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三第二讲 心灵与阳光的对话: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的统一

专题三第二讲 心灵与阳光的对话: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的统一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2、众人意见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3、实用主义
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为 了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 人用的,是因为它们大有 用处,所以才给它们以真 理的美名的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3、实用主义
当你一个人在深山野林走迷了路,又饿又累, 甚至绝望的時候,如果忽然看见地下有几个耕 牛蹄印,你可能会想到如果跟著耕牛脚印走, 走到头一定可以走出森林,找到有人烟的地方。 要是你照这样去做,结果真走出了森林,脫离了 危險,于是就会得到这样的结论:跟着耕牛足印 走就可以走出森林,脫离危险。這个想法是有 用的,因而是真理。 这是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解释哲学命題 “有用即真理”時用的一个比喻。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4、“双重标准” 托马斯·阿奎那 “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5、实践标准
人的思维是
否具有客观的真 理性,这并不是 一个理论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 问题。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 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3、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 (1)相互渗透和包含 从“静态”上看,任何真理既有绝对性又
有相对性 (2)相互转化 从“动态”上看,任何真理都是从相对不
断接近绝对的过程
真 绝对真理 从内容和认
从广度和
理 识能力上看
深度上看
相对真理
确定性、 无条件性
互相渗透互相包含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 (1)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的客观内容 (2)人们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
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2、真理的相对性:指在一定条件下,人 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过程的认识总是有局限 的,不完全的。
表现: (1)对于无限的宇宙的认识 (2)对于事物的不同程度的认识 (3)人的认识能力的条件性
第二讲 心灵与阳光的对话:外 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的统一
导引
10月11日,袁伟民 出版了自传体回忆录 《袁伟民与体坛风 云》。该书涉及到诸 多内幕,比如悉尼奥 运会前马家军兴奋剂 事件,体育总局挪用 奥运资金真相; 2002年女排假球风 波等等。袁伟民有一 个信条:要么不说, 要么就说真话。从这 个回忆录看,袁伟民 做到了。
真理
近似性、 有条件性
绝对性
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相对性
反对绝对主义
反对相对主义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4、意义: (1)具体、历史、全面地对待和使用真
理 (2)以坚持和发展的态度正确对待马克
思主义
(三)真理与谬误
1、相互区别 2、相互联系 (1)真理是在通过和谬误的斗争中实现的; (2)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直接现实性:就是实践能够把主观认识变 成客观现实,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 出来。
(二)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确定 性和不确定性
1、确定性:唯一性 2、不确定性:条件性
(三)检验真理的其它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指实践 是根本标准
2、非根本标准:科学理论、正确方针、 逻辑。它们在一定范围内是普遍真理,可 以用来检验某些特殊认识的真理性;其次, 由于实践标准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需要 后者加以补充。
导引
人类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1)自然领域: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 (2)社会领域:对美好世间的不停缔造 奥运开幕式; 群众对社会各种“躲猫猫”事件的不满
(各种“被”现象); 政府政务公开中的困难。
是什么蒙蔽了我们的眼睛?
La Vérité (“真理”)
由法国学院艺术画家 Jules Joseph Lefeb vre所绘
(一)真理的客观性
3、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2)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一)真理的客观性
3、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一元性指
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来说,真理只有一个, 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一山不容二虎” 坚持一元性,必然坚持: (1)真理没有阶级性(诸侯之门仁义存焉,成 王败寇) (2)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 理)
(1)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就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它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主观 认识
真理 相符
实践 不符 谬误
客观 效果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改 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 性的特点。
列宁说:“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 ‘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 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 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
成荒谬绝伦的东西。” (《列宁选集》第 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页。)
视频
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过程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真理的检验及其历史过程: 1、权威标准
如:考古中文物的鉴定;对逻辑的检验。
(三)检验真理的其它标准
3、ATTENTION: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论述的“实
践标准”,原意并非是将实践作为检验真 理的标准,而是视为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认识论的标准,只有客观事物本质及 其规律才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三)检验真理的其它标准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 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正确反映。
正确反映
真理
主体
客体
歪曲反映
谬误
(一)真理的客观性
2、真理的主观形式 (1)真理是对客观实际的一种思想或观
念的反映形式,尽管有其客观内容,但属 于认识领域; (2)任何真理都是通过命题或命题系统 对事物的指称、描述和判定来表达的。只 有关于客观事物的命题真理的实际检验过程中,实践标
准受到主体价值尺度的制约,因为人既是 实践主体,又是价值主体,所谓实践的成 功与失败都是相对于主体的价值尺度而言 的,在实际的检验过程中,实践标准和价 值尺度经常发生矛盾冲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