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烧结矿表面点火质量提高成品率
摘要:对影响烧结矿表面点火质量的点火温度、点火时间、料层厚度等几个因素进行合理控制,可降低煤气消耗进而降低点火热耗,同时提高烧结矿成品率。
关键词:表面点火质量点火温度点火时间点火负压
承钢炼铁厂西区现有360m2烧结机(1#)一台,系原50m2烧结机扩建改造,这台烧结机于2006年12月投产,投产后至2009年5月中旬使用混合煤气点火。
2007年混合煤气单耗为19.921 m3/t,折合热耗204MJ/T。
而在全国冶金行业中,大多数烧结机点火热耗低于我厂,如攀钢为76 MJ/T、宣钢为89 MJ/T、柳钢二烧仅为35 MJ/T,可见我厂的指标与同行业相比均有很大差距。
1、问题的提出
为了在保证料面点火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烧结矿点火热耗,我们决定从操作上进行摸索,成熟后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2、研究内容及具体思路
造成我厂烧结矿点火热耗高的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点火温度控制偏高,操作中助燃风和煤气比例不合适;二是点火时间控制的不好;三是烧结机料层薄。
四是点火负压控制不好。
鉴于这一情况,结合我厂生产实际,将以上四点及相关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内容。
(1)在现有原料结构条件下,控制合适的点火温度。
(2)操作中根据不同的煤气热值、压力,对煤气瞬时流量进行调整,保证助燃风和煤气比例。
(3)控制合适的点火时间和点火负压,保证点火深度。
(4)提高料层厚度,在保证烧结矿表面点火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控制点火温度,通过调整煤气流量和配风比例来实现。
(5)料层厚度提高后,为保证透气性良好,应对混合料粒度组成进行合理控制,即二混后<3mm粒级比例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3、实施过程及效果分析
由于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所以逐个进行,得出结论并稳定后再继续进行下一个。
(1)针对目前的原料结构,在煤气热值、压力及料层厚度相同的条件下,将1#烧结机点火温度控制在1100±50℃、900±50℃、1000±50℃。
通过观察发现:点火温度在1050℃以上时,出点火炉台车表面呈红色,表面结壳厚度增加,铁质工具很难戳破。
此时料层透气性变差,烧结负压升高,从机尾断面观察没烧透,烧结矿强度不好,碎矿较多。
点火温度在950℃以下时,料层呈土黄色,表面结壳很薄,烧结矿发酥,强度不好。
点火温度在950-1050℃时,料层表面结壳厚度合适,料层透气性良好,烧结负压稳定,烧结矿强度好。
(2)经过详细计算,混合煤气点火时助燃风和煤气比例大约为3:1时,煤气充分燃烧,产生的热量最多,能达到适宜的点火温度。
小于这一比例时,温度能满足要求,但煤气过剩,造成浪费;大于这一比例时,温度低,空气过剩。
由于实际生产中煤气热值和压力随时变化,必须对煤气瞬时流量和助燃风瞬时流量及时进行调整,达到点火温度要求,保证点火质量。
(3)提高料层厚度。
1#烧结机由原来的500 mm提高到700mm,因为料层增厚,料面与点火炉之间距离缩短,表面点火质量得到改善,气体燃耗降低,指标对比如下表。
(4)效果分析
①在煤气热值≥2300kcal/m3、压力≥8kPa的前提下,1#机料层厚度在700mm、助燃风和煤气比例约为3:1时,点火温度达到950~1050℃,点火深度为20~30 mm,烧结矿强度好,煤气消耗低,指标见下表。
②操作中应根据煤气热值和压力的变化,对煤气和助燃风比例及时进行调整,使混合煤气充分燃烧,点火温度达到工艺要求,保证料面点火质量。
③点火时间控制在80~120秒,通过调节点火炉下风箱阀门开度来控制合适的点火负压,保证点火深度。
风箱阀门开度在40~50%时点火负压适宜,点火深度合适。
(5)针对厚料层的工艺需要,制定出相应工艺制度:①二混实行雾化打水,强化制粒,保证混合料>3mm粒级比例>75%,改善混合料透气性;②使用好蒸汽预热,提高料温,削弱因料层厚度增加引起的过湿层增厚对透气性的影响。
要求蒸汽压力≮0.4MP;③在二次混合机内安装螺旋导料板,延长混匀时间,增强制粒效果。
4、实施效果推广应用情况
以上生产摸索实践完成后,除了在1#烧结机应用外,在其他烧结机也推广应用,即将点火温度控制在1000±50℃,煤气瞬时流量为<2400m3/h,气体燃耗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效果明显。
5、经济效益计算
对点火温度、煤气瞬时流量和风煤比进行严格控制后,烧结料层点火质量得到改善,表面强度好转,气体燃耗降低,同时成品率提高。
1#机煤气单耗由2007年的18.24 m3/t 降低到2008年的16.65 m3/t,降低了1.59 m3/t;成品率由2007年的78.3%提高到2008年的79.5%,提高了1.2%。
产生的经济效益如下:
(1)煤气消耗降低产生的效益:0.538×1.59×234.38=200.49万元;0.538(混合煤气价格)元/立方米;1.59(煤气单耗降低数)m3/t;234.38(2008年1#机
产量)万吨。
(2)成品率提高产生的效益:234.38×1.2%×103.6=291.38万元;234.38(2004年1#机产量)万吨;1.2%(成品率提高数);103.6(2008年烧结矿加工费)元/吨。
(3)效益合计=200.49+291.38=491.87万元
6、遗留问题
(1)降低煤气消耗主要在于正确的操作,只调煤气不调助燃风的现象依然存在,致使点火温度过高,料面过熔,料层透气性变差,影响产量和强度。
(2)煤气热值和压力波动较大,对操作产生较大影响。
(3)料层厚度提高后,需进一步提高混合料水分合格率。
7、结论
(1)对点火温度、煤气用量进行严格控制后,料面点火质量得到改善,煤气消耗有所降低,同时成品率提高。
1#机煤气消耗降低 1.59m3/t,成品率提高1.2%。
(2)降低煤气消耗可以降低烧结矿成本并节约资源。
(3)料层厚度提高后,为了增强料层透气性,应采取有效措施消弱过湿层带来的不利影响。
(4)稳定煤气热值和压力是稳定操作、降低煤气消耗的前提条件。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