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可靠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摘要:供电企业供电可靠性管理面临的挑战表现在很多方面:城市化发展迅速,用电负荷急剧上升,电网规划进程赶不上负荷增长速度;乡镇分布散落,部
分村落地处山区,地形条件较为复杂等因素加剧了供电企业供电可靠性的管理难度;配网结构单一,故障停电概率高,现代电力系统的脆弱等因素影响了电网安
全稳定运行。
因此,在新时期供电企业必须正视这些挑战,以供电可靠性提升为
先导,以时户数预算式管理为主线,以供电服务指挥系统为保障,以配网专业管
理为抓手,逐步提高供电企业的供电可靠性管理水平。
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可靠
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配电网;可靠性;运维;智能化;
引言
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是中国开始建设现代全面社会主义国家新进程的第一个五
年规划期。
这是充分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深化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关键时期。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充分满足人民的福利、能源需求,要求电网企业为经
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继续提高供电可靠性水平。
本文分析了
全国供电企业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现状,总结了近年来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高的有
效性,分析了供电可靠性管理的现状和挑战。
1、电网企业供电可靠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企业配电网可靠性是指在规划、安装、运行和维护配电网等方面进行的管理。
目前,中国电网企业在管理电源可靠性方面仍存在以下缺点和问题。
1.1配电网线路及设备存在问题
目前,中国许多电网企业在配电网线路和设备上存在着一些具体问题,如一
些地区配电线路不合理、设置多、供电设备陈旧等。
此外,配电网经常会遇到一
些外部故障。
与此同时,一些电网企业未对其线路和设备进行及时的运行和维护,
导致线路频繁故障、频繁中断和停电,影响了供电可靠性。
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
些缺陷,将影响供配电的可靠性。
1.2电网故障抢修花费的时间较长
一些企业的配电网故障率很高,企业经常需要进行紧急维修。
但是,一些电
网企业应急维修效率低,维修需要很长时间。
经常有不能按时到达维修现场或没
有做好维修工作充分准备的现象。
此外,还有的技术人员服务水平较低,这一系
列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电网设备的维修速度,不可能及时向居民保证可靠的供电。
2、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升成效
2.1制定年度工作方案,明确年度任务目标
根据上级下达的年度工作目标,细化方案、分解指标,明确全年供电可靠性
工作目标,建立运维部牵头、各部门协同、各单位推进的供电可靠性工作梯队,
实现供电可靠性指标渗透各项业务,人人都是供电可靠性专责。
2.2分解年度目标,建立预算管控机制
(1)根据下达的年度可靠性指标,明确年度停电时户数预算,并结合实际
情况,将指标分解到各基层单位。
各基层单位根据全年停电时户数额度,再层层
分解、逐级落实,细化到月、到部门,实现停电时户数量化管理。
(2)建立停
电时户数源头管控机制。
组织带电作业班充分发挥施工停电管控和不停电作业考
核主体作用,全程参与各类配网工程项目设计方案编制及审查。
流程方面,审核
由立项部门发起,提出初步施工方案和预估停电影响,经带电作业班审核勘察后
确认不停电作业施工方案及停电影响,再由设计单位开展项目设计和概预算编制。
所有类型的配网改造项目,可研方案中均增设不停电作业资金列支、施工方案和
预估停电影响。
审核方面,根据停电影响范围,审核单需专人签字确认,并向公
司运维部报备,建立预安排停电管控第一道防线。
(3)建立停电时户数计划管
收控机制。
定期收集停电时户预测,确保预测准确。
作业方式不满足“能带不停”
或实施必要性不充分的,原则上不得安排实施,待方案整改后另外安排实施,建
立预安排停电管控的第二道防线。
2.3全面提升调度运行管理
一是要继续掌握全面控制停电,严格按规定执行,加强停电情况下的住户数
量审批制度,确保停电情况下的住户数量;二是对大规模停电差异进行统计,
并将其纳入每月的绩效评估;三是规范配电网无停电状态下的作业审批流程,进
一步加强无法加载的停电审批;四是制定10kV线路方案,做好控制电源负载切
换工作,处理峰值电力故障,深入挖掘每次停机所需的潜力;五是推进清理工作;六是大力推进带电作业,对中心进行集中管理,优化分散部署人员的资源配置。
2.4供电可靠性管理内容
在供电企业的实际发展中,电力的可靠性内容比较广泛。
其中包括供电企业
的人员配置、设备采购、设备维修和设计规划,这些都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产生
了重大影响。
电力可靠性管理主要是供电企业的宏观经济综合管理。
因此,为了
改进对电力可靠性的管理,供电企业必须继续加强对整个电网的管理,并努力获
取数据各个方面的信息。
并妥善管理供电企业,充分利用供电企业内所有部门的
职能,加强部门间合作,只有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才能提高电力可靠性管理水平。
2.5提升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充分确保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在电力建设项目的发展中,要加强电力项目的
现场调查,妥善管理现场检查。
并结合实际调查结果,合理规划其设计,充分保
障电力工程建设设计的合理性,这也是当前电力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因此,为了提高供电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供电可靠性,需要不断加强对电力工程的
全面管理,严格管理建筑工程的业务。
只有通过确保其计划的效率和可靠性,才
能做到这一点;只有电力设备质量得到保证,才能有效地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如
果在设备选项中,选择的电源设备质量不符合适用的标准,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设
备无法正常运行,断电频率增加,维修次数增加,从而大大降低了电源设备的可
靠性。
因此,加强电力设备的质量管理,在提高电力可靠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束语
电源可靠性管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改进的系统工作。
提高可靠性的很制因素包括是网络、设备、自动化和管理。
从长远来看,电网网架结构、设备质量和自动化水平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物质基础,有必要通过对电网建设的持续投资,建设健全合理的标准化网架结构,充分合理应用设备。
从短期来看,考虑到现有配电网的基础和设备水平,改进可靠性控制是最有效和成本最低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19年社会责任报告[R].北京: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0.
[2]韩晓平.对于“十四五”电力规划的若干思考[J].中国供电企业管理,2020(13):32-35.
[3]韩新阳.关于我国“十四五”农村电力发展的几点认识[J].农电管理,2020(7):12-16.
[4]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19年供电可靠性指标分析报告[R].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0.
[5]肖勇,陆文升,李云涛,等.城市配电网发展形态指标体系及其评估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1:62-71.
作者简介:李书,女,1984年10月出生,重庆铜梁人(籍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