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练专题突破练11信息文明的探索——现代后期的世界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练专题突破练11信息文明的探索——现代后期的世界

专题突破练11信息文明的探索----- 现代后期的世界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 (2018河北沧州质检)有学者指出,“可以说,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每一次重大举措,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这一总的战略方针的指引下进行的”。

照此推断,美苏冷战对峙的原因是()A. 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B.美国与苏联国家利益的冲突C.美国与苏联实力相当D.美国与苏联意识形态的冲突解析]本题考查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材料的关键信息是“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每一次重大举措,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这一总的战略方针的指引下进行的”,这强调的是美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和对立,故A 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2. 《一九四八年对外援助法》规定:经济合作署署长利用援助款项在美国采购的方式应尽可能不消耗美国资源,不因采购而冲击国内经济;不损害美国人民对生活必需品的满足。

该规定()A. 是马歇尔计划中的核心内容B. 说明美国对外援助是双赢的C. 保证了对外援助的顺利实施D. 反映马歇尔计划具有侵略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歇尔计划。

这些规定确保了对外援助与维护本国民众利益的一致性,降低了国内关于对外援助的反对声音,保证了对外援助进展的顺利,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规定并不是马歇尔计划中的核心内容,故A项错误;“说明美国对外援助是双赢的”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在实施马歇尔计划时不应对美国经济和民众产生负面影响,故“马歇尔计划具有侵略性”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3. (2018山东济南一模)1958年,戴高乐当选法国总统后,提倡东西方“缓和与合作”,推动与苏联以及东欧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

1964 年,戴高乐将军与毛泽东以超凡的战略眼光,毅然作出中法全面建交的历史性决策。

这表明()A. 法国在外交领域逐步摆脱美国控制B. 法国抵制美国在西欧的冷战政策C. 欧共体成立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D. 法国拉拢社会主义国家对抗美国答案:|A解析:|材料中法国的外交政策明显与美国的政策不同,说明法国在外交领域逐步摆脱美国的控制,故A项正确;法国追求外交独立,但仍属于资本主义阵营,不可能抵制美国的冷战政策或对抗美国,故B D两项错误;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

4. (2018江西赣州调研)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

这反映出在冷战时期()A. 美苏的插手是地区冲突的根源B. 和平的力量时常占据上风C. 军备竞赛造成各国财政的困难D. 军事的较量威胁到世界和平解析]题干中未出现美苏插手地区冲突的史实,故A 项错误;由“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可知并非和平力量占据上风 ,故B 项错误;题干中没有反映各国财政困难的信息,故C 项错误;“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 ,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 险”体现了地区军事较量威胁到世界和平,故D 项正确。

5.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通过宣言把斗争矛头指向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 主义和新殖民主义” ;1989年第九次首脑会议,与会各国提出了开启南北对话以改善发展中国家地 位及加强南南合作等主张。

这一变化表明 ()A. 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B. 多极化趋势加强使霸权主义威胁得以解除C. 第三世界根据国际局势变化调整战略目标解析7]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将斗争矛头指向殖 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结合当时世界处于两极对峙格局 ,广大亚非拉美国家为新兴独立国家的史实,可知当时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

1989年伴随着东欧剧变,意识形态斗争逐渐减弱,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 ,不结盟运动国家提出开启南北对话以改善发展中国家地 位及加强南南合作等主张,说明第三世界根据国际局势变化调整战略目标。

故 C 项正确;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形成,故A 项错误;多极化趋势加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限制霸权主义 ,但并没有解除霸权主义威胁,故B 项错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并未不断缩小 ,故D 项错误。

6.1962年,苏联经济学家利别尔曼在《真理报》发表文章 与其主张相符合的措施是( )A. 政府强化部门管理体制B. 企业可从利润中提取奖励基金 C •中央增加指令性计划指标D. 地方推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赫鲁晓夫改革。

A 项是一种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管理经济的模式经济手段刺激生产发展”,故错误;B 项有利于通过经济手段达到刺激生产发展的目的 也是一种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管理经济的模式 ,而不是“利用经济手段刺激生产发展” 项“义务交售制度”否定了经济手段的作用,故错误。

7.(2018河南郑州质检)20世纪80年代以后,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陷入严重困境。

,主张利用经济手段刺激生产发展。

当时,而不是“利用 ,故正确;C项1981 —1988 年,除中国外的发展中国家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仅为 1.9%,不仅低于西方发达国家(2.5%),也远低于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

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 发展中国家经验不足B.跨国公司全球扩张C. 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误D•旧的国际经济秩序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可以从别国学习借鉴经济策略和经验,故A项错误;跨国公司扩张可以带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故B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各国大多以发展经济为主,但经济发展战略失误不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故C项错误;在当时国际经济秩序下,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主导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发展困难,故D项正确。

