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的运动教案【篇一:2.2 水的运动(教案)】2-2水的运动教学设计深圳市松岗中学唐小军第一课时:《水循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类型、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以及水循环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各种水循环类型的示意图,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练的表述水循环的过程;能够利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德育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物质的运动性、运动的规律性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通过问题讨论,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及实际应用教学难点:水循环的过程及成因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问题讨论法;学法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学生实验、问题讨论、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激趣设悬引入】李白诗《将进酒》中有两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其实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千古流传的佳句,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错误,你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吗?违背了地理学中的什么原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二节水的运动的第一课时:水循环板书:水循环【实验探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做好教材上“模拟水循环”的实验。
为了让实验更明显、快速,可以适当改变实验条件,把“将器皿放在阳光下直晒或用台灯直接照射”的条件改为在“器皿下用酒精灯加热”。
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如下一些问题:1、器皿中的水和小瓶中装的沙分别相当于现实中的什么?2、为什么要在塑料纸盖上压放石头,且要放在装沙小瓶的正上方,其作用是什么?3、要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归纳: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水从器皿中蒸发,然后在塑料纸上凝结,并沿压放石头的正下方滴落到小瓶中的沙上,这就类似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课件展示】为了更直观、准确地反映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情况,教师有步骤地播放多媒体课件:水循环,如下图。
教师边播放课件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1、从水循环的发生领域来看,水循环可以分哪几类?;图中的a—b—c过程, a—d—e—g、h过程,i—j—e过程分别属于何种水循环类型?学生回答: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内循环。
2、各种水循环的完成,各要通过哪些主要的环节?学生回答:海陆间大循环: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地表、地下)——海洋海上内循环: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到海洋陆地内循环:陆地水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到陆地3、根据水循环的过程,你能给水循环下个定义吗?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自然界中的水,通过各个环节,在各种水体之间连续运动的过程叫水循环。
4、讨论水循环的意义。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归纳:①水循环联系了地球的各个圈层,并在各个圈层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②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再生,并能持续利用③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问题回放】学生回答,新课引入时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学习水循环的知识,李白诗句中的“奔流到海不复回”违背了水循环的原理。
【知识扩展】为了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水资源,趋利避害,人类根据水循环的原理,修建了众多的水利工程。
如我国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利工程;我国21世纪实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超大型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它们都是利用水循环的原理,通过影响水循环地表径流这个环节,从而改变了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和空间分配,实现了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配置,达到了为人类服务的目的。
【学生活动】讨论题:既然水是可以循环并能不断更新、再生,所以说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这个观点。
说一说你的理由。
讨论过程略。
【信息反馈】1、修水库可以起到调节河川径流变化、防洪抗旱的作用。
2、塔里木河主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3、我国东南地区夏季的东南风属于水循环过程中的水汽输送环节。
4、水循环能使海陆之间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5、水资源的不断更新和再生主要通过陆地内循环来实现。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一、水循环的定义和类型: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内循环。
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海陆间大循环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地表、地下)——海洋海上内循环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到海洋陆地内循环陆地水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到陆地四、水循环的主要意义2-2 水的运动教学设计深圳市松岗中学唐小军第二、三课时:《海水运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海水运动的几种主要形式;理解洋流形成的原因及分类;认识世界洋流分布,识记重要洋流的名称;了解洋流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绘制世界洋流图,培养学生绘图能力和动手的能力;通过问题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德育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认识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以及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的意义。
