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水利局工作报告县水利局工作报告一、开拓创新,水利工作呈四大亮点(一)超常规抓建设,四项工作省市第一。
20xx年,县领导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全程争取项目、全程协调建设等“三个全程”制度,县水利局班子9个成员全部挂钩联系省市重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责任分解到科室、到人,继续对各功能区、镇(街道)实行水利工作考绩,推行政策处理街道负责制,水利建设超常规推进,取得新成效。
一是水利重点项目个数和争取资金全省第一。
全县12个项目列入省级重点项目,其中水利项目占8个。
各类水利工程争取上级补助资金4.33亿元,位居全省首位,创历史之最;二是重点项目建设前期进度全省第一。
省重点项目楠溪江供水、县三塘隧洞分洪应急、桥头菇溪河道治理工程年度完成率超130%全市领先,瓯江治理工程前期工作速度全省第一,已争取上级补助资金626亿元;三是农民饮水安全解决人口数全市第一。
全年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8.7万人,占年度计划5万人的174%,饮水安全覆盖率从85%提高至92%;四是水库山塘除险加固数全市第一。
完成24座水库山塘除险加固,解决涉及下游62万人安全威胁,完成数全市第一。
(二)超力度抓防汛,四项指标得国家防总首肯。
今年以来,防汛工作突出以全国山洪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试点县建设为重点,县政府5次专题召开协调会,摒弃“单纯非工程措施建设”做法,提出“注重结合、切合实际,富有特色、行之有效”的新理念,增加投入300多万元,使得工程建设实现了建设有新理念、预警高效性、监测全覆盖的目标。
一是率全省之先建成全县涉水数据库,实现山洪灾害防治与防汛防台体系建设有机结合,涵盖全县所有镇(街道)、所有水工程、所有预案制度、所有责任人;二是率全省之先实现预警平台高度自动化和高效化,与气象雷达回波应用相结合,相比传统的水雨情预警提前1小时,有效增加事前预防和应急处置时间;三是率全省之先建成永久性立体综合型山洪灾害监测网,全县各重要流域实现了集水位、雨量、山洪监测于一体的水位台全覆盖;四是预警监控遥测布点密度全省第一,进一步完善预警监控遥测点布局,布局密度达到19平方公里一个,远超省定标准40平方公里一个。
上述四项指标实现了全省领先、全国一流,得到国家防总充分肯定,省、市防指领导多次莅临永嘉指导,有望成为全省示XX县推广。
(三)超速度抓改革,四项创新领先全市。
今年年初,我县被列为全省水利改革发展15个试点县之一,在水利基层服务体系改革、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楠溪江疏浚采砂改革进行重点探索实践。
一是创新推进水利基层服务体系改革。
基层水利服务机构、村级涉水事务管理机构、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和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等5项改革工作有序推进获肯定,近期省里将赴我县调研学习。
二是率全市各县之先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落实副局长专职抓水利投资公司组建,从组建方案编制到公司运营不到二个月,初步达成桥下西溪治理、瓯江治理工程等3个投资超亿元项目的投融资意向,已与省工商银行多次衔接,成功率很高。
三是率全市之先突破瓯江北岸堤塘管理体制改革。
整合瓯北翻水站职能,重组建立了瓯江北岸堤塘管理所,对瓯江北岸44.11公里堤塘、30座水闸等在建或规划建设的工程纳入统一管理范畴。
扎实推进桥头镇、大若岩镇和东城街道水利工程区域化集中管理试点。
四是超常规推进楠溪江河道疏浚综合治理改革。
首度对楠溪江非法采砂当事人进行刑事拘留;建立楠溪江治理联席会议工作制度,作为楠溪江治理协调机构;修编楠溪江河道疏浚规划,划定13处景观区、水环境功能区作为保护滩地,划定41处疏浚滩地。
全年已开展专项整治8次,拆除24处违法违规采砂点,拆违面积达1.51万平方米,楠溪江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四)超强度抓管理,四项工作领跑全市。
始终把推进水利长效管理工作作为从水利大县向水利强县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来抓。
在水利标化工地创建、水库(水闸)规范化达标管理创建、水利工程招投标、水利工程资金审计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实践。
一是水利标化工地创建全市领先。
县政府专题会议纪要明确,每年县财政补助100万元用于标化工地创建。
目前,市级以上水利工程标化工地创建率达到100%,今年在全市率先推出县级以上重点项目创建,创建率达到100%,位居全市首位。
已完成10个县级标化工地创建和5个市级以上标化工地创建验收。
二是水库(水闸)规范化达标管理创建速度全市领先。
“十二五”期间,计划完成78座水库达标创建,已完成37座,占十二五计划的47.43%,创建速度全市领先。
三是率全市之先全面简化小型水利工程招投标。
对工程投资在200万元以下的小型水利工程全面下放镇街招投标,缩短项目前期,避免流标现象。
对小型水利工程全部委托中介机构,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做账审计;对重点项目实行跟踪审计,有效确保水利资金有效合理使用。
四是水利普查工作全市领先。
全面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水利普查任务,水利普查档案工作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水利普查全市领先。
二、分析形势,水利工作面临四大难点我县基础设施建设底子薄、基础差,水利防汛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全面改善,特别是制约水利发展的建设资金、土地指标等因素十分突出。
(一)建设资金受制约。
今后三年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33.29亿元,需融资24.61亿元;同时,因全县面上小型水利工程补助比例已全部提高至90%,小型项目建设面广量多,面上资金缺口较大。
当前,瓯江治理、桥下西溪三期治理建设融资涉及土地整理、流转等难题急需解决。
(二)土地指标受制约。
