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在骶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目的探讨mri在骶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了56例骶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均经手术、活检病理或随访证实,其中脊索瘤7例,骨巨细胞瘤2例,神经源性肿瘤6例,转移瘤25例,软骨肉瘤1例,滑膜肉瘤1例,小圆细胞瘤1例,畸胎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白血病3例,淋巴瘤5例,骨髓瘤2例。
所有病例均行x线及mri检查,部分行ct、ect检查。
分析其mri表现。
结果各种骶骨肿瘤的mri征象包括:病灶不同的中心位置及范围,mri信号特点,骶骨破坏、骶管、骶孔扩大变形,软组织肿块、病灶内钙化及骨嵴形成,髓腔浸润。
结论mri是骶骨肿瘤的诊断的重要方法,其多断面成像对骶骨肿瘤显示清晰,结合磁共振新技术的使用,对骶骨肿瘤的诊断、治疗更具临床意义。
【关键词】骶骨肿瘤;磁共振成像;诊断显像value of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sacrum tumorshe dong ,wang li,lu jian ping,et aldepartment of radiology,chang hai hospital,the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tary,shang hai 20043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sacrum mri appearances of 56 cases of sacrum tumor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sed,including chordoma(n-7), giant cell tumor(n-2), neurogenic tumor(n-6),metastasis(n-25), chondrosarcoma(n-1), synovio-sarcoma(n-1), lymphomyeloma(n-1), teratoma(n-1),haemangioma (n-2), leucocythemia(n-3),lymphoma(n-5) and myeloma(n-2).all cases were studied with x-ray plain films and mri,partly of them with ct and ect. results characteristic mri signs in all kinds of sacrum tumors: different ranges and location,mri signal intensity,sacrum destruction, sacral canal and sacral foramen defor-mation, soft tissue mass, calcification and remaining bone crista, bone marrow infiltration.conclusion mri is effective in the imaging diagnosis and has important guide signific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sacrum tumors,with new methods of mri.[key words] sacrum;tumor;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diagnotic imaging骶骨位于脊柱末端,位置深在,其肿瘤种类繁多、影像表现复杂,加上与周围盆腔结构关系密切,临床症状常无特异性,在日常工作中诊断难度较大。
有极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并能多断面任意成像,相比x线、ct能清晰显示骶骨破坏、骶丛神经、骶管结构及周围软组织情况,在肿瘤术前诊断及指导治疗方面均发挥巨大优势。
笔者搜集我院自2004年12月致2006年7月期间经手术、活检病理或随访证实、资料完整的骶骨肿瘤56例,分析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共收集56例,男41例,女15例。
年龄14-75岁,平均46岁。
其中脊索瘤7例,骨巨细胞瘤2例,神经源性肿瘤6例,转移瘤25例,软骨肉瘤1例,滑膜肉瘤1例,小圆细胞瘤1例,畸胎瘤1例,血管瘤2例,白血病3例,淋巴瘤5例,骨髓瘤2例。
除体检时发现5例外,患者就诊时大多有长短、轻重不一的骶尾部疼痛病史,部分向臀部及下肢放射,可合并有臀部、下肢和会阴部麻木,括约肌功能改变。
腹部可探及肿块4例,肛检发现骶前包块11例。
2.成像方法患者均摄骶骨x线平片(正、侧位)及mri平扫加增强检查,部分行ct和ect扫描。
mri采用siemens impact 及symphony和avanto 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完成,腹部线圈体表线圈或脊柱相控阵线圈。
每一例均行tse序列t1和t2wi矢状及横断扫描,部分加做冠状位扫描及梯度回波序列和脂肪抑制序列。
t1wi tr500-800ms,te10-15ms;t2wi tr3000-4000ms,te110-120ms。
层厚5-10mm,层间距0-3mm,矩阵256x256,fov200-400mm。
均行mri(/kg)增强扫描。
结果1.脊索瘤(7例)x线骶骨中心膨胀性或溶骨性破坏,以骶椎下部多见(5例)。
肿瘤大小不一,部分边缘不规则钙化,瘤内有较多残存骨嵴和(或)钙化,侧位像骶椎前方有破坏。
