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解剖学实验指导

系统解剖学实验指导

系统解剖学实验指导实验一、骨学总论、躯干骨、颅骨一、目的要求:掌握骨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掌握躯干骨的组成和功能,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

掌握肋骨的一般形态,结构。

掌握胸骨的基本形态结构,胸骨角的特征和意义。

掌握躯干骨的骨性标志。

掌握颅的组成和功能。

掌握颅底内、外面观和颅的前面、侧面和上面观的结构。

掌握骨性鼻腔的位置、形态和重要结构;骨性鼻旁窦的位置。

熟悉脑颅、面颅诸骨的名称、位置。

二、标本:全身骨架标本、一般颈椎、寰椎、枢椎、胸椎、腰椎、骶骨、肋骨、胸骨标本。

分离的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完整的全颅骨标本;经颅腔的水平切面标本;颅正中矢状切面标本。

三、标本观察:1、选择胸骨进行观察,描述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

2、观察颈椎、胸椎、腰椎,识别其形态特点。

3、观察骶骨、肋骨和胸骨,识别其主要结构。

4、在活体上确认以下骨性标志:第7颈椎棘突、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弓等。

5、在整颅标本、颅的水平切标本上观察颅的分部及各颅骨的位置。

6、在整颅标本、颅的水平切标本上确认颅各面的主要形态和结构。

7、在下颌骨标本上确认下颌骨的形态和结构。

8、观察新生儿颅标本,确认其形态特点。

9、活体触摸,确认枕外隆突、乳突、颧弓、下颌角等重要骨性标志。

实验二、上肢骨、下肢骨一、目的要求:掌握肱骨、前臂骨的形态、位置和主要结构。

掌握腕骨的排列顺序。

掌握上肢骨的骨性标志。

掌握髋骨的位置、形态和各部的主要结构。

掌握股骨的位置、形成和结构。

掌握髌骨的位置,小腿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掌握各跗骨的位置关系。

掌握下肢骨的骨性标志。

二、标本:全身骨架标本、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手骨标本。

全身骨架标本、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标本。

三、标本观察:1、在人体骨架标本上,辨认上肢各骨,观察其位置及毗邻。

2、观察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识别其形态及主要结构。

3、活体确认锁骨、肩峰、肩胛冈、肩胛骨下角、肱骨内、外上髁、桡骨与尺骨茎突等骨性标志。

4、在人体骨架标本上,辨认下肢各骨,观察其位置及毗邻。

5、观察髋骨、股骨、胫骨、腓骨,识别其形态及主要结构。

6、活体确认以下骨性标志:髂嵴、髂前上棘、坐骨结节、大转子、胫骨粗隆、跟骨结节和内、外踝等。

实验三关节学一、目的要求:掌握骨连结的分类,种类和名称。

掌握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及辅助结构。

掌握脊柱与胸廓的组成及其形态特征。

了解颞下颌关节、颅与脊柱间的连接。

掌握六大关节(肩、肘、腕、髋、膝和踝关节)的形态、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

掌握骨盆的组成与正常方位、分部,功能与性别差异。

二、标本:人体骨架标本;四肢骨标本;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距小腿关节、骨盆标本或模型。

三、标本观察:1、观察椎骨的连结标本,识别椎间盘的位置、结构和各韧带、关节的位置、形态。

2、在脊柱标本上识别脊柱生理性弯曲的位置和方向。

3、在人体骨架标本上,观察胸廓的组成、形态及肋的连结。

4、取颞下颌关节标本,观察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和结构。

5、肩关节:在纵切开关节囊前或后壁的肩关节标本上观察:二骨关节面的大小和形状,关节囊的结构特点,关节囊的簿弱部位,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6、肘关节:在横行切开关节囊的肘关节标本和肘关节矢状切面标本上观察:肘关节由肱桡关节、肱尺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共同包被在一个关节囊内组成,辨认桡骨环状韧带的形态和位置及其与桡骨头的关系。

