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对策
李静波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
【摘要】由于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其成本的核算也有其特性。
本文从分析煤炭企业成本的管理现状入手,找出存在的问题,根据自己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现状煤炭成本建议
成本管理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
成本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成本控制和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成本管理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谋求最高效益的根本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炭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的传统成本核算和管理已不能适应煤炭企业的长远发展,结合煤炭企业成本构成的特性及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加强煤炭成本,创新成本管理,节支降耗,实施成本领先战略,提高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实现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管理方式的转变,对煤炭企业的长远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煤炭企业成本构成的特性煤炭企业的劳动对象是地下埋藏的自然资源,属于地下开采业,成本构成复杂且变化大,与其它产品相比,煤炭成本具有以下特性:1.煤炭生产中消耗的材料都不构成产品实体。
煤炭生产中消耗的材料只是对产品的形成起促进作用或创造正常劳动条件作用的辅助材料。
在原煤成本结构中,材料费用所占比重较大,一般约占总成本的25%,而且有一部分可以进行回收再用的,如支护用品、坑代品、轨道、设备、专用工具等,所以加强对煤
炭企业材料的修旧利废,是煤炭企业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
2.活劳力消耗多,职工薪酬占成本比重较大。
煤炭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用人多、素质低、安全意识较差。
因工作环境恶劣,工人劳动强度大,服务年限短,因而各种职业补贴、津贴较高,薪酬成本约占总成本的45%,提高煤炭企业机械化水平,不仅是提高劳动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也是煤炭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的必要前提。
3.煤炭企业正常生产中需要采掘并举,掘进费用占成本比例大。
在生产中有时为了跟上采掘接续,保持三量平衡,只得组织掘进会战。
提前形成巷道,这样放置一段时间.巷道压力大,部分棚腿、棚梁就会被压断,出现片帮和巷道变形,巷修队要对其进行维修,补充新的材料,就造成了人力、材料的浪费.增加了原煤生产成本。
实践证明,保证采掘的适当比例关系,是煤矿稳产、高产、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
4.煤炭生产受地质构造、储存条件、储量、品位等条件限制。
煤层埋藏的深浅、煤层的厚度、顶底板的好坏、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等都对煤炭生产成本有直接影响,生产中辅助费用高。
同时为了避免水、火、片帮、断层、瓦斯、煤尘、冒顶等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还必须发生一些辅助生产和安全保护费用,如通风、防水、防瓦斯、防尘等支出。
二、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1.企业领导对成本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煤炭企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向是:矿山主题专业毕业生-技术
员-队长-生产科长-矿长-矿务局领导,受此影响,煤炭企业领导多属于生产技术型干部,对经营管理工作不重视。
在日常工作中,开安全生产会议的多,开经营管理会议的少。
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把成本管理视为仅仅是财务、企管上的事情,成本管理未形成上挂下联的系统机制,没有形成“人人关注成本,人人节支降耗”的全员成本意识。
2.煤炭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片面化。
在管理体系上偏重于对事后的计算,忽视对成本的事前的预测,事中的控制协调;只重视对煤炭生产成本的核算,不注重对煤炭开拓延伸巷道的计算;在成本分析上,仅仅起到“统计对比”的作用,偏重于对单位成本的对比分析,缺少对实物消耗量的对比分析,对主要材料超计划预测仅归咎于地质条件客观变化。
缺乏深层次的剖析,难以发现成本降低的重点;成本预测、决策缺乏科学性、规范性。
3.煤炭行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煤炭企业重视安全生产,轻视经营管理。
由于煤炭行业属于地下采掘业,地质条件复杂,国家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加上受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影响,煤炭市场一直处于上升通道,煤炭需求旺盛,煤炭价格增长幅度远远高于成本增长的幅度,只要能生产出煤,就能增加效益,无形之中也造成煤炭企业产生重产量、轻成本的思想。
4.煤炭成本管理的市场意识淡薄。
在成本核算上,大多数煤炭企业仅将成本核算体系延伸到矿厂、区队,没有将核算延伸到班组、
个人。
没有将成本管理的压力传递到职工个人;在薪酬分配上,工资制度仅停留岗位技能工资和上班天数上,固定工资比例大,与效益挂钩的工资比例小,特别在对材料的消耗上,根本没有和工资挂钩,广大员工节支降耗的积极性和机制性没有有效调动;成本管理主要依靠行政命令,而“价值链”、“网络优化”、“竞争协作”等外部市场经济的管理法则和价值规律却很少被引入企业内部,没有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成本降低中的作用。
三、对煤炭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几点建议对煤炭企业来说,要想长远的发展下去,必须要认识到成本管理的现状,运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手段指导成本变革促进煤炭成本的管理水平,提高竞争力,建立全员、全要素、全过程成本目标责任制,创新成本管理方式、方法,提高成本管理信息化、精细化程度,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1.增强成本意识,树立全员成本管理理念。
在成本管理上,要摒弃过去的老思想,企业领导要改变过去的重生产,轻管理的理念,因为企业的竞争到最后还是单位成本的竞争,煤炭企业的成本发生与各层次、各部门的活动都密不可分,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每一个员工都分不开,广大员工要树立成本管理意识,增强成本观念,实施全员抓成本管理,真正做到人人都是经营者,个个都是利润源;对煤炭产品形成过程中的消耗和支出,要逐一落实到采、掘、机、通、压、排、提、运各环节和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通过经济核算、经营调度等
信息沟通,进行全员工、全过程、全要素的成本控制。
2.全面推进成本预算管理。
根据集团下达的经营目标,倒逼成本。
详细分解生产成本,并将指标逐级分解落实,使每个人身上都有成本指标;强化成本预算的分级考核、控制与分析,实行一级考核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真正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成本责任制;建立采掘工作面技术经济档案,采掘工作面结束后,除进行生产、技术分析外。
还要从材料、人工、劳动生产效率、效益等方面进行投入与产出对比分析,为以后减少工作面回采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供有益借鉴。
3.充分利用科学技术降低成本。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利用科学技术优化生产工艺,优化工作面的设计,制定科学的的开拓布局方案;要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职能和作用,全面加强技术管理,依靠科技进步,探索改革传统的支护方式,寻找替代投入材料.尽力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使成本管理与科学技术相互融汇,相互促进;充分利用职工技能大赛,提高一线采掘工的技术熟练程度,改进落后技术,提高放炮、切眼、成巷技术。
4.加强成本分析,提高成本控制的针对性。
突破分析只以产品生产过程为对象,并仅限于经济方面因素分析的方法,要把分析对象扩大到生产经营全过程,深入到技术领域,对采掘工作面的成本也要进行对比分析;在成本分析方法上,既要对成本构成项目进行价值量分析,又要进行实物消耗量分析,以准确掌握超预算消耗的项目,有
针对性进行控制;既要进行同比分析,又要进行环比分析,以准确掌握成本变化的趋势;在成本分析上,瞄准同行业标杆企业进行“对标”分析,认真查找与先进单位的差距,迎头赶上;对内部生产单位要进行排名对比,定期公布,以激发内部单位“比、学、赶、超”的热情。
总之,加强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关键是要从提高管理者以及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做起,进一步完善成本管理系统,以成本优势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盈利能力,为煤炭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韩召东.浅议煤炭成本分析[J].煤矿现代化,2011,(1)张娟.煤炭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煤炭科技。
2007,(3)
常建华等.煤炭企业会计核算[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9作者简介:李静波.单位: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详细收信地址:河南省商丘市永城新城区光明路中段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
71经营管理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