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历史教学之近现代史漫谈PPT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教学之近现代史漫谈PPT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教学之近现代史漫谈
2020/12/09
1
从事件结构向阶段结构和年代结构转变
所谓事件结构,是指通过学习具体的历史 事件来把握整体的历史内容。
所谓阶段结构,是指通过理解某一历史 阶段的主要阶段特征来把握整体的历史 内容。
所谓年代结构,是指通过理解若干年间 (如每十年、每百年等)的历史特征来 把握整体的历史内容。
2020/12/09
7
重点问题阐述 1.民族主义问题 2.公民权的扩展
教学原则例举 例2.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 九年级上册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2020/12/09
8
三、转型期的震荡与探索(20世纪 初—1945年)
在世界近现代史交替的19世纪与20世纪之 交,人类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期:
1.震荡:主要表现为1929—1933年的世界 性经济危机、两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主 义。
2.适应性调整:取得了现代化的突破性进 展,奠定了当代世界现代化全面稳定发 展的基础。
2020/12/09
9
重点问题阐述 1.民主政治的新发展 2.罗斯福新政
教学原则例举 例3:让学生的讨论建立在学科性的基础上 九年级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
2020/12/09
10
四、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展 开(1945年—20世纪70年代初)
推动现代化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 1.三种现代化基本模式的扩大和发展; 2.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制度化; 3.整体世界的发展。
2020/12/09
11
重点问题阐述 1.民主化、制度化在国际领域的发展 2.整体世界的发展
教学原则例举 例4:重视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梳理 九年级下册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2020/12/09
12
五、走向21世纪的人类文明(20世纪 70年代初——至今)
随着“滞涨”现象的出现,表明凯恩斯主义的失灵, 各国纷纷寻找对策:
1.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新经济”随之兴起;
2.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关系缓和后,东西方之间开始 打破对峙局面,进行交流。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因美苏对峙而分裂的世界重又合为一体
2020/12/09
15
重点问题阐述 1.西方中心论
2.嘉道之际中国社会的变化
3.从朝贡体系到条约体系
教学原则例举
例6:把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 去考查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2020/12/09
16
七、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初步转 型(20世纪初——1949)
从20世纪初至今,中华文明处于一 个关键的现代化转型期,从政治、经济 到文化、社会,各种要素近百年来逐步 克服各种外部侵扰和内部矛盾,不断探 索吸收中西文明要素,以现代化为最高 目标,努力实现文明的现代化转型。
2020/12/09
14
六、西方工业文明影响下的中国社会 初步变化(19世纪初—20世纪初)
伴随着殖民扩张,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 地区都被卷入了世界市场之中,整体世 界最终形成。面对欧美带来的工业文明 和侵略扩张的双重冲击,处于农业文明 的国家:
1.需要维护自身的独立;
2.需要进行改革,向工业文明转变,实现 富强。
3.世界各地不同文明的初步交汇
教学原则例举 例1:以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神入历史 九年级上册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020/8世纪末—20 世纪初)
主要是工业文明在欧美地区的确立: 1.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演进到
工业文明的转折点,它结束了民族地域 性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 的转折; 2.三大潮流下的现代民主政治的拓展; 3.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2020/12/09
17
重点问题阐述 1.从帝国到近代民族国家
2.救国道路的新探索
3.从被侵略凌辱到民族独立、国际平等
教学原则例举 例7:重视历史现象与历史阐释之间的关联 九年级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2020/12/09
18
八、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程(1949年至今)
1.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工业文明初步基 础奠定(1949——1978)
3.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问题严重,意识形态不再是
左右各国外交的最重要因素,取而代之的是民族主
义的高涨,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霸权主义问
题等等。
2020/12/09
13
重点问题阐述 1. “新经济”的兴起 2. “非传统安全”问题
教学原则例举 例5:重视社会转型期的变化 九年级下册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4
一、工业文明的曙光(14—18世纪)
主要是西欧的原初现代化: 1.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社会的变迁与延
续; 2.现代意识的兴起; 3.现代民主政治的开创; 4.民族国家的诞生,现代国际关系的初步
确立; 5.全球化的开始。
2020/12/09
5
重点问题阐述 1.现代意识的兴起
2.近代民主政治基本原则的创建
—至今) 2020/12/09
3
1.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社会的初步变化 (19世纪初—20世纪初)
2.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初步转型(20世纪 初—1949)
3.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程(1949年至今) (1)工业文明初步基础奠定(1949— 1978) (2)工业文明快速发展(1978年至今)
2020/12/09
八年级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2020/12/09
20
八、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程(1949年至今)
2.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工业文明快 速发展(1978年至今)
中国改革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020/12/09
2
1.工业文明的曙光(14—18世纪)
2.工业文明的来临(18世纪末—20世纪初)
3.转型期的震荡与探索(20世纪初—1945年)
4.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展开(1945 年—20世纪70年代初)
5.走向21世纪的人类文明(20世纪70年代初—
①民主政治初具规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工业化初步基础奠定:重工业获得较快发 展;交通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③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有些成就达到世 界先进水平;
④探索现代化道路中的曲折。
2020/12/09
19
重点问题阐述 新中国初期与苏联的关系
教学原则例举
例8:探究应由简单到深化,要给学生一个 合理的思维过程或探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