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校服发展史及特色比较
5、六十年代—七十年代
旧军装 接二连三的“运 动”抹煞了锦绣河山的 绚丽色彩,稍微鲜艳、 新颖的衣服都受到了压 制,看这时期的学生, 草绿色的旧军装就是他 们最主要的色彩。但这 不算校服,在这段时期 “校服”这个词从我们 国家消失了。
6、八十年代
校服重新出现 改革开 放,我国的服饰终于 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 天, 80年代后期, “校服”这个字眼, 也逐渐重回我们的视 线。一开始比较散乱, 校服不是每个学校都 有,有校服也是一个 学校一个样,没什么 统一的要求。
台湾校服展示
气温低难敌校规 短裙女生成台湾冬季一景
香港校服展示
香港由于被英国统治了 一百多年,所以生活中 的很多东西都是比较西 化的。校服会偏向英伦 风。一般是规定要穿白 袜黑皮鞋,白袜不能有 logo,而黑皮鞋的款式 就应该没有严格规定。 不过每个学校的规定都 有所不同。
3、质量存在较大问题 校服是陪伴学生多年的服装,但一些质地粗糙、不 吸汗、起静电的服装面料,让穿着者有明显的不适 感,对学生身体健康—卜分不利。 4、购买方式单一且不透明 国内学生校服的购买方式只有一种,就是由学校指 定款式和价格,统一为学生量体定制。但这种收费 不透明、带有半强制性的校服购买方式已逐渐引起 家长和学生的强烈不满。作为消费者,家长和学生 应该有权参与选择所购买校服的款式和价位,也应 该知道校服的来源和价格构成。
7、九十年代及二十一世纪初 目前中国大陆的校 服主要是运动服, 只有少数学校的校 服已更新为西式制 服。
①大陆特色校服展示
如今,各大学校应同学 们的要求正在不断改进 校服的款式和质量 而 部分发展较完善的外国 校服就成为借鉴的对象。 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的校 服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运 动服款式,深受广大学 生的喜爱。
3、三十年代—四十年代
中式旗袍在校园内得
宠 名校女生是当时 的时尚。由满汉服装 相互融合、改良而成 的新式旗袍早在20年 代就大行其道,这时 也进入校园,成为女 生们的新宠。
四十年代男生校服 当时的大学生,经 常是上身穿长布袍、 下身穿西式裤子、 脚穿布鞋。到民国 中后期,这么一种 穿着打扮,俨然已 经成了知识分子的 标志性服装。
三、传统运动校服的缺陷
1 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2 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3 穿校服没温度,至于风度——唉,只能说 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4 穿校服将使个人所有衣服闲置,造成国家 资源的极大浪费。 5 现有很多同学认为,穿上校服,简直分不 出男女,穿的都一样。
【部分学生认为:中国校服存在着四大问题】
目录
一、校服的定义 二、中国校服的发展史
1、中国古代 2、辛亥革命—二十年代: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现 3、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中式旗袍在校园内得宠 4、五十年代:比较随意,缺乏特定风格 5、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旧军装 6、八十年代校服重新出现 7、九十年代及二十一世纪初:运动校服一统天下(一般校服展示)
(二)校服应与校园环境整体协调 (三)培养学生集体凝聚力和纯朴的精神
校服设计定位
(一)主体定位 简洁、统一 款式美观 没有过分华丽和繁琐的装饰 要有系列感 (二)色彩定位 1.要从流行色或对学生、家长喜好的调查中获取资料。 2.根据校园环境确定色彩(如建筑用色,标志色彩,教学 中常规色) 3.从学生生活习惯入手,使服装色彩更加贴近学生心理。
(三)面料定位 耐脏、耐磨、耐洗、透气、质地舒适,富有弹性的面料 (四)款式特点 实用和美观相结合 (五)装饰 校名、徽志 精巧、简洁的装饰手法
五、社会其他人, 因而有了学生自身的约束力,有一种一种象 征的意义。 2.校服还可以产生一种平等感,对于避免攀比 之风在校园里出现都有积极意义。
4、五十年代
比较随意,缺乏特定校服 在建国之初,全国人民自动穿 起蓝色、灰色的干部服、列宁 装、棉大衣。长衫马褂至此基 本退出历史舞台。58年以前, 风气还是比较宽松的,大学女 生还会穿着彩色呢子大衣,王 蒙的《青春之歌》讲的就是这 段时期的事。 五十年代没什么特定的校服, 通常是入了队的学生穿白衬衫, 男生蓝裤子女生蓝裙子,看起 来很整齐。
菁菁校园,无处不张扬着春潮热力;年轻的
欢声笑语充斥着每一个角落。而校服——正 是这飞扬青春最直观、最生动的载体,是校 园里永远流动的风景线。