作为省重点的西溪、菇溪河道治理工程其河道已全部被划为农保地,调整难度极大。
目前,西溪、菇溪河道治理工程土地指标尚未完成审批,急需加快解决。
(三)重大工程建设受制约。
瓯北三江标准堤工程强塘部分进度滞后,影响“强塘工程”全面完成;瓯江治理工程存在土地村界调查、违章拆除和政策处理工作滞后,融资抵押地块未落实;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因政策处理滞后进展缓慢。
(四)楠溪江疏浚采砂管理矛盾突出,压力甚大。
如何处理好楠溪江疏浚采砂与保障重点工程对砂石资源的正常需求以及河道生态环境改善,成为水政执法审批的热点和难点,尽管尽职尽责做好疏浚采砂管理工作,但因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距离群众的要求和组织的期盼差距大,压力极大。
三、真抓实干,突出抓好明年四大重点201X年,将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有序有力有效开展各项工作,水利工作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突出“安全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资源水利”四大水利,做到三个保持(保持防汛减灾有力有序、保持水利建设加快实施、保持投入稳定增长)、实现三个出新(加快水利薄弱环节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发展民生水利上再创新佳绩、创新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力争水利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亿元,为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建设“幸福永嘉”提供有力水利保障。
突出四个重点抓好水利工作:(一)抓好重点项目前期。
落实专项经费、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抓前期,重点抓好楠溪江河口大闸和乌牛溪综合治理,确保楠溪江河口大闸201X年3月底前项目建议书审批,乌牛溪治理年内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审批,201X年9月完成初设批复并争取进场施工。
同步推进中小河流花坦溪、枫孤溪、鹤盛溪和岩坦溪治理工程前期,并开工建设。
有序做好南岸水库前期工作。
(二)抓好面上水利工作。
提前抓好防汛准备工作,围绕责任分解、预案修订、清仓查库、汛前检查等四大内容,落实组织、技术、物资、应对等四大准备。
全面完成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改革,1月底前确保村级水利员队伍人员到位上岗,3月底前完成桥头镇、大若岩镇和东城街道区域化集中管理试点工作。
统筹财政钱、银行钱、企业钱、中央钱、社会钱等“五块钱”,建立多元化水利投入机制。
着力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分流域、分区域指标确认和相关办法研究制定。
(三)抓好在建工程进度。
加快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9项重点水利投资7亿元。
计划3月份开工建设瓯江治理工程,全年完成投资4.04亿元;全年完成排涝应急工程1亿元,主汛前发挥鹅浦排洪工程效益;全面完成楠溪江供水附属工程、瓯北西段标准堤附属景观工程、乌牛新闸、中小河流县城三条支流工程、17个中央预算内农民饮水项目;加快推进瓯北三江标准堤、西溪、菇溪河道治理以及水资源保障等工程,进一步夯实水利基础支撑。
(四)抓好楠溪江河道疏浚采砂管理。
以水政执法审批整改为切入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应对新形势下水利建设执法管理需求。
强势推进楠溪江河道治理,1月底前实施新一轮楠溪江河道疏浚规划并出台实施细则,联合严厉打击一批非法采砂犯罪行为,探索建立楠溪江河道疏浚公司,建立疏浚与经营分离机制,实现河道疏浚泄洪、保障发展、促进和谐。
附送:县水利局工作报告材料县水利局工作报告材料一、全面推进圩区整治工程,防洪排涝能力进一步提高圩区整治工程作为水利安全项目列入本届政府实事工程(规划至20xx年底,完成中小格局圩区整合工程,改建圩区25片,总面积54万亩,总投资6.46亿元),依据《XX县圩区整治规划》,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落实建管措施,制定出台了《XX县圩区整治工程实施意见》。
截止今年12月年底,我县圩区整治项目已投入运行2片、6.64万亩总投资6600万元,、开工建设7片、共计27.2万亩,概算总投资3.47亿元;已启动8片,共计13.3万亩,完成总投资1.43亿元。
具体进展情况如下:1.已投入运行2片合计6.64万亩。
城西圩区(69万亩)整治项目总投资2100万元,已全面完成,运行状况良好,防洪减灾效益明显;虹桥圩区(3.95万亩)总投资4500万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完成计划投资的80%,已投入试运行。
2.已开工建设76片。
南早、大舜、茜墩、丁西4片圩区4.5万余亩圩区整治工程,总投资3680万元,已完成计划投资的71%;王凝圩区(16万亩)总投资1.9亿元,已完成计划投资的28%,主要完成湖滨、汾湖泵站的桩基础基工程以及土地征用等政策处理工作,芦墟塘沿线8座新建闸门进入招投标阶段;姚庄圩区(3.46万亩)总投资5450万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8%。
杨庙圩区(6.58万亩),总投资5270万元,已列入小农水项目启动。
3.已进入启动98片。
西塘(6.59万亩)、俞汇(1.48万亩)、姚北(0.68万亩)、干窑(06万亩)、五一(1.27万亩)、范泾(0.57万亩)、明星(0.55万亩)、西浒(0.11万亩)等8片圩区整治工程,总投资1.43亿元,已进入初步设计阶段。
目前,我县圩区整治项目已投入运行2片、分别是城西圩区和虹桥圩区;开工建设7片,分别是王凝圩区、丁西圩区、大舜圩区、南早圩区、茜墩圩区、姚庄圩区、杨庙圩区;已启动8片,开展项目初步设计,分别是西塘圩区、俞汇圩区、姚北圩区、干窑圩区、五一圩区、范泾圩区、明星圩区、西浒圩区;201X年度我县圩区整治工程完成投资14350万元,顺利完成全年圩区整治工程投资14333万元的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