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的概念
接触高温引起职业性中暑。高温作业对人体体温 调节、水盐代谢等生理功能产生影响,可导致中 暑性疾病,如热射病(体内产热和受热超过散热, 引起体内蓄热,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而引 起高热、皮肤干热而无汗)、热痉挛(水和电解 质的平衡失调而引起抽风)、热衰竭(热引起外 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减少,颅内 供血不足而引起头昏、头痛、心悸、恶心、呕吐、 出汗,继而昏厥,血压短暂下降)。 接触紫外线可致电光性眼炎、皮炎。
长期接触苯乙烯引起的法定职业病为职业性化学性
眼灼伤。
石蜡烟:作业工人长时间接触石蜡烟可 出现头痛、头晕等主诉症状及体征。 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为无色、易挥发、 易燃、带水果香味的液体,可经呼吸道 和消化道吸收,引起眼、呼吸道刺激症 状,有时可致角膜混浊,可损害神经系 统,也能脱皮脂。吸入或食入时会有咳 嗽、呼吸困难、头晕、咽喉痛、腹痛、 腹泻、皮肤及眼结膜充血、疼痛。
(二)什么是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
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
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 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 素。
《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中: 职业性有害因素定义:生产工艺过程、 劳动过程和工作环境中产生和存在的, 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 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统 称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 大类:
职业病的特点
1职业病是一种人为疾病,与人的职业活动相联系, 没有职业活动,就没有职业病。 2职业病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利于 采取针对病因的预防控制措施。 3在病因和疾病发病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控制 职业病危害(控制接触)有利于减少发病; 4.在接触人群中存在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单个发病; 5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医学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 6职业病是在用人过程中产生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劳 动者发生职业病承担责任。需赔偿的疾病。
3)隔声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利用一定的 材料和装置,把声源封闭,使其与周围 环境隔绝起来,如隔声罩、隔声间。隔 声结构应该严密,以免产生共振影响隔 声结果。 4)隔振 为了防止通过地板和墙壁等固体 材料传播的振动噪声,在机器的基础和 地板、墙壁联结处设减振装置,如胶垫、 沥青等。
部分有害作业的职业禁忌
活动性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间质性肺病、 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接触粉尘工人的职业禁忌。 血常规异常、造血系统疾病、脾亢进---接触苯系物工 人的职业禁忌。 血常规异常是指:白细胞计数低于 4.5×109/L;血小板计数低于8×1010/L; 红细胞计数 男:低于4×1012/L;女:低于3.5×1012/L ;血红蛋白: 男:低于120g/L;女:低于110g/L 各种原因引起的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中度以 上传导性耳聋、双耳高频(3000、4000、6000HZ)平 均听阈≥40dB、Ⅱ期和Ⅲ期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接触噪声工人的职业禁忌。
(2)控制噪声的传播 1)吸声 采用吸声材料装饰在车间的内表面,如 墙壁和屋顶,或者在车间内悬挂空间吸声体,吸收辐 射和反射声能,使噪声强度减低。具有较好吸声效果 的材料有玻璃棉、矿渣棉、泡沫塑料、毛毡、棉絮、 加气混凝土、吸声板、木丝板等。 2)消声 用一种能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 的装置,即消声器。这是防止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 措施。消声器有利用吸声材料消声的阻性消声器,根 据滤波原理制造的抗性消声器,以及利用上述两种原 理设计的阻抗复合消声器。
流泪、流涕、喷嚏、咽痛、咳嗽等,继之头痛、头
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严重者可有眩晕、
步态蹒跚。眼部受苯乙烯液体污染时,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常见神经衰弱综合征,有头痛、乏力、
恶心、食欲减退、腹胀、忧郁、健忘、指颤等。对
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有时引起阻塞性肺部
病变。皮肤粗糙、皲裂和增厚。
甲苯:在生产环境中,甲苯主要以蒸气状态存在,由 呼吸道吸入。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 醉作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慢性中毒表现为神 经衰弱综合征。 长期接触甲苯引起的法定职业病为职业性急性甲苯中 毒。 二甲苯:二甲苯属低毒类,中毒表现与甲苯相似。 苯乙烯:无色、有特殊香气的液体。对眼和上呼吸道 粘膜有刺激和麻醉作用。急性中毒:高浓度时,立即 引起眼及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作用,出现眼痛、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所致法定职业病为职 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轻度中毒可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昏、眼花、 恶心、呕吐等,重度中毒出现深昏迷或植 物状态,加重可并发脑水肿、休克或严重 的心肌损害、肺水肿、呼吸衰竭等,有时 还会出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噪声:生产性噪声所致法定职业病主要是职业 性听力损伤。表现为听力下降甚至耳聋。暂时 性听阈位移(TTS)指人接触噪声后引起听阈 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短时间听力可以 恢复到原来水平。随着接触噪声时间的继续延 长,如果前一次接触引起的听力变化未能完全 恢复又需要再次接触,暂时性听阈位移变为永 久性听阈位移(PTS)。属于不可恢复的改变。 永久性听阈位移根据损伤的程度,分为听力损 失或听力损伤以及噪声性耳聋。
防尘:采用革、水、密、风、护、管、 教、查综合防尘八字方针,即采用技术 革新、湿式作业、密闭尘源、通风除尘、 个体防护、科学管理、宣传教育、定期 检查等综合防尘措施。
防毒技术措施
1、改革工艺设备和工艺操作方法,从根本上杜 绝和减少毒物的产生。 2、以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有毒或高毒材料。 3、密闭式操作。 4、通风排毒与净化回收。 5、隔离操作。
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建筑工人、修理工的露天作 业) 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通风不良、采 光照明、有毒无毒工段同在一个车间)
(三)什么是职业禁忌?
