简政放权,证监会取消了资产证券化的业务行政审批,拟采用备案制,同时着手完善制度衔接,该项业务再一次被暂停。

2014年9月末,证监会就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修订稿)、业务信息披露指引、尽职调查工作指引公开征求意见。

机制上将由交易所牵头、协调基金业协会进行备案。

2014年11月21日,《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及配套规则已正式出台,企业资产证券化发行效率提高,整体业务爆发式增长。

9、各类债券比较和主体适配度目前我国固定收益产品主要由国家发改委、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交易商协会和中国证监会等部门监管,剔除不具有可比性的项目收益类固定收益产品、金融机构固定收益产品和特殊期限固定收益类产品,企业债、中期票据、公募公司债、定向工具和私募公司债比较如下:10、债与股的比较2017年股票筹资额10616亿元与债券发行额366963亿元,还存在明显差距。

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额5621亿元与IPO筹资额2299亿元也有明显差距,而已上市公司再融资8317亿元格外显眼,已上市公司筹资规模和容易度明显增强。

无论是债还是股,目前都依然是中大型企业机构的主场,中小企业融资还是靠不了主流市场。

A、股债区别股债区别(1)——发行主体不同债券作为筹资手段,无论是国家、地方公共团体还是企业,都可以发行债券;而股票则只能是股份制企业才可以发行。

国内发行股票是在A股市场、香港H股市场及新三板市场。

股债区别(2)——收益稳定性不同从收益方面看,债券在购买之前,利率已定,到期就可以获得固定利息,而不管发行债券的公司经营获利与否。

股票一般在购买之前不定股息率,股息收入随股份公司的盈利情况变动而变动,盈利多就多得,盈利少就少得,无盈利不得。

股债区别(3)——保本能力不同从本金方面看,债券到期可回收本金,也就是说连本带利都能得到,如同放债一样。

股票则无到期之说。

股票本金一旦交给公司,就不能再收回,只要公司存在,就永远归公司支配。

公司一旦破产,还要看公司剩余资产清盘状况,那时甚至连本金都会蚀尽,小股东特别有此可能。

股债区别(4)——经济利益关系不同债券所表示的只是对公司的一种债权,而股票所表示的则是对公司的所有权。

权属关系不同,就决定了债券持有者无权过问公司的经营管理,而股票持有者,则有权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

股债区别(5)——风险性不同债券只是一般的投资对象,交易转让的周转率比股票低;股票不仅是投资对象,更是金融市场上的主要投资对象,其交易转让的周转率高,市场价格变动幅度大,可以暴涨暴跌,安全性低,风险大;另外,在公司交纳所得税时,公司债券的利息已作为费用从收益中减除,在所得税前列支;而公司股票的股息属于净收益的分配,不属于费用,在所得税后列支。

B、股债运用对于政府平台类企业,主体一般是发企业债,不能上市,其下属实体公司也可以发中小企业私募债等,也可以上市或在新三板挂牌。

但股权融资在规模上较难满足平台类公司。

对于国有企业,发企业债或公司债,或在A股上市都是很好的选择,募集资金还可以投资并购激活国有企业业务活力。

对于民营企业,评级较难与国有企业相比,因此发债难度也较高。

在A股上市或新三板挂牌更具优势,成为A股上市公司后,股权定增和发行债券都更为容易便捷,资信明显提高。

C、股债结合1)可转债可转换债券,是指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在一定期间内依约定条件可以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债券,是目前A股市场唯一偏股的混合型融资品种。

在可转债存续期内:投资者实施转股:相当于发行人按事先约定的转股价格发行股票;投资者选择持有转债到期:相当于发行人以低利率发行债券融资。

从理论上分析:可转债价值≈纯普通债券价值+投资人美式买权价值(转股选择权)+投资人美式卖权价值(回售条款)-发行人美式买权价值(赎回条款)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可转债价值=普通债券+转股看涨期权+若干嵌入期权2)明股实债明股实债是一种创新型的投资方式,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即为“表面是股权投资,实质上是债权投资。

”其与传统的纯粹股权投资或债券投资的区别在于这种投资方式虽然形式上是以股权的方式投资于被投资企业,但本质上却具有刚性兑付的保本约定。

明股实债的投资方式已被私募基金或信托公司及一些银行广泛运用于房地产投资领域。

明股实债操作模式(举例银行)1)首先,根据投资方银行的性质要研究接受该产品是否会对投资方银行日常经营运作产生影响;2)其次,如是国企被投方要得到国资委许可,并确保股权结构变化后,不影响被投公司对银行授信的担保;3)最后,银行、被投公司签订增资扩股协议,投资款到位,扩大被投公司注册资本。

协议主要约定事项为:产品到期后(一般为3-5年)由被投公司回购银行增资部分的股权;银行不参与被投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不向被投公司委派董事或其他人员。

明股实债的优势a、既可以解决公司的资金问题,同时在解决资金的同时又可以优化公司报表的资产负债率指标。

b、明股实债产品有较长的融资期限,一般为3-5年,可以解决公司的中长期资金需求,相比流动资金贷款需要逐年转贷、转贷资金压力较大,明股实债产品也具有较大的优势。

c、明股实债产品不占用公司的授信额度,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公司的银行借款等经营融资。

3)投贷联动2016年4月21日银监会、科技部与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鼓励和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投贷联动业务试点,并明确了首批10家试点银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