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定律复习一guo
• 能力提升:
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面的 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已知盘 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μ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 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 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表 示重力加速度)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一)
高考目标
考纲下载
要求
1、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Ⅱ
2、超重和失重
Ⅰ
实验四: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命题趋势
一是考力和运动的综合题,重点考查综合运用知识 的能力,如为使物体变为某一运动状态,应选择怎样 的施力方案;二是联系实际,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命题 ,重点考查获取并处理信息,去粗取精,把实际问题 转化成物理问题的能力。
(g取10 m/s2)
• 超重与失重
1.当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时,物体受到的重力并 没有变化. 2.物体是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不在于物体向 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而是取决于加速度方向是向上 还是向下. 3.完全失重状态不仅仅只限于自由落体运动。例如?
4.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由于重力产生的一切现象都不
例:如图所示,一条形磁铁放在水平面上,在其正上 方靠近固定一根与磁铁垂直的水平直导线,当导线能以 图示方向电流时
A.磁铁对水平面压力减小 B.磁铁对水平面压力变大 C.磁铁将受至向左的静摩擦力 D.磁铁将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
S
N
练习:如图4甲、乙所示,图中细线均不可伸长,物体 均处于平衡状态。如果突然把两水平细线剪断,求剪
断瞬间小球A、B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已知)
【基础知识梳理】
一、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
1、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
。
2、你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怎样理解的?
二、运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 2、当一个物体的受力不容易分析的时候,我们可以选 择分析对它施加力的物体,那么分析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问题?
知cos37°=0.8,g=10m/s2。(画出受力图,完整写
出解答过程。)
当物体受到多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作用而产生 加速度时,常用正交分解法,
类型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
例题2: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的物体与竖直墙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0.2,若受到与竖直线夹角为θ=30°的 斜向上的推力F作用而沿竖直墙壁滑动,其加速度的
3、对于连接体各部分加速度相同时,一般的思维方法 是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再求出各部分间的相互作 用力
四:超重、失重、完全失重
超重
失重
完全失重
的拉力) 物体所 受重力的现象
物体对支持物的 压力(或对悬挂物 的拉力) 物体 所受重力的现象 。
物体对支持 物的压力(或 对悬挂物的 拉力) 零的 状态 。
例一: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是( ) A.电梯正在减速上升,在电梯中的乘员处于超重状态; 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
态; 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例二:一质量为m=40 kg的小孩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 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上升,在0到6 s内体重计示数F的变化如 所示.试问: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取重力加 速度g=10 m/s2)
知识点睛
1、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加速度和力同 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 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分析该瞬时前后的受力情况及 其变化。
2、明确两种基本模型的特点:
A. 轻绳的形变可瞬时产生或恢复,故绳的弹力可以 瞬时突变。
B. 轻弹簧(或橡皮绳)在两端均联有物体时,形变 恢复需较长时间,其弹力的大小与方向均不能突变。
大小为5m/s2,g取10m/s2 ,求 (1)若物体向上匀加速运动,推力的大小为多少? (2)若物体向下匀加速运动,推力的大小为多少?
小结: 求解两类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什么? 1.首先选取研究对象,分析物理情景,确定问题类型
类型一 从受力求运动
类型二 从运动求受力
受力分析,画出_______ 运动分析,由_______公式求加速
产生 物体有 的加 物体有 的加 a= ,方向
条件 速度
速度
向下
视重 F=m(g+a) F=m(g-a) F=0
例.一个质量为50 kg的人,站在竖直向上运动着 的升降机底板上.他看到升降机上挂着一个重物的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 N,如图10所示,该重物的 质量为5 kg,这时人对升降机底板的压力是多大?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2 kg、m2=3 kg的 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测力计 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 N、F2=20 N的水平 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 (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 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0 N 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D.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不变
存在了.
二、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类型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例题1: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 kg,在6.4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 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4.2 N。求物体在4 s 末的速度和4 s内的位移。
【学以致用】将例题1中的“水平拉力”改为“斜向 上与水平方向成37°角”,大小仍为6.4 N,其他条 件均不变,求物体在4 s末的速度和4 s内的位移。已
图
度a
由牛顿第二定律 F=_____ 由牛顿第二定律 F=ma求合力F 求加速度a
由________公式求运动情 受力分析,画出_______图,求出
况
待求的力
2.牛顿第二定律是“桥梁”,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 是基础,力的合成与分解是方法。
学以致用
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F=200 N的水平推力 作用下,从粗糙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 动,斜面固定不动,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 37O.力F作用2秒钟后撤去,物体在斜面上继续上 滑了1.25秒钟后,速度减为零.求:物体与斜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物体的总位移S。 (已知 sin37o=0.6,cos37O=0.8,g=10 m/s2)
《导练新课堂》P34“跟踪练习”1、2,例三
三、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是力与运动联系的桥梁 1、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_______________的关系,使我 们能够把物体的___________情况和_________情况联系 起来。 2、准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导练》P36“要点突破 一”
自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