观察关节囊的特点。

7、桡腕关节:取桡腕关节的额状切开标本,观察它的组成和特点。

8、骨盆:在骨盆标本或模型上观察(1)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辨认骶髂关节的组成、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观察坐骨大孔和坐骨小孔的围成以及耻骨联合的位置。

(2)骨盆:观察骨盆的组成、大小骨盆的分界及耻骨弓的构成。

9、髋关节:取关节囊环行切开的髋关节标本观察髋关节的组成、两骨关节面的形态与大小、关节囊包被股骨颈的程度及髂股韧带的位置。

10膝关节:取关节囊前壁切开,后壁横行切开的膝关节标本观察:膝关节的组成;前、后交叉韧带的位置;内外侧半月板的形态和位置;髌上囊的位置及其与关节腔的关系;髌韧带的位置。

11、距小腿关节:在距小腿关节的标本上,观察距小腿关节的组成及关节囊周壁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别。

实习四肌学一、目的要求:掌握肌的形态、起止、作用、命名原则和肌的辅助结构。

全身肌的配布。

了解肌的命名原则和肌的辅助结构(筋膜、滑膜囊、腱鞘和籽骨等结构的特点与分布情况和作用)及肌的血管供应特征和神经对肌运动的调控模式。

掌握四肢各肌群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躯干各主要骨骼肌的位置、形态和主要功能。

掌握膈的位置、形态、功能和其上三个裂孔的位置及穿行结构。

三、标本:全身肌标本;上肢肌标本;下肢肌标本;全身肌模型三、标本观察:1、进行全身肌标本示教,观察头颈肌和躯干肌的分部、分群,确认胸锁乳突肌、胸大肌、前锯肌、膈、背阔肌、斜方肌、竖脊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的位置、起止和功能。

2、观察上、下肢肌标本,确认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臀大肌、梨状肌、股四头肌、缝匠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判断其功能。

3、在活体上进行观察,确认胸锁乳突肌、胸大肌、咬肌、背阔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臀大肌、小腿三头肌等重要肌性标志。

实验五、中枢神经一、目的要求:掌握脊髓的位置和外形结构。

掌握脊髓的内部主要结构。

掌握脑的位置、分部、脑干的组成和位置。

掌握脑干、小脑、间脑和大脑半球的外形结构。

掌握脑的内部各主要结构、基底核的名称、位置、各脑室名称、位置,内囊的位置和分部。

掌握脑、脊髓被膜的分层和硬膜外隙、蛛网膜下隙的位置。

掌握大脑动脉环的的组成。

二、模型和标本:离体脊髓标本;切除锥管后壁的脊髓标本;脊髓横切面模型;整脑标本或模型;脑正中矢状切面标本或模型;脑干和间脑标本或模型;大脑和小脑水平切面标本或模型;脑干神经核模型或电动脑干模型;基底神经核及背侧丘脑模型;脑室标本;硬脑膜标本;脊髓的被膜标本;脊髓和脑的血管色素灌注标本。

三、标本观察:1、取离体脊髓标本,观察脊髓的形态,识别脊髓的两个膨大和脊髓表面的沟裂,观察脊髓圆锥和马尾的形态。

2、取切除锥管后壁的脊髓标本,观察脊髓的位置,注意上、下端的高度。

寻找和观察终丝。

3、取脊髓横切面模型,观察脊髓的内部结构,辨认中央管及其周围的灰质结构及白质结构。

描述薄束、楔束、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脊髓丘脑侧束和前束在各束中的位置。

4、取整脑标本或模型,确认脑各部的位置。

5、取脑干标本或模型,确认延髓、脑桥、中脑。

观察腹侧面及背侧面的重要结构,指出第三对至第十二对脑神经在脑干的附着部位。

6、在整脑标本和小脑水平切面标本或模型上,观察小脑的位置和外形,识别小脑上、下面、小脑蚓、小脑半球、小脑扁桃体。

7、取脑正中矢状切面标本或模型、脑干模型,识别背侧丘脑、内、外侧膝状体及下丘脑的各结构。

8、取脑正中矢状切面标本或模型,观察大脑半球各面,辨认主要沟回及其所在部位。

9、取基底神经核及背侧丘脑模型,辨认尾状核、豆状核,确认其位置。

10、取脑室标本,观察左、右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确认其位置、形态和交通关系。

