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事诉讼法特别程序 结合最新法条

刑事诉讼法特别程序 结合最新法条


4、特别程序之思考。
• 特别程序的概念。
适用于特定案件
• 特别程序的特点。 • 特别程序的立法缺陷。 • 国外特别程序介绍。
程序特殊 解决特定问题
(二)未成年人案件的特有诉讼原则
• • • • • • 1.保障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原则。 2.教育、感化、挽救方针。 3.全面调查原则。 4.不公开审理原则。 5、强制指定辩护原则。 6、分案处理原则。
• • • • • 1.立案程序的特点。 2.侦查程序的特点。 3.起诉程序的特点。 4.审判程序的特点。 5.执行程序的特点。
1.立案程序的特点。
如果发现有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未成年 人,就应当将其出生的年、月、日作为一 个审查的重点。 应查明未成年人是否被教唆犯罪,其 生活环境、经历以及生理、心理特征等有 关未成年人的材料。
• 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为六个月以上一年 以下,从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 决定之日起计算。
• 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 考验期内没有上述情形,考验期满的,人 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4.审判程序的特点。
对未成年人的审判,应当依照2001年4月 4日颁发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进行。包括: (1)审判组织专门化。 (2)法庭审理应在既严肃又平和的气氛中进行。 (3)切实贯彻未成年人案件的诉讼原则 。 (4)直接审理原则。
2.侦查程序的特点。
• 慎重适用强制措施。 •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严格限 制适用逮捕措施。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和 人民法院决定逮捕,应当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 人、被告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 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 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

