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创意美术课程教案2〉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
教学重点:手的形态和构图。
教学难点:创作手的形态和构图。
教学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各种手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手的形态,引导幼儿想象手的形态和功能。
二、讲解技法教师向幼儿介绍手的构图方法,如手指的长度、手掌的大小、手的姿态等,让幼儿了解手的构图要素。
三、创作实践1.教师发放彩色纸、剪刀、胶水和彩色笔,让幼儿自由创作手的形态和构图,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构图和色彩搭配。
四、展示作品教师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其他幼儿评价,鼓励幼儿互相研究和交流。
五、总结评价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幼儿继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绘画水平。
六、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观察不同形态的手,画出自己喜欢的手的形态和构图。
本文讲述了一堂美术课,旨在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语表达等多种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包括导入谈话、引入课题、激起幼儿创作欲望等环节。
材料准备包括画板画架、水粉颜料、油棒等幼儿绘画用具,以及幻灯机、范画、《手指娃娃》的故事录音磁带及相关卡片和幻灯片。
在教学中,老师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幻灯,引导观察各种手影的变化,激发孩子的兴趣,充培养和拓宽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整堂课气氛活跃、结构紧凑、过渡自然,非常生动、有趣,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生动性,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课是教师节贺卡制作。
教学目的是让幼儿发挥自己的创意,制作出一份特别的贺卡,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教材准备包括彩纸、颜料、剪刀、胶水等制作贺卡所需的材料。
在作画过程中,老师提示幼儿注意色彩搭配、构图和创意,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贺卡。
通过本堂课的研究,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教导。
第二课:手工祝福挂件材料准备:彩色纸、剪刀、细绳、珠子、装饰物等教学目的:通过手工制作,让学生了解祝福挂件的制作过程,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作画提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颜色和装饰物,制作出个性化的祝福挂件。
第三课:荷花线描图教学目的:通过荷花线描图的研究,让学生了解线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其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①材料准备:A4白纸、彩色卡纸、水彩笔作画提示:学生可以先用铅笔画出荷花的线条,再用水彩笔进行上色,最后用彩色卡纸做出荷花的背景。
第四课:美丽的蜻蜓(刮画纸粘贴)材料准备:彩色卡纸、双面胶、剪刀教学目的:通过刮画纸粘贴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刮画的基本技巧和粘贴的方法,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作画提示:学生可以先用刮画纸画出蜻蜓的线条和纹路,再用双面胶将其贴在彩色卡纸上,制作出美丽的蜻蜓作品。
第五课:国画荷花材料准备:8开水粉纸、8开黑卡纸、水粉颜料、沟边笔教学目的:通过国画荷花的研究,让学生了解国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其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
作画提示:学生可以先用沟边笔画出荷花的轮廓,再用水粉颜料进行上色,最后用黑卡纸做出荷花的背景。
第六课:青蛙与荷塘材料准备:8开速写纸、马克笔教学目的:通过青蛙与荷塘的研究,让学生了解速写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其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作画提示:学生可以在速写纸上用马克笔画出青蛙和荷塘的形象,尽可能地表现出其生动的形态和色彩。
第七课:斑马制作材料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装饰物等教学目的:通过斑马制作的研究,让学生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作画提示:学生可以根据斑马的形象,选择不同颜色的纸张,进行剪裁和拼贴,最后再用装饰物进行点缀,制作出独特的斑马作品。
第八课:一群小斑马(简笔画)材料准备:4开国画纸、国画颜料、墨汁、国画笔教学目的:通过一群小斑马的简笔画,让学生了解国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其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
作画提示:学生可以用国画笔和墨汁画出一群小斑马的形象,再用国画颜料进行上色,最后在国画纸上呈现出独特的作品。
美丽的花丛(撕纸点画)活动目标:通过撕纸点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培养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学生会使用废旧纸条、固体胶棒进行撕贴,了解花、草的外形。
2.材料准备:①教师用材料:示范画纸一张、绿色卡纸一张;音乐《春天在哪里》。
②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2页;水粉颜料、绿色卡纸、固体胶棒、材料筐、抹布。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打扮成“春姐姐”,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变化,引出花的主题。
二、探索发现:1.引导学生讨论表现花丛的方法。
2.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一页,引导学生欣赏“艺术角”中的作品,研究撕贴草丛、点画花朵的方法。
