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塑料增韧机理

塑料增韧机理

24
25
③弹性体增韧剂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
一般而言,弹性体的Tg越低,增韧效果越好,见表。 这是由于在高速冲击载荷作用下,橡胶相的Tg会有显
著提高。 对于在室温下使用的增韧塑料,橡胶的Tg要比室温低
40~60℃才会产生显著的增韧效应。/
26
④增韧剂与基体树脂界面的影响
对于弹性体增韧塑料,界面粘接强度对增韧效果的影 响,不同的体系趋势不同。
13
不足之处
未能提供银纹终止详细机理 橡胶颗粒引发多重银纹缺乏严格数学处

14
5.2.3影响增韧效果的因素
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基体树脂的特性, 增韧剂的特性和用量, 两相间的结合力。/
15
(1)基体树脂的特性
¾许多研究表明,提高基体树脂的韧性有利于提高增韧塑 料增韧效果。 ¾提高基体树脂韧性的主要方法有3种。
银纹支化理论 1971年 ,
Wu氏理论等。
提出了增韧塑料脆韧转变的临界 粒间距普适判据的概念,对热塑 性聚合物基体进行了科学分类。5
弹性体直接吸收能量理论 1956年
试样收到冲击→裂纹 橡胶颗粒横跨裂纹,裂纹发展必须拉伸橡
胶颗粒→吸收大量能量→冲击强度提高
不足: 所吸收能量不足冲击能 的1/10 气泡及小玻璃珠之类的 分散有时有增韧效应
有些增韧体系,界面粘接强度大,可有效减小分散相 粒径,在增韧剂含量相同的情况下,分散相粒子数增 多,减少了基体层厚度,有利于增韧。
例如: PVC与聚丁二烯共混,由于二者完全不相容,界面粘
接极弱,冲击强度很低;/
27
对于PVC/NBR共混体系,随着 NBR 中 AN 含 量 增 加 , NBR 与PVC 的相容性增加,
17
例如 PP可以采取快速冷却的措施使结晶度减小,晶体尺 寸减小,晶粒间连接链密度增大,增大银纹形成的趋 势,使断裂韧性提高。 但是采取快速冷却的办法,使PP高分子聚集态结构不 稳定,在较高温度下使用时,可能发生“后结晶”而 使基体的结构和性能发生变化。/
18
比较好的办法是加入成核剂
可提高PP的结晶速率,使晶体尺寸细化,而不影响 结晶度,
共混物中NBR分散相与PVC界面 粘接力增大,冲击强度迅速提 高。
图中有一极大值,表明: NBR与PVC的相容性太好时,弹
性体粒径太小,甚至形成均相 体系,也不会产生好的增韧效 果
28
⑤弹性体增韧剂结构的影响
影响增韧效果的结构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弹性体的类 型、交联、是否形成香肠状结构等。 在香肠状形态结构中,增韧塑料中弹性体的质量分
22
②弹性体的加入量也有一个最佳值。 橡胶含量增加,银纹的引发、支化、终止速率增
加,冲击强度增加。 但弹性体含量也不是越多越好。/
23
弹性体含量过大时:
其一,粒子间距离过近,粒间基体带太薄, 引发的银纹很容易形成贯穿性的裂纹;
其二,粒子碰撞聚并趋势增强,形成不少大粒子,不仅 对增韧不利,还会使加工性能变坏,拉伸、弯曲等性能 也会急剧变化。 例如HIPS, 橡胶含量为6%~8%时,随着橡胶含量的增加,冲击强 度显著提高; 超过8%,冲击强度的提高渐缓。/
7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银纹和剪切带所占比例与基体性质
基体的韧性越 高,剪切带所 占比例越大。
8
问题: 气泡、玻璃球也能引发大量银纹
为何只有橡胶颗粒有明显的增韧效果?
9
其二,控制银纹的发展并使银纹及时终 止而不致发展成破坏性的裂纹。
数少,体积分数多,使橡胶相的有效体积增加 但是,弹性体粒子中包容基体树脂的量也不能过大。 过大时,弹性体粒子的模量高,应力集中效应小,
不利于引发大量的银纹和剪切带,也不利于终止银 纹,增韧效果反而下降。/
29
包容物含量不同→橡胶相体积不同 包容物含量大→橡胶相体积含量增加
30
弹性体分散相不交联或交联程度太小,增韧塑料受 到外力作用时,弹性体粒子易变形破碎,