& 1988年,美国对墨西哥的出口占美国出口总额的11.7%,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0.49%,而在墨西哥的进口中,美国商品竟占了80%^上。

这反映出()A. 加入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无益B. 发达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C. 美国在对墨西哥进行资本扩张D. 美国、墨西哥两国间的贸易效益悬殊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家间的贸易效益悬殊现象。

加入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来讲有利有弊,故A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在美国和墨西哥贸易中出现了效益悬殊现象,并未上升到整个世界,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美国商品占据墨西哥进口的80%以上,不属于资本扩张,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美国对墨西哥的出口占美国出口总额的11.7%,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0.49%,而在墨西哥的进口中,美国商品竟占了80%A上”,可知美国、墨西哥两国间的贸易不均衡,效益悬殊,故D项正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实际上并没有加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苏联经济主要还是在苏联和东欧那个小范围里循环,经济慢慢停滞下来。

苏联在全球化浪潮中并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相反被边缘化了。

苏联被边缘化()A.根源于两极对峙格局B.是西方“和平演变”的结果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苏联长期游离于世界市场之外的根源是其长期推行高度集中和排斥市场货币关系的斯大林模式,而非两极对峙,故A项错误;西方的“和平演变”是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但并非是苏联被边缘化的原因,故B项错误;苏联的边缘化与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故C项错误;斯大林去世之后,虽然其后的多位领导人都对这种僵化的斯大林模式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改革,但都未能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最终致使苏联被日益边缘化,故D项正确。

10. 在哥伦布发现“世界是圆的” 500多年后,美国作家弗里德曼乘飞机沿哥伦布的航线来到了印度却发现“世界是平的”。

“世界是平的”揭示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深刻而又令人激动的一个变化:以高科技的发展为动力,在地球各处勇往直前,世界也因此从一个球体变平坦。

这一变化主要是指()A.世界的多极化B.经济的区域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

材料信息主要反映了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世界多极化主要是指政治方面,故A 项错误;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并不能体现“在地球各处勇往直前” ,故 B 项错误;经济的体系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 ,与高科技无关,故C 项错误;经济的全球化正是以高科技的发展为动力,在地球各处勇往直前的,故D 项正确。

11. 有学者指出,21世纪的世界政治道路进入一个新阶段……除了“中国崛起”“非洲崛起”和 “俄罗斯民族主义”外,还有“印度崛起”,这些世界大国正自信地重新排队。

该学者意在说明 ( )A. 美国已经丧失了世界霸权的地位B. 国际体系正朝着多元多体的方向发展C. 争夺世界控制权的斗争日趋激烈D. 新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作用日益重要 答案^ B解析7]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材料中没有关于美国世界霸权的信息 ,故A 项错误;据 材料“除了 ’中国崛起’’非洲崛起’和’俄罗斯民族主义’夕卜,还有’印度崛起’,这些世界大国正自信地重新排队”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国际体系正朝着多元多体的方向发展 ,故B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这些国家在争夺世界控制权 ,故C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新经济体和世界经济的关系,故D 项错误。

12. (2018河南中原名校联考)下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世界形势变化示意图。

对该图理解最全面的是()A. 多种因素决定政治局面的变动B. 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向日益明显C. 冷战结束后将会出现五极格局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

根据材料 ,联合国和欧盟、中、日、俄、印等多种力量的崛起对世界格局的变化起着关键作用,故A 项正确;政治多极化在材料图表中只是一个结果而非过程,故B项错误;五个力量中心并不代表五极格局 ,故C 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两极格局的解体过程 ,故D项错误。

两槻格局-两樋格局结壤后罠苏争鞘以苏联为首附以美国为首的i社会主文阵苒资本戦阵背一美 4欧盟俄尉斯联合国的作用加强 -------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5分,共40分)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因患脑溢血突然病逝,杜鲁门继任总统后,于4月20日和23日连续召开会议,决定对苏采取“强硬”政策。

4月23日,杜鲁门接见前来参加旧金山联合国制宪大会的莫洛托夫时,一再指责苏联违背雅尔塔协定,要求改组波兰政府,并威胁说,不这样做将严重动摇美苏合作的决心。

苏联在东欧问题上拒绝让步,美国打起贯彻“被解放的欧洲宣言”的旗号,坚持要求东欧国家实行“自由选举”。

8月18日,国务卿贝尔纳斯发表声明,公然恫吓说,若不容纳“一切重要的民主分子”参加政府,美国将不承认保加利亚政府,也不与它缔结和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