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第二节 中国大都市文明与商业城市
中央集权的帝制 和 城市的管理
都市规模扩大、朝向固定、规划形制制度化
由封闭的坊、市制走向开放,出现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城市
城市治安组织及行会组织的独特性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中国在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中华帝国经历了鼎盛时期商业经济的发达,但使具有独立意识的商人阶 层消失在官商一体、重农抑商的一系列措施之中。商业发展所受到抑制, 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中国农业农业生产力陷于周而复始的小 生产的循环之中。封建王朝的改朝换代也陷入同一的周而复始的循环之 中。 城市形制自北宋以后,也基本没有大的变动,历史仿佛凝固了。这些最 终导致了中国在近代的落后和任人宰割。
城市社会学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 1. 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基本概念与经典理论); 2. 城市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3. 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4. 城市社会管理;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四、相关说明
1. 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授课; 2. 有关理论、概念、方法等部分基本在课堂完成,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实 证研究和广泛讨论进行互动式教学。
第四章 城市社会学的理论渊源 第五章 城市社会学学派与发展脉络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第一章 城市的起源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第一章 城市的起源 什么是城市?
2万人以上的聚集地就是城市,在此规模以下的聚集地则 是农村。而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是“大城市”
城市产生的条件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 牢固掌握:基本概念与经典理论、社区理论及实证、城市社会组织、 社会学研究方法; 2. 一般掌握:现代相关理论、城市起源与发展、城市生活方式、城市规 划管理; 3. 一般了解:城市地理学相关知识、城市规划理论、城市社会心理。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第二节 中国大都市文明与商业城市
与中世纪的欧洲不同,从公元581年隋朝重新统一中国,至16世纪西方人开始由 水路侵入中国,这一千年正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稳定的时期。 期间经历的朝代有: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以及其后一直延续到 近代的清朝。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祖庙
王宫
社稷
大郭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文化宗教的差异,导致城市布局的不同
中国古代城市设有“里”和“市”
从西周到秦汉,城邑中居民聚居的基本单位叫“里”,北魏时期也称“坊”。 “市”:交易场所。战国时期开始出现封闭的结构的市区,早晚定时开启市区大 门。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希腊文明始于公元前800-500年,分为古典文明和希腊化时代文明。
雅典城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பைடு நூலகம்
城市社会学
城邦
希腊城邦是指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的独立主权国家,而非包含多个城市的领土国家。
希腊城邦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度”,而领土国家实行的却是中央集权 制度。
古希腊城邦国家的特点
居民分散在各城邦国家,而不是集中在单个的城市中; 城市人口规模小,居民大多数为200~20000人;
城市社会学
罗马城表现了罗马文化的精髓: 开放性的城市中心广场 富丽堂皇的公共建筑 规模巨大的排污明沟、输水渡槽以及筑路工程
古罗马时期的兵营城
古罗马城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中华帝国与都城
西方的古代时期,大体相当于中国的从西周(约公元前1100年)到南北朝这段时 期(公元500年),所经历的朝代有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 南北朝。 这段长达1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最为活跃、变革最大的时期,也是统一的 中华帝国的形成时期。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中国远古时代:各自为政的“酋邦国”
夏商周中原天子王国与“万国” “方国” “诸侯国” 并存 中华第一帝国“秦王朝”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文化宗教的差异,导致城市布局的不同
……
所以,中国城市没有出现人神共治的局面,却出现尊崇祖先,祖庙与王宫同为城市 中心的基本格局。中国古代都城以王宫和祖庙为中心,并非指城市位置上的中心, 而是指其权力上的中心。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五、参考教材 康少邦,张宁等编译,《城市社会学》,浙江人民出版社,杭州,1986年。
[美]R.E. 帕克等著,宋峻岭等译,《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北京,1987年。
顾朝林,《城市社会学》,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2002年。
蔡禾等,《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
2 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必需的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 3 作为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理论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 经典理论、城市区位的生态分布、城市社区的结构与功能、城市居民的生活 方式和心理状态、城市化以及城市社会的组织、管理和规划等城市社会的不 同层面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运用 至城市规划实践中去。
城市社会学
第三章 公元500年后的城市与文明 —— 公元500年至1500年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欧洲中世纪时代的城市、社会是什么样呢?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第三章 公元500年后的城市与文明 —— 公元500年至1500年
第一节 欧洲商业文明与自治城市
城市社会学
基督教对中世纪城市的影响
中世纪与古代城市有什么最密切的联系? 基督教教堂和修道院
罗马帝国衰落以后,唯一强大而广泛的 社会组织便是教会,修道院本身则始终 保全了它天堂城市的形象,并对10世纪 后形成的新型城市发挥着强有力的影响。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两类中世纪的城市布局: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古希腊存在许多大大小小的城市联盟,联盟中有居统治地位的城市,如雅典; 出现了阶级和阶层,公民与非公民(后者包括妇女、儿童、外来人、奴隶)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希腊化时期 希腊化时期大城市最显著的特点是——秩序感和一致性, 米利都城代表了希腊化城市规划形式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如何判断远古城市产生的标志呢?
1. 是否有超凡于氏族村落之上的权利组织 形式和纪念性的仪典中心存在,即城市 首先是一个永久性的聚会地点。 2. 是否有大大超过村落文化的创造力和创 造物,比如金字塔、超大型墓葬、大型 水利工程、巨大的城墙等。 3. 是否存在的明确的劳动分工,一定数量 的非农业人口,明显的社会等级或阶级。 4. 文字发明
《清明上河图》 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 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 华景象和自然风光。 ——北宋 张择端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第三节 西方革命与城市发展(公元1500年以后)
公元1500年以后,西方海外扩张,呈现全球统一的趋势。这种持续了四个 世纪的帝国主义扩张,最终唤醒了各地区各民族的自治意识和民族独立意 识。在近代史上,西方世界从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经过政治革命、 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一越而为世界的海上霸主,现代文明的象征。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第一部分 城市与城市社会学 第二部分 人口聚集与组织方式 第三部分 治理理念与治理方法 第四部分 发展战略与整合模式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第一部分 城市与城市社会学
第一章 城市的起源 第二章 古代都城、城邦与帝国
第三章 公元500年后的城市与文明
西方城市在16世纪后的发展,主要经历这样三个时期 一 中央集权与巴洛克都城 二 商业城市与工业城市 三 郊区化、城市团化、花园城市与特大城市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一 中央集权与巴洛克都城
巴洛克是专制统治的产物,从14世纪开始在西欧国家逐渐形成。
巴洛克中央集权独裁统治的两大支柱:军队和官僚政治
一类是以教堂为中心及周 围若干村庄为一体的布局, 缓慢、自然地演化而来。
另一类是预先设计好的、 整齐均匀的几何形规划, 城内地快以长方形为划分 基础,呈现严谨的棋盘格 式布局,中间有空地,建 设市场或公共集会场所。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中国中世纪时代的城市、社会又是什么样呢?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第二章 古代都城、城邦与帝国
—— 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500年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第二章 古代都城、城邦与帝国
—— 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500年
1. 2. 3.
希腊城邦、民主与理想城市 罗马帝国与城市 中华帝国与都城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郑也夫, 《城市社会学》,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 许英 编著,《城市社会学》,齐鲁书社,2002年。 张钟汝等,《城市社会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 (法)格拉夫梅耶尔 著,徐伟民 译,《城市社会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王颖, 《城市社会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 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