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一百年的校服变化

中国一百年的校服变化

校园里,中国一百年的“校服”变化
图解:从辛亥革命到二十年代: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现辛亥革命虽然没能把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成功解救出来,却大开大盍地打破了几千年来“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的旧时代衣着制约。

新文化运动的春潮更是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年轻一代显出空前的天真、轻松和愉悦。

图解:三十年代:中式旗袍在校园内得宠名校女生是当时的时尚。

由满汉服装相互融合、改良而成的新式旗袍早在20年代就大行其道,这时也进入校园,成为女生们的新宠。

1930年10
月参加国货时装展览会表演的务本女中学生。

图解:1930年.制服式校服依然受欢迎;充满青春活力的学生时代
图解:1931年上海四所大学英语比赛前四名皆女生。

图中坐者为冠军梁培树,站者为亚军王保敏,两人同为复旦大学学生。

图解:当时的大学生,经常是上身穿长布袍、下身穿西式裤子、脚穿布鞋。

到民国中后期,这么一种穿着打扮,俨然已经成了知识分子的标志性服装。

图解:五十年代:比较随意,缺乏特定校服在建国之初,全国人民自动穿起蓝色、灰色的干部服、列宁装、棉大衣。

长衫马褂至此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58年以前,风气还是比较宽松的,大学女生还会穿着彩色呢子大衣,王蒙的《青春之歌》讲的就是这段时期的事。

图解:据说当时有些地方领导,还提出了“人人穿花衣裳”的口号,因为当时国民经济基础还非常薄弱,它没有群众基础,口号像一阵风吹过去了。

图解:八十年代:校服重新出现。

改革开放咯,我国的服饰终于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锵、锵~~~80年代后期,“校服”这个字眼,也逐渐重回我们的视线。

一开始比较散乱,校服不是每个学校都有,有校服也是一个学校一个样,没什么统一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