四、校服的设计理念
就像西装和职业装是社会的主流一样,校服 无疑是学校的主流色彩。校服的设计不仅要 求他要符合现代校园的整体文化氛围的要求, 还要能够符合学生们的内心要求。这就给设 计者提出来非常刻可的要求,设计者怎么做? 下面我来给大家讲一下关于校服的设计理念。
校服设计的重要性
(一)校服是学校文化和形象的代言
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杭州市启正中学
苏格兰及膝中裙, 蓝色钩边短袖, 斜纹领带,格子 短袖,藏青色五 分裤……这是启 正中学日前启用 的新款夏装校服, 充满英伦风。
②台湾、香港校服展示
台湾受日本殖民统治时间较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受日本文化的影响,在 校服款式上比较接近,但具体的每个学校的都不一样。全台湾高中职共 有471所,所有学校都有自己的西装校服与运动服校服,而且也有分长 袖跟短袖,依季节换穿。运动服则依情况规定换穿,例如,平常穿西装 校服上课,如果今天有体育课,那今天就穿运动服校服来上课,或是拿 到学校换穿,全看各校的规定。 台湾的高中高职学校有日间部跟夜间部学生,夜间部学生同样也要 穿校服到校上课,有些学校为了区别日夜学生, 会将校服的颜色或款式设 计的不一样, 所以一间学校可能会有两种不一样的校服。台湾的教育部并 没有特别规定, 这些校服都是由各校自行设计的, 各学校为了突显自己学 校的风格,都会很用心的设计校服, 所以每所学校校服都很有看头~ 有些 学校更让学生自己设计校服,让学生发挥创造力, 例如,每2-3年举办校服设 计比赛,然后将所有作品由全校学生投票表决, 选作品再给校服工厂量产。
1、中国古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生时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 为美好的“黄金时代”,而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校服 也是学生风貌和思想活力的载体和标志。古往今来, 小到一个学校,大到一个国家,校服都是人们了解 教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好的校服不仅是一道亮 丽的风景线,也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自主积极性,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校服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虽然已经无法窥其全貌,但从下面这些珍贵的老照 片和文献中,我们也可以一睹百年校服的风采。
2、辛亥革命—二十年代
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现 辛亥革命 虽然没能把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 地社会成功解救出来,却大开大 盍地打破了几千年来“人分五等, 衣分五色”的旧时代衣着制约。 新文化运动的春潮更是唤醒了人 们对美的渴望,年轻一代显出空 前的天真、轻松和愉悦。才女林 徽因(左一)1916年在北京培华 女子中学。她们的校服很漂亮, 黑色裙受日本式服装影响出现的 款式,在当时也是女学生与女教 师的时尚。
女生 校服:有的学校是一条白 色连衣裙加蝴蝶结(比较正规 的学校)。有的学校是浅蓝色 旗袍(女校),有的学校是像 日本那样的水手服(比较时尚 有新意的学校)。冬季的校服 有的学校是衬衫加领带,而有 的学校还是连衣裙加蝴蝶结。 袜子:有的学校的冬季校 服可以穿黑色袜子。 鞋子:皮鞋款式有的规定 了有的没规定,而有的学校可 以穿球鞋板鞋上学。 头发:有的学校规定要扎 起整个辫子,有的学校可以扎 半个辫子,有的学校可以完全 不扎,有的学校需要扎孖辫。 男生 一般学校是白衬衫加西裤, 男生的校服花样并不多。
1、校服款式单一,结构松垮 校服结构大多极为松垮,穿在身上显出慵懒之态, 无法体现出学生应有的活泼好动、生气勃勃的特性。 2、没能体现出年龄、性别上的差异 特别是进入中学阶段,与小学生有很大的不同,他 们已开始具备明确的性别意识。而现在的校服在设 计时并没有考虑到这点,使得中学生在性别意识启 蒙时期,没有因日常所穿着的服装而起到良好的美 育作用。
①大陆特色校服展示 ②台湾、香港校服展示
三、传统运动校服的缺陷(大陆)(对比得知) 四、校服的设计理念(从上可总结) 五、校服的意义
一、校服的定义
校服是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中 小学普遍穿着。学校为了规范管理,统一的 着装。一般在学校的重大活动中会要求学生 统一着装,一般学校校服有该校校徽,也直 接影响到学校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