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纲展示考情解读1.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本专题是世界现代史中的主体内容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内容。
考查的重点:一是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政策及特点,特别是产生的影响。
二是本专题多从关注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进行考查,特别是考查政府如何发挥发展经济的职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善民生。
三是对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机制进行调整,并与苏联经济模式进行比较,为今天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提示: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自我调整与变革,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其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这些调整只能暂时缓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考点一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Z主干梳理hu gan shu li关键词:基本矛盾、供需失衡、自由放任、国际关系恶化、法西斯主义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__基本矛盾__,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
(2)具体原因: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导致市场萎缩,股市狂涨造成经济虚假繁荣,__分期付款__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时任总统胡佛的__自由放任__政策加剧了危机。
2.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股市崩溃,此后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猛增。
3.特点:范围特别广、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4.影响(1)对国际局势——各国纷纷转嫁危机,实行__货币贬值__,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2)对国内局势——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产阶级__民主制度__摇摇欲坠。
〔跟踪训练〕1.(2018·泸州三模)根据查尔斯·斯帕尔1896年的统计,1%的美国人拥有一半以上的国家财富,12%的人占有全国财富的近90%。
到20世纪初,1%的首富几乎掠夺了国民财富的88%。
这一现象表明(D)A.经济发展必然引发社会危机B.阶级对立导致美国经济衰退C.追逐财富成为时人普遍愿望D.美国政府急需加强社会调控【解析】根据“1%的美国人拥有一半以上的国家财富,12%的人占有全国财富的近90%。
到20世纪初,1%的首富几乎掠夺了国民财富的88%”可知,美国贫富分化严重,贫富悬殊是造成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因此美国政府急需加强社会调控,D项正确;A项表述太绝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贫富悬殊严重,无法体现经济衰退,排除B项;C项材料无法体现“时人普遍愿望”,排除C项。
考点二罗斯福新政Z主干梳理hu gan shu li关键词:国家干预、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生产关系调整1.背景(1)大危机给美国以空前严重的打击,时任总统胡佛及其政府仍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2)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
2.主要内容(1)整顿财政金融。
(2)调整工业生产(中心措施):通过《__全国工业复兴法__》,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3)调整农业生产。
(4)实行社会救济和__以工代赈__。
3.主要特点在确保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__全面干预__。
4.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__生产关系__进行的局部调整。
5.影响(1)积极——直接影响:使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2)消极——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K 考点深化ao dian shen hua运用多种史观多角度认识罗斯福新政(1)从现代化史观看:罗斯福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经济模式,应对和缓和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探索出了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从社会史观看: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3)从生态史观看:罗斯福新政中减少农业耕作面积、修建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文明史观:借鉴苏联计划经济的某些文明成果,挽救和巩固了资本主义文明,体现了文明的发展与交融。
〔跟踪训练〕2.(2018·南充三模)在得到大企业的勉强支持后,罗斯福随之又尽力争取中小企业主的支持。
他说“要取得成功还在于小雇主们,他们的贡献是为1至10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这些小雇主实际上是国家骨干中极重要的部分,而我们的计划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
”为此他采取了(A)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B.完善社会保障制度C.规定最高工作时间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解析】从材料“尽力争取中小企业主的支持”中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发展,为美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复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美国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经营章程,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B项是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排除;C、D两项是保障工人利益的措施,排除。
3.(2018·深圳一模)1935年5月27日被罗斯福等人称为“黑色星期一”,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上演帽子戏法,一连将罗斯福的三部新政立法斩落马下。
到了年底,报纸将“最高法院下达判决,怒怼新政”选为1935年的年度新闻。
这反映了(D)A.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受到挑战B.最高法院的权力高于总统C.新政危害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D.罗斯福新政之路艰难曲折【解析】材料“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上演帽子戏法,一连将罗斯福的三部新政立法斩落马下”可见罗斯福新政之路艰难曲折,故D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强调国家干预经济,扩大行政机构(总统)的职能,此时的最高法院对总统权力进行制约,正说明美国三权分立体制得到维护,从而维护了美国民主制度,故A、B、C三项错误。
考点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Z主干梳理hu gan shu li关键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混合经济、福利国家、人民资本主义、股票分散化、知识经济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依据__凯恩斯主义__经济理论,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经济宏观调控,资本主义发展处于“黄金时期”。
(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经济处于“__滞胀__”时期。
2.建立“福利国家”(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国家利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地社会服务。
(3)内容: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保险、失业、教育等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
(4)发展过程①出现: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政策调整,使“__福利国家__”发展起来。
②日渐完备:20世纪六七十年代。
③继续发展:1973年经济危机后,“福利国家”的发展在一些国家受挫,但仍在继续发展。
④缩小: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规模。
(5)评价①缓解了__社会矛盾__,扩大了社会消费。
②使一些国家的__财政支出__扩大,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3.第三产业的兴起(1)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影响:第三产业兴起,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4.“新经济”的出现(1)含义: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__知识经济__为基础、以__信息技术__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2)内容: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
(3)影响: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及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跟踪训练〕4.(2018·濮阳三模)下面是《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表》,对于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D)美国2% 36% 62%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B.普遍实行国家福利政策,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C.农业发展缓慢,国家经济明显出现了严重滞涨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解析】表格显示联邦德国和美国在第三产业的投入上比例上升,和农业和工业相比,体现出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D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是减少国家干预经济,A项错误;社会福利政策表格没有体现,B项错误;国民经济并不是衰退,C项错误。
5.(2018·青岛5月模拟)下表反映了美国(B)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各产业的分布时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53 5.5% 47.2% 48.3%1963~1967 3.3% 43.5% 53.2%A.长期对外战争导致经济增长缓慢B.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C.国际市场扩大利于对外贸易增长D.两极格局对峙促使产业结构变化【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美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故A项错误;由表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下降,而第三产业是在提高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第三产业在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这表明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这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的,故B 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外贸易的发展,故C项排除。
一、考查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渗透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史料实证等历史素养体验1(2018·全国卷Ⅲ·34)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时间1929~1930年1930~1931年类别烟煤业-12.3 -19.1金属矿业-6.6 -18.3制造业-7.2 -11.3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解析】由表中的数据可知,该时期工人工资在逐渐减少,反映了当时经济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C项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时规定工人最低工资标准,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不正确;材料所述工人工资的降低是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所致,从材料中无法推出产业结构调整,B项不正确;工人工资的高低与国家财政支出没有必然联系,D项不正确。
二、运用唯物史观全面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实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