mri显示骶尾部肿块呈分叶状,与周围分界不清,向前推移直肠、子宫、膀胱等盆腔器官。
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stir显示病灶高信号更为清楚,未见坏死囊变,增强后均匀强化。
4例侵犯髓腔。
(如图1)2.骨巨细胞瘤(2例)x线骶骨上部偏心性膨胀性破坏,骨皮质变薄,1例如“肥皂泡”样,边界清楚无硬化,内有残存骨嵴呈分隔状。
mri显示病灶均以s1-2为中心,向前形成巨大软组织包块,t1wi为等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边缘呈线样低信号环圈。
(如图2)3.神经源性肿瘤(6例)2例神经纤维瘤,4例神经鞘瘤。
x线骶骨上部嚢样透亮区,呈膨胀性生长,边缘锐利,轻度硬化。
5例见单侧骶孔扩大,侵及骶管内。
周围软组织巨大以骶前为主,未见钙化。
mrit1wi 为低信号,t2wi为略高或高信号,骶孔扩大、变形甚至破坏。
(如图3)4.转移瘤(25例)所占比例最大约为45%,其中肺癌12例,乳癌1例,肝癌3例,前列腺癌3例,肾癌1例,结肠癌1例,子宫内膜癌1例,原发灶不明3例。
x线因原发病灶、破坏程度不同,而表现不一,伴有胸腰椎及髂骨多发破坏。
溶骨性转移23例占绝大多数,骶骨呈嚢样骨质缺损区或虫蚀样破坏,边界不清,融合呈片,没有骨膨胀及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较少;mri上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肠癌1例呈多个环状强化。
2例成骨性破坏均为前列腺癌转移,x线呈斑片状致密影;mrit1、t2wi均为低信号。
5.软骨肉瘤(1例)骶骨破坏程度轻,轻度膨胀,突出致骶骨轮廓外,边界模糊,形成骶前巨大软组织肿块,内有点状、环状钙化,骶孔未见扩大。
mri软组织信号不均,t1wi为等信号为主,t2wi为等高混杂信号,钙化为低信号。
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环形、不规则形强化。
(如图4)6.滑膜肉瘤(1例)x线骶骨破坏不显著,周围软组织内密度增高,边界不清,内有斑点样钙化。
mri 臀部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高混杂信号,肿块呈不均匀强化。
直肠向右前移位,臀部肌肉间隙不清。
7.小圆细胞瘤(1例)骶2-3呈溶骨性破坏,周围见板层状骨膜反应,无钙化。
mri骶骨形态尚好,软组织肿块不明显,表现为骶2-3t1wi低、t2wi高信号,增强后呈斑片状强化。
8.畸胎瘤(1例)x线平片盆腔巨大软组织肿块,内有点样钙化,骶骨破坏不明显。
静脉肾盂造影见膀胱受压移位。
mri直肠和骶骨之间嚢实性肿块,壁光整。
t1wi等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内有多发钙化影,直肠、膀胱受推移。
9.血管瘤(2例)2例均无阳性体征,在体检或因腰突症而发现。
x线表现骶骨骨质密度略减低,mri 显示骶骨上小类圆形t1wi低,t2wi为等信号影,增强后有明显强化。
10.其他(10例)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中轴骨呈广泛骨质稀疏,甚至嚢样骨质破坏。
mri 脊柱呈t1wi弥漫低信号,信号强度低于椎间盘;t2wi 为弥漫高信号,stir上呈明显高信号。
1例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在骶尾骨前形成软组织肿块(如图5)。
骨髓瘤骶骨呈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缘清楚,形成向前方生长的软组织肿块。
mri为t1wi等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
讨论1.骶骨肿瘤一般特点骶骨发生与解剖骶椎位于中轴骨末端,属于软骨内化骨,在发育过程中,骶骨椎体及附件成分骨化中心一般于5~6个月出现,3~6岁闭合。
因此在骶骨部位各种干细胞及破骨细胞生长活跃,成为骨源性肿瘤的好发部位[1]。
根据解剖特点将其分为骶骨、骶孔、骶管和骶旁软组织,骶管内有马尾及终丝,骶孔内有骶神经前后支通过,骶骨两侧有耳状面与髋骨相关节,下缘和尾骨形成关节,骶前有直肠、膀胱、子宫等盆腔脏器。
发病率骶骨肿瘤发病率不高,据文献报道,发生于骶骨的良性骨肿瘤占全身良性骨肿瘤的%;发生于骶骨的恶性骨肿瘤占全身恶性骨肿瘤的%,其中脊索瘤占50%[2]。
骶骨作为脊柱的一部分,发育过程中包绕脊索,因此是脊索瘤及神经源性肿瘤的好发部位,分别为原发性肿瘤的第一及第三位[3]。
骶骨还是长骨以外巨细胞瘤的好发部位,也是骶骨原发肿瘤的常见病变,占骶骨肿瘤的第二位。
其他骨肉瘤、软骨肉瘤、滑膜肉瘤、动脉瘤样骨囊肿、血管瘤等偶有发生。
继发性肿瘤中以转移瘤最为多见,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在骶骨可有继发改变,骶骨还可有起自淋巴结外的原发淋巴瘤。
肿瘤起源起自骶骨的肿瘤:脊索瘤、巨细胞瘤、动脉瘤样骨囊肿、骨肉瘤、软骨肉瘤、骨母细胞瘤及转移性肿瘤等;起自骶管的肿瘤:神经源性肿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节神经母细胞瘤);起自骶骨骨髓的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起自骶骨邻近结构的有滑膜肉瘤、畸胎瘤、韧带样纤维瘤、纤维脂肪血管瘤等。
临床表现根据肿瘤发现早晚,生长部位、大小、生长方式,邻近脏器、血管及神经受压、受累程度,是否合并感染而不同。
早期症状可不明显,逐渐表现为慢性骶尾部或腰腿痛、臀部放射痛,会阴与下肢感觉障碍,大小便习惯、性状改变等。
67%-96%病人可通过肛门指诊触及骶前肿瘤[4],可初步判断肿瘤部位、质地、活动度、与盆腔脏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