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3.1 《伟大的改革开放》导学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3.1 《伟大的改革开放》导学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导学案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一框题:伟大的改革开放【学习目标】:1.改革开放的进程。

2.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3.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4.改革开放的意义。

【学科素养】:1.政治认同:改革开放是党的重大决策。

2.科学精神:改革开放的意义。

3.公共参与:结合生活实际,感受改革开放40 年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检、导】(一)新知探学(课前预习:结合课本P31-P35,独立完成相关的填空或问题)一、改革开放的进程(一)序幕开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课本P31)1、时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内容: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1】的重大决策。

3、意义: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2】,开启了【3】和【4】新时期。

(二)突破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5】率先取得突破,【6】得以推进,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2、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9】进行部署。

3、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10】,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4、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11】进行了部署。

(五)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1、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全面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12】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2、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13】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都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想一想】: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提示: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1.意义:(课本P34)(1)改变了面貌: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2)迎来了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14】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15】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16】的伟大飞跃。

2.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课本P34 探究与分享)(1)表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等。

主义的【17】,是决定当代【18】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19】的关键一招。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20】,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查一查】:“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提示】:★【议一议】:为什么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示:(二)【课前训练】:【自纠自查】: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引导分散的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 )2、20世纪80年代,我国掀起了向东南沿海移民的热潮,其拉力主要是东南沿海设经济特区,率先对外开放。

( )3、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

( )4、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决定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5、党的十五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 )6、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实行改革开放。

( )7、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 )二、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议、展、评】(问题探究----归纳提升)★课堂探究一:20世纪70年代,我国老百姓将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视为“三大件”。

跨入80年代,新的“三大件”彩电、冰箱和洗衣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进入90年代,空调、电脑和电话又成为新家庭生活消费的“三大件”。

那么面对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21世纪,有人说“三大件”应该是私人住宅、私家轿车和现代化的通讯设备,但更多的人认为,今天消费者的消费趋向多元化,很难再对“三大件”作出一致的判定。

【探究任务】:(分小组讨论回答)1.(描述与分类·公共参与)通过家庭消费“三大件”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出我国居民的生活消费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2.(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说明家庭生活消费“三大件”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拓展知识1】全面理解改革开放政策(1)我国的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

改革和开放密不可分,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相辅相成。

(2)改革的性质,是在不改变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目的,是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社会进步。

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3)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

实践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近代中国由于闭关锁国而屡遭列强侵略的历史及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的各方面巨大成就均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课堂探究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个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奇迹。

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改革开放之初是第十一名;2005年超过法国居第五;2006年超过英国,居第四;2007年超过德国,居第三;2010年超过日本,居第二。

2010年,我国制造业规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

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世界发展的奇迹。

[探究任务]: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分小组讨论回答)提示:[探究总结]1.全面理解改革开放的意义(为什么)2.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怎样做)(1)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4)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

(6)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7)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9)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课堂小结】:三、检测训练,拓展提升1.1991年3~4月间,上海《解放日报》接连发表多篇署名文章,呼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

“新思路”是指()A.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B.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C.完善计划经济体制D.发展市场经济2.《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一文中提到:“十年实践,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

”此后,我国政府()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C.决定开发和开放浦东D.开辟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3、下图是1978~1985年全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统计。

与其变化相关的因素是()A.工人、农民纷纷参加了生产合作社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行C.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恢复调整国民经济D.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4、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公务。

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

据统计2018年出境游超过1.5亿人次。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 A.进出口贸易增长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C.公务出境人数减少D.人民文化水平提高5、2018年,我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九大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因为()①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必由之路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决定改革开放的关键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6.仔细观察如图漫画《乡村变迁》,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中的乡村变迁发生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之后?(2)根据漫画谈谈你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课后作业】:背诵记忆本节课内容,预习下节课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课本P35-P41)答案【1】改革开放【2】伟大转折【3】改革开放和【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5】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进,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7】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8】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10】世界贸易组织,【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2】决定性【13】党的十九大★【想一想】: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提示: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4】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15】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16】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17】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18】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19】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0】基本国策,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查一查】:“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提示】:党的十五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目标:第一个百年:到建党100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议一议】:为什么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示:①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②实践证明,这一国策的正确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

(二)【课前训练】:【自纠自查】:1、提示:×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2、提示:√3、提示:×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4、提示:×主要是因为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5、提示:×党的十四大。

6、提示:×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7、提示:√二、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议、展、评】★课堂探究一:【探究任务】:1.(描述与分类·公共参与)通过家庭消费“三大件”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出我国居民的生活消费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三大件”的历史变迁说明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消费结构趋于合理,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