不仅不利于引发大量银纹和剪切带,而且也不能有 效地终止银纹,本身吸收能量的作用也小,产生不 了好的增韧效果。
如果交联程度过大,弹性体相模量太高,也不能很 好地发挥其增韧作用。
因此,弹性体应适度交联。/
31
6
银纹—剪切带理论要点:
橡胶颗粒在增韧塑料中发挥两个重要作用:
其一,作为应力集中中心诱发大量银纹和剪切带; ¾大量银纹和/或剪切带的产生和发展,要消耗大量能 量,因而可显著提高增韧塑料的韧性。/ ¾橡胶颗粒浓度较大时,由于应力场的相互干扰和重叠, 在非赤道面上也能诱发大量银纹。橡胶颗粒还能诱发 剪切带
2
刚性无机粒子在使用前,需进行表面处理, 或表面处理后,再经橡胶或热塑弹性体包覆, 制成核壳复合的增韧剂。
刚性粒子增韧的对象,必须是有一定韧性的塑料基体, 如尼龙、聚碳酸酯等。
对于脆性基体,则需要用弹性体对其进行增韧,变成有 一定韧性的基体,然后再用刚性粒子对其进行进一步的 增韧改性。/
另一方面,银纹又是产生裂纹并导致增韧塑料破坏 的先导。
剪切带形成是增韧的另一重要因素:消耗能量、终止 银纹
11
成功解释了一系列实验事实
HIPS,基体韧性较小,银纹化,应力发白。银 纹化体积增加,横向尺寸基本不变,拉伸无细 颈
增韧PVC,基体韧性大,屈服主要由剪切带造 成,有细颈,无应力发白
在球晶、晶粒间产生更多的带状链分子结构,将球 晶、晶粒相互连接起来,产生更多的缠结作用,使 球晶界面强度增加,从而提高断裂韧性。/
19
20
(2)增韧剂
①增韧剂分散相粒径和用量的影响
对于弹性体增韧塑料,基体树脂的特性不同,弹性体 分散相粒径的最佳值也不相同。
HIPS中橡胶粒径最佳值为0.8~1.3μm; ABS最佳粒径为0.3μm左右; PVC改性的ABS,最佳粒径为0.1μm左右。/
3
可分为3种类型进行讨论:
弹性体增韧机理、 有机刚性粒子增韧机理、 无机刚性粒子增韧机理。/
4
5.2.2.1 弹性体增韧理论
弹性体直接吸收能量理论 1956年,
屈服理论, 裂纹核心理论 1960年, 多重银纹理论 1965年, 银纹—剪切带理论,
由于能成功地解释 一系列实验事实, 因而被广泛接受。
5.2.2 塑料增韧机理
1
塑料增韧分为: 柔韧性增韧剂增韧 刚性增韧剂增韧。
增韧剂有弹性体(橡胶、 热塑弹性体)、 韧性好模量较低的树脂。
刚性增韧剂 (刚性粒子) 主要包括:
刚性有机粒子(ROF) PS、AS、PMMA等
刚性无机粒子(RIF)
有Si02、CaC03,滑石粉、 凸凹棒土、BaS04、Ti02、 SiC/Si3N4等。
银纹末端的应力场可以 诱发剪切带而使银纹终 止,银纹扩展遇到已有 的剪切带也可阻止银纹 的进一步发展。
10
理论特点:
既考虑了橡胶颗粒的作用,又考虑了树脂连续相性能 的影响;
既考虑了橡胶颗粒引发银纹和剪切带的作用,又考虑 到它终止银纹的效能;
还明确了银纹的双重功能,即银纹的产生和发展消 耗大量能量,从而提高了增韧塑料的破裂能,
其一,增大分子量,分 子量分布窄一些。
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
况 下 , HDPE 的 分 子 量
为4×105时,体系冲击
强度只有分子量为
1×106体系的75%。
一般不
可取
16
其二,对于结晶性聚合物,结晶与不结晶以及 结晶度、晶体尺寸、晶型等影响其韧性,
要通过控制是否结晶以及结晶度、晶体尺寸和 晶型等提高韧性。/
中间情况,HIPS/PPO,银纹、剪切带都占有 相当比例,细颈、应力发白同时产生
12
橡胶颗粒大小有一最适宜尺寸
太小,被发展中的银纹“吞没”,不能终 止银纹,冲击强度下降
太大,终止银纹效果好,但橡胶相与连 续相接触面积下降,诱导银纹数目减少。
PS银纹0.9-2.8μm,HIPS最佳粒径1-10 μm
21
橡胶粒径的分布对增韧效果也有很大影响。 从银纹终止和支化角度看,粒径分布较均匀为好。 但也有一些实验表明,大小不同粒子以一定比例混合
的效果好。 因为大粒径橡胶颗粒对引发银纹有利,小粒径颗粒对
引发剪切带有利。 因此大小颗粒按适当比例混合,使银纹和剪切带同时
起作用,并且也有利于银纹终止,可以提高增韧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