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复习】过来人传授高考成功秘诀

【高考复习】过来人传授高考成功秘诀

【高考复习】过来人传授高考成功秘诀
高考原始分562分,加上区优秀学生干部的20分加分,闸北区彭浦中学的杨慧敏以582分的高考总分震惊母校。

要知道,在这所闸北区重点高中里排名相对落后的高中的历
史上,这是前所未有的。

而通过对杨慧敏本人及其同学师长的采访,记者发现杨慧敏能取
得这样的成绩除了和她自身的努力分不开,和学校蓬勃开展的自信教育也有着深深的渊源。

平易近人的学生会主席
采访杨慧敏那天正好是彭浦中学的返校日,和她在校园里随意走走,到处可以碰见同
学们亲切地与其打招呼。

印象中成绩优异的学生会主席似乎总是和普通学生有距离,但在
杨慧敏身上,丝毫不见这种孤傲之气,相反的是一种由内而生的平和。

从高一开始,杨慧敏就担任校学生会主席。

虽然处理学生会事情要占去她很多的学习
时间,但对于善于安排时间的杨慧敏来说,繁忙的工作、学习节奏却成为督促她提高学习
效率的最好途径。

追求时间价值最大化
谈到学习给自己的感受,杨慧敏用了一个比较特别的形容词―――责任。

她说学习是
她责无旁贷的责任,因此她并不感觉到学习有什么痛苦的地方。

联想很多山区中的孩子还
没有书念,她觉得自己能够安静地坐在教室内听老师上课已经很满足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
她一脸诚恳,让人觉得这真是她内心的想法。

学生会的事情琐碎且占据时间,但杨慧敏永远不会让学生会工作影响到自己的学习。

在处理学生会事务的空隙以及课间时间,她会抓紧时间将作业完成。

因为听课效率高,完
成作业的时间自然就少。

一般情况下,杨慧敏是不会将作业带回家中做的。

回到家中需要
做的就是一些简单的复习工作,加上一熬夜就会头疼的毛病,对于杨慧敏来说,从来不开
夜车是她的特点。


高一

高二
的时候,杨慧敏甚至在晚上9点半就可以休息了。

次日清晨则是杨慧敏的预习时间,因为经过了一夜的休整,没有脑科学上的“前摄抑制”,所以每天一大早,杨慧敏就会准时出现在教室内,认真预习新内容。

预习―――听课―――复习是学习中相当重要的三个环节,尤其是听课的效率。

杨慧敏告诉记者,她听
老师讲课的时候基本上是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的,老师说的知识点,即使是重复多次之后,
她还是会将其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

因为这种方法是有效加强记忆的一种方式,因此她并
不局限于将老师的板书内容记下。

严格遵循时间表不仅是学习日的事情,对于杨慧敏来说,双休日除了比平时可以多睡
一两个小时,学习也是遵照计划完成。

如此的坚持,才有了三年之后的成功。

文科生不要怕数学
高考
中,杨慧敏选加的科目是政治,并且取得了135分的高分,可谓不折不扣的文科生。

可同样是她,高考的数学也获得了满分150分。

谈起自己学习数学的心得,杨慧敏觉得有两点自己感触颇深。

其一,心理上不要怕数学。

对于很多文科生而言,选加文科并不是因为热爱文科,而是因为理科不强。

在这种先
天不足的情况下,很多文科生自然而然会将偏重理科的数学看作“头等敌人”。

心理上的
胆怯不仅会影响到文科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会让他们在考场上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正常
水平。

其实无论是高考数学,还是平日的数学测验,杨慧敏认为每一道题目都是有迹可循的。

只要充分领会题目的条件,结合平日所学的知识点,就一定可以找出题目的解题方法。


且从文、理两科数学难易程度的配置上来说,文科的数学显然相对容易,因此对于文科生
来说完全没有必要害怕数学。

其二就是要牢牢抓住基础知识。

这点是老师在教学时反复强调的,同时也是被遗忘频
率最高的一点。

很多同学一味地钻研偏题难题,而放弃了很多基础部分,这是得不偿失的
做法。

拿杨慧敏自己来说,她反复练习的是一本《数学基本要求与训练》中的基础题,对
于所谓的难题和怪题,她从来都是兴趣缺缺。

她始终坚信,将所有的基础知识都牢牢掌握
才能够触类旁通地解决难题。

灵活学习政治
政治135分的考分不可谓不高,但是仔细了解杨慧敏学习政治的过程,却发觉她在政
治学科中能获得如此高分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政治学科常常给人以死记硬背的错觉,这在杨慧敏看来是非常不可理解的。

在她看来,政治的论述题、简答题和一些多项选择题都是非常灵活的,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灵活运用
的能力。