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 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 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 工作人员在场。 • 询问未成年被害人、证人,适用第一款、 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
• 1、申请——人民检察院。 • 2、管辖——由犯罪地或者犯罪嫌疑人、被 告人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 3、组成合议庭。 • 4、公告。人民法院受理没收违法所得的申 请后,应当发出公告。公告期间为六个月。 • 5、审理。利害关系人参加诉讼的,人民法 院应当开庭审理。其他情形则可以不开庭 审理。
3.起诉程序的特点。
最高人民检察院2007年1月颁发《人民检 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 • 起诉的组织、人员专门化 ; • 做好不起诉及其后续工作 ; • 起诉书的内容要全面周详
• 附条件不起诉或者暂缓不起诉。 • 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 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 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 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 起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 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 害人的意见。
• 3.全面调查原则。 •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 进行调查。 • 4.不公开审理原则。 • 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 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 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 可以派代表到场。
• 2、特点。 • 该程序是针对违法所得和涉案财产的专门 的处置程序。 • 不以生效判决为前提。 • 没收程序与查封、扣押、冻结措施相结合。 • 采取了法庭审理的方式,而非书面审理。 • 它不同于缺席审判。
• 3、意义。 • 震慑犯罪分子。《刑法》第64条规定:对 于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 以追缴、责令退赔或者没收。 • 赖昌星案件,厦门中院一审判处其无期徒 刑。 • 削弱继续犯罪能力。 • 挽回经济损失。《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一)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概述
1、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概念。 公安司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所适用的 特殊程序。 中国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特别程序始于上 个世纪。就法律规定而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在上海召开了审理未 成年人刑事案件经验交流会,向全国推广少年法 庭工作经验;设立少年法庭工作随之在全国展开。 到1994年,全国各地设立少年法庭3369个 。
• 4、和解的法律效力——从宽处理。 • 第二百七十九条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 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 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 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 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三、特定案件没收程序
• (一)概念、特点和意义 • 1、概念。 • 公安司法机关追缴、没收特定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违法所得所适用的特殊程序。 • 法律条文:《刑事诉讼法》第284条至289 条。
(三)适用阶段
• 1、侦查。 • 2、起诉。 • 3、审判。
(四)适用程序
• • • • 1、公安司法机关主持。 2、双方自愿和解。 3、达成和解协议。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 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 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 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 (一)概念、特点、意义 • 1、概念。 • 刑事和解,又称加害人与被害人的和解, 指在犯罪发生后,经由调停人的帮助,使 被害人与加害人直接商谈,解决纠纷或冲 突的一种刑事司法制度。 • 法律条文:《刑事诉讼法》第277条至279 条。
• 2、特点。 • 当事人对民事权利的处分,而非对刑事问 题的处分。 • 辩诉交易是指检察官和被告人之间就刑事 责任经过协商达成的协议。 • 恢复性司法。 • 刑事调解。
• • • • •
3、意义。 促进社会和谐。 节约司法资源。 维护被害人的权益。 改变僵化的诉讼模式——从对抗走向合作。
(二)适用范围
• 下列公诉案件,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 1、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 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 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 2、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 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 故意犯罪的,不适用和解程序。
(二)适用条件
• 适用该程序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 1、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 罪案件; •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缉一年 后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 亡; • 3、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 他涉案财产的。 • 被追诉人无罪的,不适用该程序。
(三)诉讼程序
• 后检察机关认为其在本案中是起策划作用 的主犯,故以崔某和其他共同犯罪嫌疑人 犯有贩卖侵权复制品罪向法院一并提起了 公诉。
• 问:该案的侦查和起诉程序是否正确?为 什么?
一、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
• 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概述 • 未成年人案件的特有诉讼原则 • 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的特点
法律条文:《刑事诉讼法》第266条至276条。
• 5.强制指定辩护原则。 •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 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 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 提供辩护。 • 6、分案处理原则。 • 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 与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 教育。司法解释规定了分案起诉、审判。
• 10-2-30.《刑事诉讼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 案件一律或一般不公开审理。关于该规定中未成 年人“年龄”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张某被采取强制措施时十七岁,不应当公 开审理 • B.李某在审理时十五岁,不应当公开审理 • C.钱某犯罪时十六岁,不应当公开审理 • D.赵某被立案时十八岁,不应当公开审理
背景资料
• 2005 年中国商务部研究院报告,自改革开 放以来,大约有 4000 多名腐败官员或其他 人员逃往国外,带走了约 500 多亿美元资 金 如果加上其他重大犯罪带到境外的款物, 将会远远高于 500 亿美元。而我国司法机 关要求追缴赃款时,国外司法机关一般会 要求我国出具相应的法律文书,但由于我 国因没有刑事缺席审判制度而无法出具相 应的法律文书,因而也无法及时向涉案人 员出逃国追缴赃款。
5.执行程序的特点。
• 与成年罪犯分离关押,使未成年人远离 犯罪“污染源”。 • 交付执行时,人民法院应增加未成年人 的有关材料,以便执行机关有针对性地 进行教育、感化、挽救。 • 注重思想改造、知识教育和劳动技能训 练。 • 注意发挥公安司法机关、执行机关及家 庭多方面的作用 。
二、刑事和解程序
• 1.保障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原则。 • 公安司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 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 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并由熟悉未成年人 身心特点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 员承办。 • 2.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 • 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 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刑事诉讼法 第十五章 特别程序
第十六章 特别程序
• 本章内容: •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 刑事和解程序 • 特定案件财产没收程序 • 强制医疗程序 • 法律条文:《刑事诉讼法》第五编第266条 第289条,共24条。新法新增内容。
导引案例:崔某贩卖侵权复制品案
• 崔某17岁时因家境贫穷到某大城市打工,无 法找到固定工作,后发现贩卖盗版音乐光盘有钱 可赚,便跟一些同乡摸清黑市分销渠道,干起了 贩卖盗版光盘的“生意”。在该市一次大规模打 击盗版的集中行动中存货地曝光,崔某由于涉嫌 数额较大而被拘传。公安机关在讯问崔某后,决 定对其实施监视居住,但为达到大力打击翻版行 为、“快捕快判”侵权行为的目的,公安机关以 其为外来人员无固定居所为由,将其与其同伙集 中关在公安机关自行划定的外地嫌疑人“指定居 住地”等候审理。崔某于羁押期间年满18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