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硬化的超声表现

肝硬化的超声表现

肝硬化的超声表现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细胞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

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

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

早期肝硬化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晚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早期肝硬化,肝脏一般无特殊改变,仅表现为肝脏包膜欠光整,实质回声增粗,分布欠均匀,隐约呈网状结构,肝内管道结构走形清晰自然。

典型的肝硬化肝脏体积缩小,部分患者肝脏左叶可有代偿性增大,肝脏包膜增厚,肝脏表面凹凸不平,呈锯齿状,肝脏实质回声增强增粗,肝脏内可出现高回声结节,边界整齐,为肝硬化再生结节。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肝静脉内径变细,肝门静脉相对增宽。

临床上患者还会出现脾脏肿大、腹水等症状,可以辅助诊断。

病例1:女,36岁,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8年,近来出现右上腹不适,偶有腹胀,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就诊。

二维超声显示肝脏形态尚规则,包膜尚光整,仅表现为肝脏实质回声增粗,隐约呈网格状表现(图一),彩色多普勒显示肝内血管走形自然,门静脉无扩张(图二)。

超声诊断:早期肝硬化。

网格状
门静脉
病例2:男,64岁,乙肝病史20年,4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上腹不适,纳差,消瘦,近9天来出现腹胀、双下肢浮肿,来我院门诊就诊。

二维超声显示,肝脏包膜不光整,表面凹凸不平,肝脏实质回声增高增粗,分布不均匀(图三、图四),肝脏右叶还可见稍高回声的结节,边界光整,大小约为0.8cm×0.7cm(图五),肝门静脉增宽,局部宽约1.4cm(图六),另可见脾脏肿大,肋间厚度约5.1cm(图七),下腹部可探及大量无回声区,为腹水(图八)。

超声诊断:肝硬化伴结节;门静脉扩张;脾脏肿大;腹水。

肝脏表面凹凸不平
门静脉扩张
腹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