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战后日本经济出现奇迹的原因研究

战后日本经济出现奇迹的原因研究

二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原因
一个从二战废墟中崛起的岛国,短短几十年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经济奇迹。

其经济的飞速发展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

处在“尖峰时刻”的中国更需要借鉴日本的发展经验以图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二战后,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在一片废墟之上经历了短短二三十年就爬上了国际社会金字塔的顶端。

这简直不可思议,人们一直在思索日本以什么方式或是靠什么手段来实现经济腾飞的这一问题。

尤其今天,正值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期,研究日本战后发展问题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日本位于东亚,是一个狭长的岛国,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极为贫乏,地震等自然灾害又相对较多的国家。

二战使日本战前积累的财富丧失殆尽,战后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

但是,就在这遍体鳞伤,满目疮痍的一片废墟之上,日本抓住世界经济重心向太平洋转移的机遇,在“冷战”的背景下,结合日本国情,掀起工业化的高潮,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

战后日本经济的出现如此奇迹的原因是由多方面构成的,既有客观的,又有主观的。

客观因素有大发战争财,美国的扶植利用,廉价能源,高科技技术和国际贸易合作加强。

主观因素有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三方面。

客观因素是日本经济出现奇迹的必不可少的外界条件,有以下几点:
一:掠夺式的战争为现代日本的经济发展储备了足够多的财力。

据统计数据显示,从1931年“9.18”到1945年8月投降,通过直接抢劫和滥发伪钞,日本几乎榨干了包括日军未占领的新疆、重庆在内的全中国多年积累的财富。

从总体上折算,战败的日本在经济上大赚了一笔。

二:美国实施全方位的扶植的政策
美国对日政策的全面调整。

美国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重新调整了对日政策,即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

美国积极制定使日本早日自主的方案,力主缓和战争赔偿,允许日本保留赖以恢复生产特别是军工生产的资设备基础。

为了使日本尽快摆脱战后的通货膨胀和粮食危机,美国提出了“稳定经济九原则”制定了“道奇计划”。

把“稳定经济的九原则”加以具体化。

道奇的紧缩财政措施实行后,通货膨胀被抑制住了,日本经济也稳定下来,开始向自由经济过渡。

侵朝战争的“特需”订货。

战后美国为了争做世界霸主,1950年6月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

这场战争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日本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

给日本经济注入活力,带来了国内的“消费景气”。

1951年9月8日《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宣告美国开始了对日本半占领状态的“旧金山体制”时期。

政治上,由于美军的“保护”使战后日本获得较为安定的国际环境和较为稳定的国内政局。

经济上,日本摆脱了战时沉重的军费负担。

这样得以把资源、劳动力技术开发与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于和平经济的发
展。

三:世界性科技革命高潮的出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在50年代以后,形成了以电子和微电子技术、原子能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新材料开发和利用技术等为代表的世界性的科技革命高潮。

20世纪50-70年代是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主要时期,日本赶上并抓住了机遇,在确立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制定了“科技立国长远发展战略”,注意吸取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

选择以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合成材料技术的开发为振兴日本工业的突破口,引进国际尖端技术,消化后使之转化为生产力。

主观因素是日本经济出现奇迹的内在原因,是其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一:相对稳定、较有活力的政局。

政局稳定是制定和实施连续的经济政策,合理分配经济资源,促进经济长期发展的保证,而政治活力又是关系到能否消除腐败和低效率,能否最大限度地促成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

战后日本在这方面也具有多项优势。

(1)一党长期执政。

从1955年到1993年,自民党一党执政达38年。

这使日本经济政策,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如从50年代中。

期开始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和从70年代中期开始的经济稳定增长时期,日本先后长期推行了贸易立国战略和科技立国战略,又如80年代以来长期实施经济国际化政策等。

(2)依照法律进行管理。

法律是政府工作长期稳定高效的保证。

日本政府的全部运行都是在法律的规制下实现的。

这些法令保证了政府工作相对规范化、程序
化、效率化,使各项工作、各种政策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较协调的经济体制。

日本是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但日本又与美、英等国那种强调经济自由的经济体制或经济模式有着重大区别。

日本的经济体制较为协凋,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制定执行“高度经济成长”政策。

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通过各种计划,促进经济的起飞。

为了“高底成长”,工业生产在大规模设备投资下,以技术革新为中心,进一步以世界第一的超高速度继续增长。

(2)合理的政治经济结合体系。

经济政策与政府的方针相统一,议员们借助于企业的支持进行活动,积极为企业谋取利益。

这样,国会、政府、企业三者的关系便协调起来了。

审议会集中反映各方面的见解,可以事先协调各种关系,有利于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防止经济漏洞的出现。

三:传统教育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

(1)岛国文化环境促进了日本的开放。

二战后的美军占领前,外族从未侵入和征服日本本土,也未发生过大规模的外族移入的情况,长期安定和相对封闭的环境,使日本人养成一种特殊的民族意识,自然形成本民族的亲和感与凝聚力,他们拒绝失败承认羞辱的态度深深根植于其心理中,成为日本乐意吸收外国先进文化的文化,包括敌对国家的先进文化的心理基石。

所以传统日本文化是兼容型的,具有受容性和并存性,是一种开放性、多元化
的文化复和体。

(2)大力发展教育,重视培养人才。

1946年,战争刚刚结束一年多,日本政府就开始了教育改革。

不久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国民义务教育由6年延长到9年。

在经济端困难的情况下日本政府还把教育经费增加了三倍多。

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教育经费年年增加。

除了正规的学校教育,还有各种形式的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文化教育,特殊教育。

到处都有图书馆,博览室,展览厅,为人们提供学习机会。

高度重视教育的结果,为经济的现代化提供了充分数量的优秀工人及科技人才,成为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人才资源。

(3)日本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精神的推动。

50年代,日本许多大企业推行“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工资制”、“企业工会制”,使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职工感到有依靠,具有安全感。

企业重视对职工的“感情投资”,主动协调劳资关系,培养职工“以厂为家”的敬业精神。

日本人效忠企业,以厂为家。

真正树立“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企业竞争意识,正是这种乐于奉献的勤勉劳作精神,创造了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奇迹。

塑造了日本民族深邃的灵魂。

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的启示:
通过战后日本经常济的崛起原因的初探,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日本能在短短的50年时间,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创造日本经济
腾飞的奇迹,一跃成为世界瞩目的经济强国,绝非偶然,从上面的探索中,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日本经济崛起,得益于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得益于吸收消化欧美先进的文化科技技术。

今天我们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就要有日本当年那种敢于引进,善于引时,甚至不惜“错误”引进的决策和胆识。

充分利用、吸收消化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为我所用,为实现现代化所用。

(2)日本经济崛起也得益于政府政策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今天,只有对我们建设有用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大胆尝试,不要怕“吃亏”,今天的“吃亏”就是为了明天的崛起。

(3)日本经济的崛起还得益于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

我国要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各级政府都必须要向日本那样,真正把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真正树立科教兴国的意识,决不能以经济困难为借口而忽视教育压缩教育经费的投入。

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咬定发展经济不放松,借助日本成功经验,我们也能创造另一个经济奇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