11、取脊髓的被膜标本,逐层辨认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确认硬膜外隙的位置及内容。

12、取硬脑膜标本,识别大脑镰、小脑幕,观察硬脑膜窦的位置、形态。

13、在脑的血管色素灌注标本上,确认大脑动脉环的位置、组成。

识别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观察其走行、分支和分布范围。

实验六、脊神经一、目的要求:掌握脊神经的组成、区分。

颈丛的组成、位置及分布情况。

掌握膈神经的组成、行程和分布。

掌握臂丛的位置和组成。

掌握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行程,主要分支及分布。

掌握肌皮神经、腋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的行程、分支、分布。

掌握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壁的行程和节段性分布。

掌握股神经、闭孔神经的行程、主要分支和分布。

掌握阴部神经的行程、分支和分布。

掌握坐骨神经的行程分支和分布。

掌握胫神经的行程分支和分布。

掌握腓总神经的行程分支和分布。

二、标本:颈丛皮支标本、膈神经标本、上肢神经标本。

腰丛和骶丛及主要分支标本(显示腹后壁及盆腔的神经)、下肢神经标本、会阴部神经标本。

三、标本观察:1、颈丛皮支标本:颈丛皮支穿出部位、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左右膈神经。

2、膈神经标本:膈神经的行程。

3、上肢神经标本:上干、中干、下干、外侧束、内侧束、后束、胸长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正中神经返支、指掌侧总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尺神经、尺神经手背支、尺神经浅支、尺神经深支、桡神经、桡神经浅支、桡神经深支、腋神经、胸背神经。

4、腰丛和骶丛及主要分支标本:腰丛、骶丛、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

5、下肢的神经标本:臀上神经、臀下神经、阴部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足底内侧神经、足底外侧神经。

6、会阴部神经标本:阴部神经、肛神经、会阴神经、阴茎背神经。

实验七、脑神经、内脏神经一、目的要求:掌握脑神经的名称、顺序、性质和分布概念。

掌握视神经的行程和分布。

掌握动眼神经纤维成分、行程、分支分布。

掌握滑车神经的行程、分布。

掌握三叉神经的纤维成分,三叉神经节的位置。

三大主支在头面部的感觉分区。

眼神经的主要分支(额神经、鼻睫神经、泪腺神经)及分布。

上颌神经的主要行程及分布。

下颌神经的行程、主要分支(耳颞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颊神经)运动、感觉纤维的分布。

掌握展神经的行程和分布。

掌握面神经的纤维成分、行程、主要分支(鼓索、表情肌支)的分布。

掌握前庭蜗神经的行程和功能性质。

掌握舌咽神经的纤维成分,主干行程及各种纤维成分、分布情况。

掌握迷走神经的纤维成分,主干行程及各种纤维成分、分布情况。

掌握喉上神经的位置和分布。

掌握左、右返神经的行程与分布。

掌握副神经的行程及分布。

掌握舌下神经的分布。

掌握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

掌握交感干的位置、组成、主要的椎前节(腹腔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

掌握颈上节的位置、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掌握颈下节的位置(及星状神经节的组成)和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

掌握内脏大、小神经及其联系、分布概况。

掌握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

掌握动眼神经内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睫状节和节后纤维的分布、功能;面神经、舌咽神经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及节后纤维的概况掌握迷走神经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与分布情况。

掌握盆内脏神经的分布情况。

二、模型和标本:三叉神经分支分布模型、面神经分支分布模型、眶内神经标本、三叉神经分支分布标本、面神经管外分支分布标本、迷走神经分支分布标本、舌咽神经和副神经及舌下神经标本。

交感干标本、颅部副交感神经标本。

三、标本观察:1、眶内神经标本:视神经、动眼神经上支、动眼神经下支、睫状神经节、滑车神经、泪腺神经、鼻睫神经、眶上神经、额神经、滑车上神经、滑车下神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