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
摘要:公路工程施工主要内容就是路基路面压实,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
定科学合理的方案,确保路基路面压实质量,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建设质量。


于此,文中以公路工程为着眼点,分析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要点,提高路基路
面压实施工质量,切实满足公路工程建设需求。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质量
公路工程建设时重要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制定科学合理地方案,制定科学合
适的压实方案,提高公路工程建设那就行与舒适性。

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时要考虑
各方面因素,重视技术交底工作,充分发挥压实设备的作用,改善传统压实施工
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1 公路工程概况
某段市政沥青道路全长723m,整体呈现东西走向,道路起伏较大。

道路一侧
存在明显沉降、开裂问题,路面上有约2㎝的裂缝,存在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

通过分析道路沉降成因,选择填方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填方作业前需要清表作业,清除掉沉降区域0.4m,完成清表作业后压实路基,随后开展填筑作业。

分析出现沉降的原因,这一路段为高填方区,原因主要为:
1.1 路面坡道土质结构松软,施工时混凝土梁锚不牢固。

沉降段路面普遍存
在路基土质结构松软的问题,造成路面结构受力不均匀,承载力不足,出现路面
开裂问题,实际施工难度较大。

1.2 施工时间有限,碾压处理不到位,不能满足施工工序要求。

加上当时施
工人员缺乏工作经验,没有有效应用粒径压实工艺。

在道路施工中,填筑施工非
常重要,在填充前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做好场地的清理工作,之后进行基层处理,
为后续施工提供便利条件。

对于基地的压实处理需要严格遵循相应的规定,结合不同的边坡采取适当的处理办法。

如果施工所在地存在土壤质量问题,为节约材料可以对土壤进行处理,但需要保证满足填筑要求。

对于土石混合填筑,通常需要选择层状、分段填筑的方式,保证最终的施工质量[5]。

1.3 细料扫缝不能满足孔隙率要求。

这段道路路基中有一条臭水沟,路基设计初期忽视放坡,造成臭水沟常年从路基冲刷。

1.4 长时间降雨使得路面出现积水,路面土质经过长时间浸泡,出现地表水下渗,最终出现沉降现象。

2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
2.1 做好施工准备
分析出现沉降的具体原因,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采取技术论证方式保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仔细观察沉降位置并记录相关数据,检测材料样品性能。

如表1为施工进度安排。

表1 沉降段施工进度安排
施工项目施工内容施工时间(d)
前期准备4
沉降段
路基加固
钻孔环节1
压浆处理2
封孔2
恢复
洗刨4
路面
新路面施工4
2.2 钻孔处理
本工程主要加固处理沉降路段。

依据工程实际情况分析,需要在各个断面横
纵向之间布置2m梅花型,选择φ10㎝钻孔,根据工程情况选择钻孔深度。

2.3 灌浆
配置浆液时选择硅酸盐水泥与自来水。

如果作业时出现降雨情况,需要在浆
液中加入一定量水玻璃。

灌浆作业时仔细检查设备,判断是否存在故障。

压力灌浆时采取封闭孔口的方法,即孔口选择橡胶栓塞,避免其与外界空气
接触。

灌浆作业开展时,需要安排专人值守,详细检查浆液配合比,记录相关数据,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处理。

注浆完成后,需要设置变形观测点。

设置好观
测点后,每7d进行一次监测,需要连续观察2个月。

2.4 做好摊铺
沥青摊铺时需要控制好温度,路面初压时温度为140℃左右,避免补漏问题,需要及时关注处理作业的基本情况,为碾压工作的顺利竣工打下基础。

沥青路面
施工前完成防油层的铺设,做好防水施工,避免后期出现渗水,影响到路面使用
寿命,同时为后续环节开展奠定基础。

沥青路面碾压完成后,相关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随后要做好养护作业,避免
沥青路面出现破坏,影响工程建设质量。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平
整度不足等情况,需要采取防控措施。

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及时做好防护,如果出现雨水天气,需要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避免降水对路面造成不利影响。


碾压作业完成之后,需要及时做好养护工作,避免沥青路面发生损坏,不断提升
建设作业的质量和效果。

3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质量的控制
3.1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在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在签署合同后,需要安排技术人员、测试人员、设
计人员等对现场进行勘察,勘察人员需要综合分析工程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施
工技术、机械设备等。

公路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降低突发状况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施工前需要全面检查工程材料,通过抽查、检
测等方式保证材料质量,避免因为材料质量引发施工工作。

在正式施工前,施工
单位需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通过考核的员工才能上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素
养问题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路基路面前要重视准备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重视施工技术交底
工作,施工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技术内容;结合现场勘察制定技术方案;根据施工
方案做好设备准备与选择,避免因为准备不足影响到公路施工顺利进行。

施工时
需要提前进行现场测量,要求技术人员重视这一环节,了解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如人流量、地形地貌等,科学选择相应的测量技术、技术方案,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此外,施工管理人员要评估施工时面临的问题,制定相应预案,一旦出现相
关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2 做好施工现场监管
现场施工管理效率的提升要从物料关口把控开始,只有保证物料管理有序,
整个施工才能顺利开展。

在进行物料采购时,需根据进度进行材料种类、数量的
核对,以免出现残次品混入以及数量缺失等,而选择时尽可能挑选性价比较高的
材料,对成本支出进行控制。

在材料运输时,一定要做好防护,减少损耗,且装
卸过程要仔细,避免磕碰。

在进行现场放置时,需根据各物料性质选择合适环境
进行存放,避免直接暴晒在阳光下或者存放于阴暗潮湿的地方,而且要便于取用,但不能对现场施工环境造成影响。

另外,在进行物料领用时,一定要按照数量、
流程等正规领取,确保手续齐全。

为更好地控制公路工程沉降段施工质量的控制质量,施工单位需要积极引进
先进的技术管理控制手段。

政府部门还要牵头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通过高校与
施工企业的合作,定向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从而不断提升公路工程沉降段施工队伍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公路工程沉降段工程的施工质量。

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娴熟的操作水平,依据管理者及操作者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进一步提高管理效果。

3.3 加快施工控制信息化建设
在进行公路工程沉降段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还需要做好技术控制的信息化建设。

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信息技术与行业的融合,能够改善行业的管理面貌。

对于公路工程沉降段行业而言,信息技术的融合,改变了运作模式,提升了工作的效率。

将公路工程沉降段施工质量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建立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快速改进创新,从而提升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水平。

结语
总之,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时,需要考虑工程实际情况,分析影响压实施工的因素,掌握技术要点,提高路基路面压实效率,促进公路工程建设整体质量的提升。

同时,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时考虑各方面情况,重视细节内容管控,提高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兆荣.关于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的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12):231-233.
[2]崔英杰.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2,45(05):78-79.
[3]夏媛媛.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关键因素及技术措施关键要点[J].中华建设,2022(04):53-54.
[4]谢锵鸣.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J].运输经理世界,2022(08):34-3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