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的毕业论文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的毕业论文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的毕业论文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改革开放至今,随着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国际贸易的地位日益增强,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现状,之后从我国较低的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出口农产品竞争力弱、农产品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差、贸易壁垒这四方面陈述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积极推广农业产业化,加大农产品贸易信息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完善法律体系,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支持,提高农产品企业贸易竞争力、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实施全程安全质量管理,早日与国际同歩等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贸易;贸易壁垒目录1前言 1 2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1 2.1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 1 2.2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 12.3农产品出口贸易区域分布 23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 3 3.1较低的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制约农产品出口 3 3.2出口农产品竞争力弱 3 3.2.1出口农产品比较优势下滑3 3.2.2农产品出口加工程度低,缺乏品牌优势4 3.3农产品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差4 3.3.1农产品企业融资难4 3.3.2农产品企业规模小5 3.4贸易壁垒越来越高,农产品出口难度大5 3.4.1关税壁垒和农业补贴 5 3.4.2绿色壁垒6 3.4.3技术壁垒 6 3.4.4反倾销的滥用 6 4推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7 4. 1积极推广农业产业化,加大农产品贸易信息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74. 2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7 4. 3完善法律体系,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支持,提高农产品企业贸易竞争力7 4. 4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实施全程安全质量管理,早日与国际同歩85结论8参考文献10 致谢111前言中国加入WTO以来,许多业内人士认为,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农业,当然我们不容置否,由于其他国家的地方保护政策,我国农产品面临着新的挑战,如技术壁垒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与此同时也给我国带来的新的机遇,我国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根据我国农产品的现状,分析出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改善对外贸易的政策,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是当务之急,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我国农业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的未来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但是我国农产品占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比重却很少,因此发展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是我们加入WTO后的重要课题之一。

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并不是单纯地发展了农业生产就可以达到的。

贸易涉及到方方面面,要有一个总体上的方向,并兼顾和贸易有关的方面。

因此,有一个正确清晰的思路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2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2.1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改革开放至今,随着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国际贸易的地位日益增强,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自入世后,我国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进出口总值每年都跨越一个百亿美元阶梯。

展示了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前景是客观的,潜力很大。

我国虽是农业大国,并且许多的大宗农产品的产量均居于世界第一位,但在国际市场上我们至今仍然不是农业强国。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出口额出现下降,为395.9亿美元,比2008年减少9.1亿美元,下降了2.25%。

2010年以后农产品出口额又呈现增长趋势,从2010年的494.1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625亿美元。

但是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由2001年的6.04%降至2012年的3.06%。

2013年1月到12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1866.9亿美元,同比增6.2%。

其中,出口678.3亿美元,同比增7.2%;进口1188.7亿美元,同比增5.7%;贸易逆差510.4亿美元,同比增3.7%。

农产品贸易实现了持续快速和全面发展。

但是随着入世和经济全球化,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在巨大的机遇面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绿色壁垒以及非关税政策,对出口农产品的对外贸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我国出口的农产品以水海产品、食用蔬菜、水产品、水果、畜类产品、禽类产品、活动物、谷物和食用油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

2013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如下:谷物共进口1458.5万吨,同比增4.3%,进口额51.0亿美元,同比增6.6%。

出口100.1万吨,同比减1.5%;出口额7.0亿美元,同比增10.6%;净进口1358.4万吨,增4.8%。

其中小麦进口553.5万吨,同比增49.6%;出口27.8万吨,同比减2.6%;玉米进口326.6万吨,同比减37.3%。

出口7.8万吨,同比减69.8%;稻谷和大米进口227.1万吨,同比减4.1%。

出口47.8万吨,同比增71.4%;大麦进口233.5万吨,同比减7.6%。

棉花进口450.0万吨,同比减16.9%;进口额87.2亿美元,同比减27.3%。

棉纱进口209.9万吨,同比增37.5%。

食糖进口454.6万吨,同比增21.3%;进口额20.7亿美元,同比减7.8%。

食用油籽进口6783.5万吨,同比增8.9%,进口额414.0亿美元,同比增9.7%;出口87.0万吨,同比减13.6%,出口额15.7亿美元,同比减7.8%;贸易逆差398.3亿美元,同比增10.5%。

