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会看地形图

学会看地形图


=图上距离/比例尺,代入数值得,EF之间的实 地距离为400米 (4)甲村离水库最近、地势最低,最有可能
被淹没
【自主解答】(1)鞍部 山峰 山谷
(2)A
(3)400
(4)A
1.下列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 B.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 C.高原相对高度大,但海拔低 D.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
(2)H点与G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米。
(3)沿B虚线和C虚线登山,较容易的是_____ ,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4)山峰M与A,较高的是________ 。
【解析】由图可知,H点所在的等高线是400米,G点正处在 200米的等高线上,二者相差200米。沿B处虚线的等高线稀 疏,坡度平缓,易爬山。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中数据变化规律, A、M两点海拔高,是山峰,且M处多了一条等高线。海拔比A 峰高出约100米。 答案:(1)山峰 山脊 山谷 鞍部
2014年黄山实验初中地理上课系列资料
大陆架 大洋中脊
大陆坡 海沟
一、等高线与等深线的含义
在地图上,将 陆地海拔高度相 等的各点连接成 线,叫等高线。 海洋中深度相同 的各点连接成的 线,叫等深线。
观察下列等高线地形图,根据等高线的概 念判断此图是否正确,为什么?
错,同一条等高线出现了两个不同的高度。
同线等高 同一幅等高线图上,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异线异高 同一幅等高线图上,不同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不等
同图等距 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的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一致 曲线闭合 地球表面上的等高线全是封闭曲线 各线不交 地表任何一点只有一个海拔高度,故各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 重合
三、分层设色地形图
【典例1】(2008·宁德中考)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
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A. _____,B. _____,C. _____。 (2)图中甲村与乙村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3)图中东湖EF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它们两地间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注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A点海拔是多少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 你估计山顶C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米? (3)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哪 条登山线路较陡?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特征 释义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5题。
2.图中山顶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457米 B.400米 C.531米 3.图中虚线表示的地形是 A.山谷 B.鞍部 C.山顶 4.图中序号所在地坡度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A) D.398米 (D) D.山脊 ( D) D.④
5.在陆地5种地形中,地面起伏小、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 峻的是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 ( )
【解析】选C。平原海拔较低、地面起伏小;山地海拔高, 地面起伏大;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
例: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字母代表的 地形区名称:
山顶 A、________
山脊 B、_________
山谷 C、________
鞍部 D、________
陡崖 E、________
3.(2008·济宁中考)去年“五一”长假期间,外出旅游的
(2)200
( 3) B ( 4) M 此处等高线稀疏பைடு நூலகம்表示坡度平缓
的实地距离为_____米。 (4)为增加库容量,水库大坝需再加高10米,甲、乙、丙
村最有可能被淹没的是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以下几点: (1)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的地形为鞍 部;等高线向高处凸为山谷 (2)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可得出甲、乙村的 相对高度 (3)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实地距离
王先生登山到甲地,通过GPS卫星定位确定了自己所在的位
置(如图)。请你帮助王先生判断。
(1)甲地位于____(南、北)半球,____(东、西)半球。
(2)由甲地前往乙地,沿途可能会遇到河流吗? (3)王先生到达乙地时,测得气温是18℃,此时山顶气温 最低不低于____℃。
【解析】由图中甲点的经纬度60°W,30°S可判断出图示区
二、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等高线闭合,中 间高,四周低
两个山顶之间的 过渡部分
等高线弯曲,中 由山麓向山顶凸出
等高线弯曲,由 山顶向山麓凸出
陡 崖
等高线在陡崖处重合
缓坡
陡坡
缓坡等高线稀疏,陡坡等高线密集
观察下列等高线地形图,根据等高线表示地 形方法判断甲、乙两图是否正确,为什么?


甲、乙两图均有错误。甲图中间低,四周高, 不表示山顶;乙图虚线表示山谷。
域地处的半球位置;由甲地前往乙地在接近乙地时等高线向 高处凸,是山谷地带,山谷易发育成小河;乙地和山顶高度 相差约400~600米,温差为2.4℃~3.6℃。 答案:(1)南 (3)14.4 西 (2)可能会遇到河流。
二、读图题 10.读图1-15,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A _____ B _____ C _____ D_____
读右图,归
纳分层设色地 形图是如何制 作出来的?它 的着色规律一 般是怎样的? 它有何优点和 缺点?
制作 原理
根据等高线的原理,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 同的颜色 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不同深浅的黄色 表示丘陵、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 示高山
着色 规律
特 点
优 能—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 点 缺 高程表达不准确,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被忽 点 略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