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摘要:介绍了供电可靠性的概念,从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两方面讨论如何缩短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提高供电可靠性措施
一概述
供电可靠率作为考量供电企业持续供电能力的重要指标,既是电网经营企业软硬件建设的最终服务体现,也是供用电双方关注的焦点。

供电可靠率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指标,网架、技术、管理、人员等方面是影响指标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宁德电业局必须在进行科学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最关键的影响因素逐步加以改进,实现宁德电网的可靠性规划目标。

二供电可靠性介绍
供电可靠性指标不但是供电企业向用户提供电力的供电能力的体现,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社会各界对电力企业供电能力的认可度。

当然它也是电力系统从电源建设、发电能力、电网规划建设,直至运行、营销、管理等各方面的质量和水平的综合体现。

供电可靠性一般利用供电可靠率进行数字化考核。

供电可靠率是指在统计时间内,对用户有效供电时间总小时数与统计期间小时数的比值,记做RS-1。

RS-1=(1-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统计期间时间)×100%由公式可以看出,要提高供电可靠率就要尽可能缩短用户平均停电时间,这与社会各方对电力企业的期望也一致。

三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组织措施
(一)企业管理模式优化
1. 推行扁平化企业管理模式。

对原有的集中垂直管理模式进行了调整,对营销、配电业务进行优化整合,形成服务重心前移、面向客户、反应迅速、“配营合一”的供电分局组织结构,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提高故障响应速度。

2. 可靠性指标考核
所有影响可靠率的工作,都要进行可靠性指标考核。

通过将全局可靠性指标转换成停电时户数,然后逆向分解分配到相关职能部门,层层落实,引导员工逐步树立“惜时如金”的观念,做到年度目标的微观控制。

3. 探索需求侧管理方法
针对近年电力供应紧张形势,积极探索需求侧管理方法,运用负控系统等技术手段,深化、细化错峰用电工作,减少限电拉路,最大限度地保障广大电力用户的生活、生产用电。

(二)以完善停电计划、施工方案、停送电方案为核心强化管理力度,减少客户无效停电时间
1. 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

加强对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对基础资料的完善有助于准确统计出供电可靠率,从而找出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原因而及时进行改善。

2. 加强停电计划管理,推行“预先计划,统筹安排”的工作方法,严格按照工程建设和生产检修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安排停电,减少重复停电,缩短停电时间。

压缩停电区域。

一是通过对影响供电可靠率的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分解指标和制定相应的滚动计划,从而实现对供电可靠性的超前控制。

二是供电企业的供电可靠性指标的完成应当采取定额与目标管理措施,以供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的指标与相应的试验、检修工作的停电时间定额为前提,将供电企业的每个月的供电可靠性指标进行定期的统计分析。

最后,以分析得到的供电可靠性指标为指导对下个月的供电具体操作计划进行相应的预先控制。

3. 加强施工方案的管理,做到任何施工均有方案并进行最大优化。

对所有涉及系统接入工作均要求编制《停电施工方案》。

为了优化方案,尽量缩短停电时间,可靠性管理部门与输、变、配、调等部门联合审查《停电施工方案》, 考虑采取带电作业、搭接跨越架、解引流、临时负荷转移等措施来缩短停电范围和停电时间,最大限度缩短施工和检修工期。

4. 力争做到任何停送电操作均有方案。

对于基建、技改项目的送电(充电)操作方案,项目主管部门和调度部门要深入现场,特别是要深入配网现场,指导施工单位编写,在完成主设备的充电后优先考虑恢复客户的送电,然后再考虑核相、环网等相关操作。

精细化操作方案,提高操作效率。

(三)以服务客户为中心提高员工可靠率意识
1. 加强员工的业务能力培训和职业素养的同步教育。

一是以挖掘潜力为重点,提高员工素质为目标,开展大规模、系统性、针对性、差别化培训,建立培训、评价、考核、使用、待遇和职业发展一体化机制。

二是通过开展“做责任员工,创品牌班组”的班组建设活动,实实在在开展一系列的基础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基本技能水平和操作水平。

同时,也通过班组建设活动,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增强对工作的责任心和完成任务的责任感。

三是加强青年人才的培养,举办青年骨干培训班,将青年骨干按照管理型、技术技能型两大类型进行有针对性培训,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 加强对检修班组、运行班组员工的优质服务意识培养。

在全局范围内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优质服务意识在生产班组与营销班组同步培养。

各部门间要树立相互为对方优质服务的意识,在停电、送电管理各个环节中密切配合,最大限度缩短停电时间。

(四)开展消除外部故障因素的行动
1. 降低用户设备故障率
针对用户设备故障率较高的情况,对新接入用户设备的产品功能设计、结构、性能等作出了要求,规范了用户设备的入网标准。

同时针对用户侧故障多发故障类别和区域进行专项检查整治,完善客户端设备缺陷监督管理流程和缺陷定级标准,督促用户做好设备维护和缺陷整改。

2. 加大宣传力度,保护电力设施
电力设施的损害会加大停电的几率,保护输电线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挑战性,供电企业应当充分争取与市政府、公安局、电台、电视台等部门通力合作,对群众进行大力度的宣传,进而使得社会各界共同维护电力设施,最终消除安全隐患而长期有效地保护电力设施,减少停电事故的发生。

3. 积极探索新方法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犯罪
电业局要依法对其中部分涉及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的人提起财产损害的民事赔偿诉讼,并对不执行已生效的民事判决的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此举可以从根本上有效地遏制这类犯罪势头。

四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一)主配网供电网络建设,为提高供电可靠率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1. 电网建设前期工作
首先要重视电网规划,全力加强电网规划研究力度,与市规划局共同开展电网专项规划,将城市规划范围内多座变电站的站址和线路走廊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中予以预留预控,超前开展城市分区电力管线专项规划,将城市发展的终期管道需求纳入到规划道路中一并实施。

其次要从根本转变电网发展观念和工作方法,拓宽电网建设思路,创新电网规划建设工作机制,与政府各部门建立畅通的沟通、协调和合作机制,与规划管理部门联合开展电网规划,保障了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紧密结合。

2. 主网建设的实施
主网重点加强220 千伏双环网网架的构建,实现以500kV变电站为全市电源中心,110kV电网以220kV变电站为区域性电源中心分布,采用划分供电范围分片供电,各供电片区正常方式下相对独立,但在事故情况下具备负荷转移能力的模式。

在负荷集中的工业区或主城区采取110kV“双T”典型接线方式。

所有110kV 变电站均满足两路进线由220kV变电站不同主变引接的“双电源”供电要求。

3. 配网建设的实施
城区配网在着重解决局部供电紧张问题的同时全面提高配电网的环网率和负荷互倒能力,理清配电网结构,并加快对配电网故障率高、运行不稳定的老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提高主要设备的装备水平。

完全解决网架薄弱、网络接线复杂问题,真正实现城区变电站10kV 线路环网双电源形式,供电可靠性将得到显著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