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 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 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 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 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 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二级预防即通过生产环境监测与接触评价,确 定职业危害因素的存在和接触程度,对员工进 行定期体检,以求早期发现人体健康损害,及 早采取各种保护措施,防止其进一步发展。 三级预防即对已患职业病及时诊断治疗,防止 恶化和并发症,促进健康。 此外,要加大基层法制法规及相关专业知识的 培训。
防粉尘危害
1.什么是职业病、什么是法定职业病、职 业病有哪些特点? 2.职业病与职业有关疾病的区别、我国的 法定职业病有多少? 3. 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禁忌证?
(一定 的几个概念: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 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 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 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 的疾病。
我国的法定职业病有多少?
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并参考国际上通行 的做法,我国卫生部、劳动保险部文件(卫法
监发[2002]108号)“关于印发《职业病目
录》的通知”,颁布的法定职业病名单,分10
类共115种。
十大类职业病
一、尘肺13种; 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三、职业中毒56种; 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 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 六、职业性皮肤病8种; 七、职业性眼病3种; 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 九、职业性肿瘤8种; 十、其他职业病5种。
有害作业-----职业病、职业禁忌
接触粉尘引起的法定职业病是尘肺。接触滑石 粉尘引起的法定职业病是滑石尘肺。接触电焊 烟尘引起的法定职业病是电焊工尘肺。接触金 属粉尘可引起金属烟热、金属沉着症,还可引 起过敏性哮喘或肺炎。接触有机粉尘,可引起 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长期接触苯引起的法定职业病为职业性苯 中毒。苯在生产环境中以蒸气状态存在, 主要经呼吸道吸入,皮肤也可吸收。短期 内接触大剂量苯蒸气-----中枢神经系统的 麻醉作用。慢性毒作用主要作用于造血组 织和神经系统。 急性:轻度、重度 慢性:轻、中、重(全血细胞减少症、再 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
活动性角膜疾病、白内障、暴露部位严重的皮肤 病、白化病---接触紫外辐射(紫外线)工人的职 业禁忌。 心血管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压、中枢神经系 统器质性疾病,明显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内 分泌疾病、明显的肝肾疾病等 ----高温作业工人 的职业禁忌
(3)怎么预防?
职业病是可防可控的 ,职业病预防应遵循三级预防的 原则: 一级预防:通过采取工程控制措施消除或减少职业因 素的危害(如改造车间布局、改变工艺、改善设计施 工等,使生产过程达到安全标准);尽可能使劳动者 不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对高危人群制订就业禁忌证 等。
丙酮: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的芳 香气味。高度可燃。可经呼吸道、胃肠 道和皮肤吸收。急性毒性主要是对中枢 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其蒸汽对粘膜有 中等度的刺激作用,以及头痛、头晕、 乏力、恶心、易激动等。 长期接触丙酮引起的法定职业病为职业 性化学性眼灼伤。
二甲基苯胺:为蛋黄色油状液体,由刺鼻的鱼腥氨样 特殊气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引 起的缺氧和紫绀,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 乏力、失眠、多梦等类神经征和自主神经紊乱以及溶 血性贫血和湿疹、皮炎等。皮肤接触可引发溃疡。肝 脏毒物。 二氧化氮:氮氧化物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眼和上呼吸 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喉刺激感、呛咳,并伴有头 痛、头晕、胸闷等。 氮氧化物引起的法定职业病为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 毒。
职业病:是指某一特异职业危害因素所致的 疾病。 职业有关疾病:多因素相关的疾病,职业因 素是其中的一个因素;疾病可见于职业人群, 但也见于非职业人群中,不是每一病种和每 一病例都必须具备该项职业史,职业接触会 使原有的疾病加剧、加速或复发,或者劳动 能力明显减退。 举例:矿工的尘肺、消化道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