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的作文200字学书法的作文450字(大全二十八篇)幼儿园中班,家里新添了一支兼毫的毛笔。
照着田英章楷书字贴,我开始一笔一划临摹起来。
右手一把抓起毛笔,紧紧攥在手中,重重地按下了笔尖,准备画出大书法家般的柔美线条。
可结果却出人意料。
墨水,这黑色的小精灵,从笔肚子里流淌出来,溢入薄薄的纸张中。
看见白白的宣纸被黑黑的墨汁涨透了,顿时全身颤了一下,随即竖得高高的毛笔躺倒了下来,笔尖划出了白纸,洁白的毛毡上顿时沾上了墨迹。
我急忙用力捏紧笔杆,以防它滚遍桌子的“大江南北”。
猛然间统观全局,简直如一条双尾腹蛇,朝我吐着蛇芯子,似乎在嘲笑我。
对比字帖,就更不堪入目了。
外婆见我发起了小脾气,用她那双有力的大手紧握住我的小手,一笔一划地共同书写着。
我顺从着,渐渐地感受到了用笔的力度的变化。
外婆一遍一遍地教着,我茅塞顿开,逐渐能从“一”写到了“十”。
幼儿园大班,每天放学回家都有写四十个毛笔字的任务。
这常常写得我腰酸背疼。
尤有一日,外婆得知我会写“红军”二字时,便让我反复写,写不好再写。
一开始,我浑身是劲,笔画强劲有力,可太一板一眼了,端正地失去了风格。
后来,字越写越轻飘,轻得都快要飞上了天,没了骨架。
眼见快要完成任务了,最后几个字“鬼画符”一般潦草收笔。
正要离座,“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一行醒目的大字映入眼帘。
是啊!我不能半途而废。
我抬起头,对照着帖子慢悠悠而有力地写下每一笔。
哪里要提笔,哪里要按顿,哪里要轻轻拂过,哪里要粗而不渗,都一一参照书法大师的杰作,一处一处慢慢地改进。
望着自己的“得意”之作,我开心地把刚才艰辛和不易立马抛到了九霄云外……一年级,我已经可以在白宣纸上像模像样地书写古诗了。
二年级,我的书法可以在学校的艺术节展出了。
三年级……七年了,我还一直坚持着。
其间的苦让我学会了坚持,其间的乐坚定了我的执着。
书法,更像一贴良药,虽苦尤乐!我学书法已经有两年多了,现在写得一手很棒的毛笔字。
你想知道我是怎么样练的出来的吗?在这其中有许许多多的苦与乐。
暑假的一天晚上,我和爸爸正在看电视,我用遥控器换频道的时候,正好看到电视里有一位大哥哥正在写毛笔字,我目不转睛地盯着。
爸爸见我看得出了神,说:“怎么啦?你很想学?”我听了爸爸的话,一个劲儿的点头。
于是,第二天早上,我和爸爸一起去报名书法培训班。
第一天来到书法班,开始了试学,老师教会了我书法最基本的笔画。
“只要你能把这些笔画能熟读、熟记、会写,以后写字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听了老师的话,我立马打起了精神,认真起来。
一笔一画都认认真真地写,绝不马虎。
老师对爸爸说:“你这孩子很有潜力,让她留下来和我一起学吧!明天正式上课。
”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开心。
终于到了上课的日子,我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学校。
老师笑着说:“来到就马上开始上课吧!试着写一下吧!”我连毛笔都不会拿,怎么会写呢?就像拿蜡笔似的抓起了毛笔。
老师慢慢地纠正了我的握笔姿势,一步一步地教我。
慢慢让我写出了第一个笔画,左尖短横,我写出了一个又一个周围长满了“草”的左尖短横。
灰心丧气的我有一点儿不想学了,被路过的老师看到了,说:“别丢去了信心,俗话不是说“万事开头难吗?”过了这关,以后就简单咯!”听了老师的话,我信心倍增,鼓起了勇气,继续写了下去。
过了一段时间,在书法班里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一个月过去了,我不耽没耽误学习,书法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慢慢地,我开始觉得练书法有一些乏味了,不感兴趣了,在练习的时候,老是走神。
幸亏老师发现的及时,说:“学其中一种艺术都是要付出时间与代价的,而不是让它顺其自然,而是舍得练,下苦功夫。
