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ppt课件
安慰死者家属与救助活者生命之间的矛 盾 首先是处于悲伤中的家属很难知情; 其次是医务人员不愿意向正陷于悲伤中 的家属去询问捐献器官的事,认为这样 做太残忍。例如,有的大夫说“我感觉 象个食尸的兀鹰,”
斯里兰卡国际眼库
1955年世界成功施行眼角膜移植手术的席姆医生 通过7年努力,使国民议会通过法令。 监狱长提供死刑犯的眼球 哈森·西尔瓦博士宣布死后自愿眼球 1961年斯里兰卡眼球捐献协会 1500万人有57万自愿签署了死后捐献眼球的协议 书 首任总统威廉·高伯拉瓦的眼球分别给了24岁的 青年和出口新加坡
器官移植ppt
案例
两个病人需要肝移植。病人Z,45岁,男性, 因多年酗酒患严重肝硬化。另一病人L,25岁, 男性,待业青年,在购物时因协助捉拿歹徒, 被歹徒刺伤,肝脏破裂,危在旦夕。只好医院 有一个可供移植的肝脏。因检查两者的组织配 型均符合。Z 有钱,能付全部费用,但 L付不 起移植费用。 问题:器官应移植给谁?
一、器官移植概述
(Organ transplantation),是用健康
的器官置换功能衰竭、甚至丧失的器
官,以挽救病人生命的一项高新医学
技术
器官移植的类型
自体移植 同种移植
器官移植
异种移植
异体移植
器官移植的历史
古埃及金子塔前的人面狮身像 古希腊的狮头羊身蛇尾契合体 中国古代的传说 公元前600年,印第安医师皮肤移植手术 《聊斋志异》中的故事 二十世纪上半叶,开始现代意义上的器官移植 1954年的Merril的同卵双胞胎间肾移植; 1956年Thomas的骨髓移植; 1967年Barnard的心脏移植。
中国,器官捐献不尽如人意
观念滞后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 毁伤,孝之始也”;人死后有地下生活 立法滞后:涉及到人的死亡问题及尸体归 属问题,没有法律的保护 医疗卫生单位在器官捐献方面不够主动 政府与社会不够积极:探讨符合中国实际 的器官移植之路
中国的第一座“眼库”
内角膜病致残致盲者约有200~300万人, 但目前每年仅有700多位病人能进行角膜移 植术,约占全部角膜病人的0.3% 1990年6月12日,北京同仁医院和北京眼科 研究所建立了国内首座眼库──同仁眼库, 它的中心任务是采集、保存、研究角膜材 料,及时为角膜移植手术提供可靠的角膜 材料来源
器官移植者人格的完整性
一个人接受了别人的器官,他还是原来的人吗? 他的个性或人格是否会受到影响? 赫尔曼(H·Hellman)在《未来世界中的生物学》 (Biology in the future world)序言中曾描述 了一对夫妇带了他们的孩子到法院去,要求更改 丈夫的姓名,因为妻子诉说其丈夫由于器官更换 太多,成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前的人,这提出了 异体器官移植对受体的长远影响。
费用高昂
中国:肾移植15万元人民币,肺移植30万,心脏 移植50万,肝移植则60—70万 美国:肾移植4万美元,心脏移植15万美元,肝移 植则20—30万美元,抑制免疫药物每年1-2万美元 国家出巨资发展一项只有少数人才享用的起的昂 贵技术是否合算?如果不能降低器官移植技术的 费用,后续发展是不是医学的误区? 引出器官移植的效用与公平问题
二、器官移植的伦理分析
(一)一般性伦理分析 (二)器官来源及其伦理分析 (三)受者选择及其伦理分析
(一)一般性伦理分析
1、器官移植者人格的完整性——对人的 尊重? 2、器官移植费用高昂——公平性? 3、器官移植成功率——有利、无伤? 4、移植器官供不应求——有利、无伤与 公平?
器官移植的技术难题
血液和营养的供给——Karrell和 Guthrie的血管缝合技术 免疫排斥反应——免疫抑制技术 移植的及时性——器官保存技术
“欧洲器官移植中心”
设在荷兰的莱顿大学,凡有可供移植的器官 时,立即通过电脑寻找患者,可在极短的时 间内,从全欧洲找到合适的病人。该中心科 学的管理,灵通的信息,高效的工作,仅在 1990年就调度和输送了5000多个器官,其中 包括3219个肾,690颗心脏,599个肝,62个 胰腺,50个肺和大约1000块眼睛角膜。
器官的供需矛盾
美国全国有4000盲人等待角膜移植,等待肾移植 的有6000至10000人有人等了36年 1996年美国有超过2万人在全国278个中心进行了 移植,但在等待的名单上有3千人已经死去,平 均每一个移植器官的人,有两个进入等待名单 我国的情况就更加突出,据有关统计,我国每年 有50万多万人等待甚移植,而我们积最初30年所 做的所有的肾移植才不到每年的8‰
器官移植到底带来多大好处
各种媒体起到了不恰当的推波助澜作用 由于器官移植的成功率远不象媒体报道的那 么乐观,实际上有很多器官接受者没能活到 下手术台,有的则死于以后的排斥期,还有 的死于不能克服的并发症 路易斯·华什肯斯基(Louis Washkansky) 手术后只活了18天 巴纳德(C·barnard)是在做实验,争第一
英国的器官捐献卡
英国则自1972年开始发起题为“我愿死后帮 助某些人活着”的器官捐献运动,每年散发 550万张器官捐献卡卡片背面是捐献的各种 器官名称。该卡片一经填写就生效,不必再 询问其家属的意见 英国到1988年因接受自愿捐献者的器官而活 着的人达九千人。
器官捐献卡解决伦理难题
美国的统一组织捐献法
1968年由美国统一州法律全国督察会议起草的 统一组织捐献法(到1971年美国所有的州和哥 伦比亚特区都采纳了它)规定:
任何超过18岁的个人可以捐献他身体的全部或一部分 用于教学、研究、治疗或移植的目的; 如果个人在死前未做此捐献表示,他的近亲属可以如 此做,除非已知死者反对; 如果个人已做出这种捐献表示,不能被亲属取消
(二)器官来源及其伦理分析
官商业化 胎儿器官 异种器官 人造器官 克隆器官
自愿捐献 (Voluntary Donation)
器官供体自愿(voluntarily)和知情同意 (informed consent)是收集器官的基 本道德准则 最没有道德争议的,是最为理想的 通过社会积极工作,使更多的人自愿捐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