3.出示绘画材料,引导学生用撕贴、点画的方法表现花丛。
指导要点:先将绿色卡纸撕成条状或块状,再用固体胶棒将其粘贴在示范画纸上表现草丛,最后用手指蘸上颜料点出美丽的花朵。
三、创作表现:1.提醒学生将碎纸片放入指定的材料筐里,点画时注意水粉操作的常规。
2.播放欢快的音乐《春天在哪里》,学生自由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评议:1.学生互相欣赏作品,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2.集中展示学生作品,重点从作品构图及色彩搭配两方面引导学生欣赏作品。
五、结束活动:引导学生收拾整理自己的材料,并保持环境的整洁。
彩虹姑娘活动目标:通过绘制彩虹姑娘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培养其对彩虹的认识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学生了解彩虹的七种颜色。
2.材料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装饰物等。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彩虹的美丽和神奇,引出彩虹姑娘的主题。
二、探索发现:1.引导学生按照彩虹的颜色排序,选择不同颜色的纸张制作出彩虹的形状。
2.用剪刀和胶水将彩虹的形状拼接在一起,制作出彩虹姑娘的形象。
3.用装饰物进行点缀,让彩虹姑娘更加美丽。
三、创作表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选择不同的装饰物和颜色,制作出独特的彩虹姑娘作品。
四、欣赏评议:学生互相欣赏作品,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五、结束活动:引导学生收拾整理自己的材料,并保持环境的整洁。
3、通过自由涂画和手工制作,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教具:彩笔、颜料、画笔、纸张、剪刀、胶水、毛线等;2、教材:《斯玛特创意儿童美术》第1-4页;3、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充满创意和美感的装饰。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引导儿童观察教室中的点、线、面,并简单介绍它们的概念;2、播放儿歌《小星星》,引导儿童一起唱歌、跳舞,感受点的美妙。
二、自由涂画1、教师给每个儿童发放纸张和彩笔,让他们自由涂画,发挥想象力;2、教师引导儿童用红、黄、蓝三种颜色进行涂画,培养儿童的色彩辨别能力。
三、手工制作1、教师给每个儿童发放纸张和剪刀,让他们自由剪裁,制作自己喜欢的图案;2、教师引导儿童用胶水粘贴图案,同时可以用毛线等材料进行装饰,培养儿童的手工制作能力。
四、分享展示1、教师请每个儿童分享自己的作品,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2、教师引导儿童互相欣赏、研究,培养儿童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五、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活动,让儿童回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2、教师鼓励儿童继续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探索更多美妙的艺术世界。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带领幼儿初步尝试用肢体绘画。
首先,我们会深入浅出地解释点、线和面的概念,引导幼儿联想常见的几何物品并观察实物,最后引导幼儿完成简单的几何图形。
为此,我们准备了水粉(三原色)、大白纸、点线面图案、报纸和各种小积木等材料。
在课程开始时,我们会鼓励幼儿用手指和颜色做朋友,让他们模仿印“点”并认识红色。
接着,我们会让幼儿将所有的红点连在一起,形成一条长长的红线,并在幼儿印好的“点”上任意添加几笔变成新的图案,启发幼儿兴趣。
在之后的课程中,我们会让幼儿尝试用不同形状的积木印出不同的点,并在幼儿印好的颜色上随意添加几笔变成新的图案,如眼睛、花、大树等,引发幼儿兴趣。
同时,我们还会引导幼儿说出所看到的图案,让他们了解到美术很简单,用大小不同的点和颜色不同的点都可以完成一幅画。
在最后的课程中,我们会让幼儿画出树的轮廓,并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来把“树叶”填满,鼓励幼儿尝试。
我们还会欣赏作品XXX《弗里德里希的航船》,并让幼儿把画中不同的点找出来,画在纸上,数一数一共有几种点。
在第二节课中,我们会引导幼儿大胆地用小珠子和颜色玩游戏,并通过欣赏点、线、面组合的美术作品,启发幼儿创想。
我们会让幼儿准确地说出直线,为下节课做准备。
为此,我们准备了扣子画、纸工画作品若干副,胶棒、弹力球、圆点,蓝、黄颜料等材料。
在课程开始时,我们会让幼儿把报纸团成球,沾上蓝色颜料随意地在墙上印点,让他们感受大点、小点,并试着用手指沾上颜料点在大点的后面,说一说谁是大点?谁是小点?最后,我们会引导幼儿用小珠子和颜色玩游戏,初步运用连接的方式,感知线条,并通过欣赏点、线、面组合的美术作品,启发幼儿创想。
2、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用手指随意作画,释放自己的肢体,然后把幼儿印的小手点连在一起,创造出新的图案,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感受线条的美妙。
3、让幼儿欣赏用扣子制作的各种图案和纸工作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在白纸上,教师可以带领幼儿画妈妈,让他们设计妈妈的发型,并在画好后用点或线画背景,练不同的线条,让幼儿感受线条的表现力。
5、教师可以让幼儿玩小珠子,先在蓝色颜料里滚一下,然后弹在纸上,观察出现的蓝色点点,再让幼儿沾上颜料扔在纸上,加入黄色颜料,看颜色的变化,鼓励幼儿找出点和线,涂上颜色,启发他们的联想。
用钮扣设计各种图案的作品,展示了由点到线及面的连接,幼儿也可以在家和父母一起练。
斯玛特创意儿童美术《用一根线条去散步》课程课题:点线面课时:第三课时2-3岁幼儿教学目标:1、感受线条的变化,尝试画不同的线条;2、认识线条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1、认识直线,并学会简单绘画;2、在直线的基础上,变换线条。
教学材料:1、长皮筋;2、蓝色颜料、彩色蜡笔、白纸;3、欣赏线条画。
教学过程:一、画点变线二、欣赏点、线、面作品观察画面,启发幼儿想到什么就说出来,每位幼儿都要说出自己所看到的,并给予鼓励。
接下来是线的画面,也鼓励幼儿说出所看到的。
三、小皮筋跳舞请幼儿拉住皮筋,我们用力把它拉直,看看能有多长?这是直线。
我们现在让小皮筋泡在蓝色颜料里,再把它拉直放在纸上用力弹一下,看!一条蓝色的直线出现在纸上。
老师与幼儿一起完成,鼓励每一名幼儿尝试拉皮筋。
我们现在把皮筋松开,皮筋变弯了,像波浪、小山、小蛇等。
让幼儿用毛笔在纸上画曲线,和幼儿玩直线快跑的游戏,看谁画的直线最长,谁能画出像波浪、小山、小蛇等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