你明白了吗?”我一脸迷惑地说:“可我觉得越来越乏味了,比不了刚开始那一股拼劲儿和新鲜感。
”老师笑着说:“过了一段时间就好了,你刚开始学不久,别着急。
”听了老师的这番话,过了一段时间似乎我又找回了当初的那一股劲儿。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其中一次比赛中,我的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这就是我学书法的苦与乐,也让我懂得了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我一定会继续把这门艺术学下去。
小时候,爸爸教我学写毛笔字,希望我能做一个举止文雅的文静的小姑娘。
但是小时候的我是个急性子,做什么事根本没有耐心,就连写20道算术题,顶多些5道就跑出去玩了,更别说让我安静写字了。
果真不假,刚练几天,我就觉得这太枯燥无聊了,一点意思也没有。
所以,写的时候总是三心二意,总想着和别的小朋友玩儿。
于是我便找个理由糊弄老爸,然后自己偷偷溜出去玩。
“强扭的瓜不甜。
”总于有一天,爸爸好像发觉我对这没兴趣,就不再强求我写了。
真正对书法的喜爱,其实源于我的表姐。
一次偶然的机会去表姐家玩,我看到表姐正专心致志地写着毛笔字,我凑在旁边看热闹,看到姐姐专注地临帖的神情,那优雅的风姿,一行行行云流水般的字迹便出现在我的眼前,这时,我那沉寂已久的心又火热起来,缠着姐姐教我练字。
“学习书法,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
”姐姐放下手中的笔,为我讲了起来,“只有坚持不懈,静下心来,才能学有所得。
”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接着,姐姐还给我讲起了“书圣”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
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
在表姐那里,我还知道了“入木三分”“屋漏痕”“锥画沙”等许多书法知识和故事,也欣赏了众多的名碑名贴。
我不禁被那一个个结构精巧的方块字给吸引了,渐渐地便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那以后便一有时间就练习。
自从我学了毛笔字,我已经改掉了许多坏毛病,变得更加细心,有耐心了!学过书法的人,是要暗自庆幸的。
我向来不懂得那些写不好字的人的感受,只是听到他们时常抱怨:“写字好难!”只记得我十一岁那年,学了软笔近一年,钢笔字却退步很快,那缘起我的心态。
那时候羡慕写字环绕跌宕的人,以为那种“鬼画符似的绕绕字”就是美,就是书法了。
不得不说,凌乱美是有的,但如没了章法,别人辨识不清,总以为你是马虎的人。
后来得及时扶正,字迹又工整起来,可爱如初了。
我临《九成宫》,大抵练了五年。
第一年写字时手抖得厉害,墨色不能把控,常常是“深深浅浅”,好似水墨图,这不符合欧体的风格。
次年便有好转,字态逐渐成熟,方为雏形。
小学三四年的底子是很牢固的,即使长久不练,一提笔一蘸墨,心神便会合一,入了境,不再出来,直到收笔,才长吁一口气。
如今的我的欧体进步很多,值得赞扬,但有很大不足,如老师所述:笔画太飘浮,不沉稳。
或许是我的性子作怪,太急了,这应当改变,正如杨绛先生提出的“修身”一说,“受锻炼的灵魂”。
书法的初生儿,谁都是块野玉,但当你的野性在形色的字体中展露时,那突兀的一笔一画便是你受锻炼的灵魂的所在。
我是能真切地感受到的。
书法使人静,但亦能动若脱兔,这是灵气,它们全隐含在或狂或娇、或喜或悲的作品中。
《曹全碑》我也是临摹过的,但那太娇柔,不投缘,便搁浅。
记得去年炎夏,我疯抄写古诗,手持毫如星点的小白云,在仿古的蓝皮书黄草纸上写下了几十篇长诗。
临摹《长恨歌》时,一坐便是一下午,两脚麻透了却不敢动弹。
或是酷暑难耐,心不静,而总寻不得手感。
