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B22T 5046-2020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风险管控标准

DB22T 5046-2020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风险管控标准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风险管控标准Standard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riskfor production safety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DB22/T 5046 -2020施行日期:2020 年11 月27 日2020·长春前言根据《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9 年全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及标准设计制定(修订)计划(二)》的通知》(吉建标〔2019〕2 号)的要求,编制组会同有关单位,经过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依据国家相关标准,结合我省具体情况,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风险评估;5 风险管控;6 资料管理;7 持续改进。

本标准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5)3.1基本原则 (5)3.2组织机构 (5)3.3制度管理 (6)3.4管理职责 (6)3.5培训 (8)4风险评估 (9)4.1一般规定 (9)4.2风险识别 (9)4.3风险分级 (12)4.4风险分析 (17)5风险管控 (18)5.1一般规定 (18)5.2风险管控措施 (18)5.3风险分级管控 (21)6资料管理 (25)7持续改进 (26)7.1 评审 (26)7.2 更新 (26)7.3 沟通 (27)附录A 风险点登记台账 (28)附录B 施工现场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参考样本) (29)附录C 风险控制表单 (30)本标准用词说明 (35)引用标准名录 (36)附:条文说明 (37)1总则1.0.1为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强化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主体责任,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健全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规范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行为,持续推进生产安全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逐步降低企业生产安全风险,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1.0.3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2术语2.0.1建筑施工企业construction enterprise建筑施工企业是指从事房屋、构筑物和设备安装生产活动的独立生产经营单位。

一般有建筑安装企业和自营施工单位两种形式。

2.0.2施工现场construction site建设项目施工作业活动中经批准占用的作业场地,以及用以进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辅助建设的场所,包括陆地,水上以及空中的一切能够进行施工作业的地域。

2.0.3危险源hazard建筑施工及相关活动中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2.0.4危险源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危险源辨识就是识别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对其性质加以判断,对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提前进行预防,以确保生产的安全、稳定。

2.0.5风险risk发生危险事故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严重性的组合2.0.6风险点risk point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2.0.7确定风险点risk point identification由建设项目的责任主体单位和人员按照规定的频次对施工现场进行的风险点排查、记录的活动。

2.0.8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辨识的基础上,通过确定风险导致事故的条2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进而确定风险大小和等级的过程。

2.0.9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项目或者企业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

2.0.10风险分级risk classification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2.0.11风险分级管控classified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2.0.12风险控制措施risk control measures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2.0.13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指对可能存在的危害的预测,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的规避或降低危害影响的措施。

2.0.14后果consequence某事件对目标影响的结果。

2.0.15可能性possibility某事件发生的可能。

2.0.16控制措施control measures根据风险分析和评价结果,制定一系列风险应对策略,并实施风险监测、跟踪与记录,确保风险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

包括停工整改、立即整改、限期整改和跟踪消除等。

2.0.1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Sub-projects with higher risk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

2.0.18隐患potential danger3人的活动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或者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者经济损失的潜在危险。

43基本规定3.1 基本原则3.1.1按照“动态识别、科学评估、分级控制”及“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注重实际、重在落实、融合深化”的原则,应结合建筑施工特点,建立精准、高效、动态、严格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预警机制。

3.1.2建筑施工企业应明确各级机构、人员的职责,全面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安全风险实施差异化、标准化分级管控,保证全员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确保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持续、有效、稳定、健康。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与类别,落实预防和应急措施,化解和降低安全风险,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3.2 组织机构3.21建筑施工企业责任主体应在企业和项目部分别建立不同层级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小组,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研究、统筹、协调、指导工作。

3.2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控小组应由企业法人代表担任主任,成员应包括分管安全经理、分管生产经理、分管经营经理、总工程师、安全负责人,以及技术、安全、质量、设备、材料、人力、财务、合约等机构负责人。

日常办事机构宜设置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3.23项目风险管控小组应由项目负责人担任主任,成员至少包括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机械员、劳务员、资料员、班组长等人员。

项目部各岗位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应全员5参与风险分级管控活动的实施中,确保风险分级管控活动涉及工程项目的各区域、场所、岗位、各项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确保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的全面性、时效性。

3.3 制度管理3.3.1建筑施工企业及项目部应建立健全施工企业生产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制度中应明确施工企业及项目部风险管控内容,各个人员职责及风险管控的要求。

3.3.2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部及监理单位应当建立危大工程安全管理档案。

建筑施工项目部应当将专项方案及审核、专家论证、交底、现场检查、验收及整改等相关资料纳入档案管理。

监理单位应当将监理实施细则、专项方案审查、专项巡视检查、验收及整改等相关资料纳入档案管理。

3.4 管理职责3.4.1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职责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施工企业是履行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管控管理的主体责任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省及行业主管部门施工安全风险作业管理的有关规定。

负责落实所属在建的施工项目安全风险管理要求,建立健全本单位生产安全风险管控标准;2负责对施工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分级;3建立健全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制度,组织本单位员工开展风险管理技能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流程并认真执行,及时完成相关工作;4审查项目部报送的《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及防控措施》。

指导、督促各施工项目部落实风险识别、评估、预控6及风险控制过程的各项工作;5建筑施工企业应对本单位及施工项目重大安全风险即一级风险进行重点监控,施工项目二级风险及以上,施工作业应委派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员到场进行旁站监督、验收,并留有旁站、验收相关资料;6负责对在建的施工项目安全风险管控开展情况的评价与考核工作,要求施工企业每月至少对项目开展安全风险分级控制管理工作情况实施检查;7签订项目承包合同时,明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责任条款,并在过程中严格执行;8负责所属工程项目部安全事故(事件)信息的归口报送。

3.4.2项目部管理责任应符合下列规定:1项目部是现场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的执行主体,必须严格执行本标准的各项规定;2组织项目所有员工学习相关标准,确保施工项目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流程及相关工作;3施工项目进场施工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管理人员,识别本项目各工序固有风险,编制《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及防控措施》。

每年复工前应根据施工项目实际情况对《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及防控措施》进行更新;4《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及防控措施》应报企业安全部门审批、备案。

项目每月需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清单及防控措施》上报至企业安全部门进行备案,每日应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公示当日重大危险源相关信息;5根据作业前动态因素,计算确定作业动态风险等级,建立四级施工安全风险动态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台帐,并根据动态风险等级采取相应措施;6风险等级三级及以上风险作业前,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到岗到位进行旁站监督。

73.5 培训3.5.1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全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及施工项目应进行建设方案、流程、方法、要求等的关于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培训。

3.5.2建筑施工企业应将风险分级管控的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按照公司、项目和班组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本单位危险源辨识、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方法、风险管控措施、掌握风险评价结果,并保留培训记录。

84 风险评估4.1 一般规定4.1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省及行业主管部门施工安全风险作业的有关规定。

负责落实所属在建的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要求,应遵照全员参与、一岗双责、齐抓共管、重在落实的原则,从建筑施工企业法人代表到一线管理人员、工人,全员参与风险辨识、分析,确保风险评估体系持续、有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