教学重点:洋流的分布规律;寒流与暖流的判别;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寒流与暖流的判别。
教法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实验探究法;点拔、启发、引导;教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分析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玻璃水槽;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漂流瓶问题:澳大利亚小孩杰克在悉尼附近海滩上拾到一只漂流瓶,打开一看,瓶内有一封来自秘鲁小朋友写的祝愿信。
看完信后,小杰克马上写了一封回信,放到漂流瓶中,并且将漂流瓶扔回到悉尼附近的海中。
请想一想,漂流瓶是如何漂洋过海到达悉尼的?你认为秘鲁小孩有没有可能收到小杰克的回信?为什么?板书:第二节海水运动【新知讲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常识说一说海水运动有哪些主要的形式?(板书:一、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海浪、潮汐、洋流)【教师简要讲解海浪与潮汐内容】1、联系东南亚海啸讲解海浪知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海域,于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 日上午8时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
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了远比地震本身惨重得多的损失。
海啸以震中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播,像一头猛兽迅速扑向周边地区,造成了死亡人数超过22万,以及重大的财产损失。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潮引起的巨浪,是海浪的一种,它的出现将给沿海地区居民造成巨大的灾难。
问题讨论:俗语说:无风不起浪。
你赞成这个观点吗?学生讨论:略2、课件展示(flash动画):月相与潮汐现象。
潮汐是在日、月等天体的引力作用下产生的海水周期性的涨落现象。
当日、地、月成一直线时,日、月引力叠加,形成大潮;当日、月、地呈直角关系时,引潮力减少,形成小潮。
【承转】在三种形式的海水运动中,洋流规模巨大,对地理环境影响广泛是海水运动中最重要的形式,也是本课要讲的重点内容。
(板书:二、洋流的形成与分类:)【实验观察】在实物投影仪上,用透明的玻璃器皿做水槽,用气筒吹水槽的水,水动;加泡沫颗粒,来回吹,水不按一定方向动;用气筒在一个方向吹,水在沿一定方向流动,这类似于风海流;水槽内未吹气的地方,水也在流,这类似于补偿流。
【读图过渡】读教材上“地球上风带模式图与洋流模式图”(如下图)。
对比两模式图,联系刚才的实验,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据洋流模式图,给洋流下一个定义。
学生回答:海洋表层的海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有规律的运动叫洋流。
2、仔细观察:风带中的风向与洋流的流动方向有什么样的关系?这说明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洋流的流动方向基本上与风向一致,这说明定向风的作用是形成风的主要动力,主要原因。
教师简要归纳总结:除了风力作用形成的风海流外,形成洋流的原因还有因海水的补偿作用而形成的补偿流以及因海水的密度差异而形成的密度流。
(板书:1、洋流按成因分类有: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洋流还可以根据水温的相对高低来分类。
阅读教材52页,根据教材内容,判别下列图中a、b、c洋流属于寒流还是暖流?【教师归纳】暖流是指海水由水温相对高的海区流向水温相对低的海区的洋流。
寒流则相反。
(板书:2、洋流按水温相对高低分类:有寒流、暖流)【课件展示】展示“洋流模式动画图”与“世界洋流动画分布图”,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1、世界洋流分布的实际情况与洋流模式图的分布情况有何差异?(要点提示:对比南、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洋流分布情况)。
2、南北半球的中低纬海区(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洋流流向有何规律?(要点:海水在风力、地转偏向力及海陆分布的影响下,北半球海【篇二:2015年高中地理 3.2海水的运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2】第二节海水的运动学习目标 1.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2.能够运用图像资料说明波浪和潮汐的成因和作用,了解波浪和潮汐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3.了解洋流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洋流的成因类型。
4.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波浪1.表层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有①______、②______和③__________,其中波浪是海水运动最常见、最普遍的形式。
2.组成要素有: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⑦______等。
3.形成:主要由⑧______作用产生,此外,⑨______、火山爆发或⑩____________也能引起海水的波动。
4.分类:风浪、?______、?______浪、拍岸浪、海啸等。
5.作用:是塑造?______地貌的主要动力,是一种重要的?________资源,同时影响海上作战、船只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
二、潮汐1.定义:潮汐是指海水在?______和?______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____,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____,合称潮汐。
2.成因:主要是由月球引潮力引起的,它是?______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旋转时产生的?____________的二者的合力。
3.潮汐的分类:小潮、大潮。
21______、河床○22__________、上游○23____________4.河口潮汐:(1)影响因素:河口○等。
24______河口,中等强度潮汐河口,○25______河口等。
(2)分类:○三、洋流26______地沿着一定○27______作○28__________的流动,1.定义:海洋表层的海水,常年○叫做洋流,又叫海流。
29___,海水○30____、○31_____和密度差异,○322.影响因素:大气运动和近地面○33______。
____________力和陆地○34______、35______分布和○36______生产,37______3.影响: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海洋○以及○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38_____流、○39______流和○40_____流,(2)按性质分为○41____4.分类:(1)按成因分为○流42______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