书法同写作一般,要的就是坐得起冷板凳的人,要的就是“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人。
近来两腿酸软而无病痛,我便怀疑到写字和写作上来了。
谁教我热爱这颇淘神费力的两桩事呢!总归,心是静的,写字的益处不必多言,从前字拙的我与字秀的我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写作也是写字,不分家的。
于是每每当我写作时,便不由自主地把流泻下的思想与情愫化成悦目的字来了。
好字叫人悦意看。
陋文自要补苴罅漏,而字也如此。
人一辈子是离不开一支笔、一手字的。
每当我“锻炼灵魂”,所有的门就是开的,我的心便回来了。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好。
有人喜欢绘画,有人喜欢唱歌,有人喜欢跳舞,可我却与他们不同,在这些门艺术当中,只对书法情有独钟。
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晚上写家庭作业,爷爷见了我写的作业,就说:“写的这是啥啊?这么那看,撇不像撇,点不像点。
要不我明天送你去学书法吧。
”我一听“书法”这个词眼睛一亮,心想:书法一定很有意思。
我爽快的答应了爷爷:“好啊,我明天就去。
”第一天,我来到教书法很有名气的王老师家,看到那里的学哥学姐们的书法作品都很出色,我也下定决心:我要好好学习书法。
老师先教我们拿笔的方式:“用大拇指和食指夹着笔,中指在下面垫着一点儿,这样是正确的。
但是要注意不能把大拇指放在食指上面,这样是不对的”。
每天放学后都去王老师家写几行“点,横,竖,撇,捺”,刚开始学嘛!就没直接写字。
老师怕我们掌握不好每个字怎样写,每个笔画老师都会在前面写上一个字头,如果我们写的不像,就在老师写好的上面描,直到描到到达老师的要求为止。
学了几个月后,我就对书法产生了厌烦感,因为学书法占据了我所有玩的时间,于是我就下定决心:不要再学书法了。
我就和爷爷商量:“爷爷,我可不可以不去学书法了?别人都可以玩,而我却不可以。
”爷爷摸摸我的头,说:“岚岚,这是你自己的爱好,你学到了,可是他们没学到,你不就比别人高一等吗?好好想想吧。
”我又想了想,终于想通了:我这么喜欢书法,我才不敢落在别人后面呢!从那以后,我更加努力学习书法。
上四年级了,我参加了学校举行的书法比赛,可惜我只得了第二名。
从那以后,我每天坚持练字,描字帖,并从中体验快乐。
在学书法的道路上我明白了做什么事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到最后,成功就属于你。
那天,语文老师把我领进书法老师的办公室。
一进门,我便闻到了浓浓的墨香味,案台上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老师看着我不解的表情微笑着对我说:“那就是文房四宝!”啊!原来那就是书中所说的“文房四宝”,真是太神奇了,墙上挂着的书法作品就是用它们创作出来的呀!就是这样一个墨香浓郁的办公室把我引入了书法的大门,我开始跟着老师学书法了,我开心得跟小鸟一样!第一节课下来,就让我彻底对自己产生了质疑:我是不是适合练书法?书法是不是适合我?我的小脑袋瓜里的问号让我更加急躁。
因为老师单单教我执笔就花了有半个钟头的时间,不行再来,不够标准再来,一遍又一遍,弄得我的手酸痛不已,接下来的半节课就是写“点”了,一个简单的笔画却让我丢掉了所有的信心,要嘛起笔太轻了,要嘛收笔太用力,一个“点”不是像个小蝌蚪就是像个大大的“逗号”,两张纸下来,真是惨不忍睹呀!我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在椅子上,心里想:这书法还真的是枯燥无味呀,我这么好动的人怎么能坚持下来呢?我还是放弃吧!“老师,我不想学了,这练书法太难了吧!”我嗫嗫嚅嚅地对老师说,打退堂鼓的我害羞得不敢直视老师的眼睛。
老师听了我的话,没有批评我,只是微微一笑说:“这很正常呀,你觉得枯燥无聊是对的,没有一门技艺不是经过艰苦的磨练而达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