其中,大豆进口6337.5万吨,同比增8.5%;油菜籽进口366.2万吨,同比增25.0%。

食用植物油进口922.1万吨,同比减3.9%,进口额89.4亿美元,同比减17.2%;贸易逆差87.5亿美元,同比减17.6%。

其中,棕榈油进口597.9万吨,同比减5.7%;豆油进口115.8万吨,同比减36.6%;菜油进口152.7万吨,同比增29.9%。

饼粕进口89.8万吨,同比减14.2%,进口额2.0亿美元,同比减21.0%;出口137.0万吨,同比减10.7%,出口额7.2亿美元,同比减6.2%。

进口玉米酒糟蛋白(DDGs)400.2万吨,同比增68.0%,进口额14.1亿美元,同比增81.5%。

蔬菜出口额115.8亿美元,同比增16.2%;贸易顺差111.6亿美元,同比增16.8%。

水果出口额63.2亿美元,同比增2.3%;进口额41.6亿美元,同比增10.5%;贸易顺差21.6亿美元,同比减10.5%。

畜产品进口额195.1亿美元,同比增30.9%;出口额65.2亿美元,同比增1.3%;贸易逆差129.9亿美元,同比增53.4%。

牛肉进口29.4万吨,同比增379.3%;羊肉进口25.9万吨,同比增108.8%;猪肉进口58.4万吨,同比增11.7%;奶粉进口86.4万吨,同比增49.3%。

水产品出口额202.6亿美元,同比增6.7%;进口额86.4亿美元,同比增8.0%;贸易顺差116.2亿美元,同比增5.8%。

2.3农产品出口贸易区域分布20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为488.8亿美元,同比增长24.7%,为近十年同期最高值。

中国十大出口目的国或地区依次是:日本、美国、中国香港、韩国、印尼、德国、马来西亚、俄罗斯、越南和泰国。

2010年,我国农产品对亚洲地区出口292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59.8%,位居各大洲之首;对南美洲地区出口增速最快超过50%。

日本是中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去向地。

2002—2010年,中国对日本出口农产品年平均增长率只有5.4%,低于中国对全球农产品出口年均增速6.3个百分点。

加入WTO以前,中国香港一直是内地农产品第二大出口去向地,但其在中国农产品总出口额所占比重快速下降。

2010年在中国农产品总出口额所占比重下降到8.7%,韩国2010年在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所占比重却上升到7.2%。

中国对美国出口农产品一直在增长,其在中国农产品总出口额所占比重上升到2010年的11.8%,仅次于日本。

3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3.1较低的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制约农产品出口我国农产品组织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

众多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能力弱,信息渠道不畅,诚信意识、质量意识不高。

农产品出口仍处于数量性扩张为主,无论是农户还是加工出口企业,还没有真正树立质量和品牌意识,没有实现“以质取胜”。

粮食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大宗农产品,而价值比较高的农产品如蔬菜、鲜花、水果等出口数量有限,这种低级农产品为主的出口结构不符合世界农产品贸易发展的趋势。

与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相对应的是农产品的出口市场单一化。

我国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日、韩等亚洲国家和地区。

3.2出口农产品竞争力弱虽然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但贸易逆差日趋扩大,农产品出口额在总出口中比重略有下降,进口比重却不断上升,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竞争力显现下降趋势。

我国政府和企业要共同努力,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提高农产品对外贸易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3.2.1出口农产品比较优势下滑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显示,2007年世界农产品进出口额分别占当年世界总进出口额的6.3%和6.4%,而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分别占当年我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的4.29%和3.03%,我国农产品贸易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另外,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占货物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6年的3.24%下降到3.13%,而进口总额占货物进口总额的比重由2006年的4.05%上升到5.20%,说明我国农产品贸易条不断恶化,对外贸易竞争力在不断下降。

3.2.2农产品出口加工程度低,缺乏品牌优势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加工程度都比较低,我国的畜产品用于加工的肉、蛋产品占全国总产量的3%-4%和1%左右,但发达国家达到30%-40%,有的甚至达到70%。

我国主要农产品与国外农产品的质量差距参差不齐。

品牌可以带来的效应是贸易中不可忽视的必争利益。

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上没有知名品牌,这使得我国的一些优质的产品无法在交易中获得最优的价格。

3.3农产品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差从企业角度来看,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缺乏国际营销理念和国际营销经验,缺乏对国际贸易规则的深入研究,不善于运用合法手段保护自身的利益,抗风险能力差。

具体表现是多数国内企业在遭到进口国反倾销投诉时放弃应诉权力拱手让出苦心经营的市场造成巨大的利益损害,中国企业不应诉或应诉不力给国外同行造成可乘之机。

因此针对中国农产品的反倾销案件呈不断增加的态势。

3.3.1农产品企业融资难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开展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比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比较晚,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数量众多,约占到我国企业数量的99%,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出口创汇占68%,是我国外贸领域的一只重要的力量,然而却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存在着国际贸易融资创新难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