谈到自己的政治学习,杨慧敏也有几点过来人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首先学习政治必须
要勤奋,因为条条框框的知识点必须背出才有运用的基础存在。

想背就背,不想背就不背
这种态度不可取。

对于任何一条基本的知识点,必须做到信口背来、张嘴就是。

第二,做好时事政治的整理与归纳。

杨慧敏有一本厚厚的贴报本,上面记录了高三一
年她所整理的一些时事政治及她结合知识点对这些时事政治的分析和感想。

如今,这本贴
报本已经传到下一届高三学生手中,成为大家争相传阅的宝书。

“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学习
好时事政治,更可以锻炼自己对知识点灵活运用的能力。

”对于这种自创的政治学习方法,杨慧敏感觉是受益良多。

校长说杨慧敏:自信教育创造奇迹
一名区重点的学生能够在高考中取得582分的成绩,在很多人的眼中都觉得是一个奇迹。

因为一直以来,在区重点念书的孩子都有一种潜意识的不自信感。

三年前,这种感觉
在杨慧敏身上也有明显痕迹。

由于未能通过市北中学的直升考试,杨慧敏退而求其次直升
进入彭浦中学读高中。

在心理感觉上,似乎总觉得自己比那些进入市北中学的同学矮上一截。

而类似于杨慧敏这样的不自信感不仅在学生中大有人在,一些老师也有这样的不自信感。

这一现状深深刺痛了当时来彭浦中学任校长的王曙。

回忆起当初的一幕,王校长仍然
记忆犹新。

成绩提不上去,教师总说是学生不好。

一位、两位,好几位老师都这么向他反映,这让他心里非常不是滋味。

凭借他多年在市重点高中执教的经验,王校长认为彭浦中
学的孩子都很不错。

如果硬要区分他们和市重点学生的区别,那也只是他们学习习惯的一
些问题。

因此,改变学生、老师的不自信面貌成为王校长到彭浦中学之后第一件大力推广的事情。

首先,改变老师的观念问题,王校长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让彭浦中学的老师认识到学
生们也都是各有各的闪光点,缺的只是善于发掘的眼光。

其次,他和学生处的老师以及学
生会的成员一起,在学校推广督励团,让学生们自主管理自己的学校事务。

通过这样一个
平台让更多的孩子培养自信,也通过这种方式让老师对学生充满信心。

这样几个良性循环
下来,不仅学生对自己对老师充满信心,反之亦然。

同时,王校长大力叫板考试不及格,从制度上制约老师不出难题偏题怪题。

他要求老
师在每次命题前,充分考虑命题和实际学习要求契合的原则,让学生们享受到学习成功的
快乐,创造自信学习的氛围。

最后,通过学生之间自学、互学、帮学的多种形式,最大程
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班主任看杨慧敏:欣赏她乐于助人
“我最欣赏的不是杨慧敏学习上的优异,而是她难能可贵的乐于助人。

”谈到杨慧敏
给自己留下的最深印象,她的班主任高曙这样说道。

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杨慧敏成绩
的优异通过她高考的成绩就可说明,但是她乐于助人的品质却是让她这个班主任最感动的
地方。

如今的独生子女自私自利是很多人担心的地方,可是在杨慧敏身上,不仅全然不见,她甚至彻底挑战了这种担心。

在学习上,她愿意无私地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每天在教室里总能见到她耐心辅导其他同学的身影,甚至到了
高三
,只要有同学问她问题,哪怕她自己在做题目,也一定会停下来解答,星期五放学后还特地留下来为同学解答问题。

班级同学都愿意和她坐在一起,甚至有些家长向班主任提出申请,希望能让自己的孩子坐得离杨慧敏近一些。

在她班中有位女同学,成绩一般,高三才开始家中父亲突发病故,原本少言寡语的她一时间更加内向悲观,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

这个时候,杨慧敏主动关心她,经常为她解答一些数学题。

有一次,连续讲解了五次,那位同学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但她还是微笑着问:“听懂了吗?”结果又从不同的角度讲了一遍。

除了学习上的帮助,她还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这位女同学。

高考三天,这位女同学的午饭都是杨慧敏妈妈特意做好送去的。

在杨慧敏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这位女生在高考中取得了467分的好成绩,顺利进入理想的学府深造。

因为家境一般的关系,杨慧敏从小就很懂事,除了向父母提出购书的要求,基本上不会提出其他要求。

这点特质,无论是杨慧敏的老师,还是她的同学都深有感触。

在高考结束后的一次班会上,那些被杨慧敏帮助过的同学谈起她,都是感动不已,尤其是那位女同学,是包含热泪讲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他们第一次了解到这幕后的感人故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