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大开门至戛洒高速公路工程二工段(K8+660~K18+350)盖梁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云南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大戛高速二工段目录1、工程概况............................................................... - 3 -1.1工程基本情况................................................... - 3 -1.2平面布置....................................................... - 4 -1.3施工要求....................................................... - 5 -1.4技术保证条件................................................... - 6 -2、编制依据............................................................... - 6 -2.1编制原则....................................................... - 6 -2.2编制范围....................................................... - 6 -3、施工计划............................................................... - 8 -3.1分项工程方案的选择:........................................... - 8 -3.2施工进度计划................................................... - 8 -3.3施工材料准备................................................... - 8 -3.4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 9 -4、施工工艺技术........................................................... - 9 -4.1技术参数....................................................... - 9 -4.2工艺流程...................................................... - 10 -4.3施工方法...................................................... - 10 -4.4质量检验标准.................................................. - 16 -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17 -5.1组织保障...................................................... - 17 -5.2技术措施...................................................... - 20 -5.3应急预案...................................................... - 33 -5.4 监控监测..................................................... - 40 -6、劳动力计划............................................................ - 40 -6.1劳动力配置.................................................... - 40 -6.2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置...................................... - 41 -6.3特种作业人员配置.............................................. - 42 -7、计算及附图............................................................ - 42 -盖梁施工专项方案1、工程概况1.1工程基本情况1、工程简介新平县大开门至戛洒高速公路二工段,起点位于亚尼社区岔河小组(起点桩号K8+660),经勒达、洒西英村、止于麻栗村(止点桩号K18+350),路线全长9.69Km。
全线共有6座大桥分别为勒达山大桥、洒西英大桥、大尖山大桥、平甸河水库大桥、细腰山大桥、麻栗树大桥。
桥梁:勒达山大桥左线长968m(24×40m),右线长936m(3×40m +19×40m);洒西英大桥左线长980m(24×40.5m),右线长968m(24×40);大尖山大桥左线长648m(16×40),右线长368m(9×40);平甸河水库大桥左线长688m(17×40),右线长608m(15×41);细腰山大桥左、右线均为210m(6×40m),麻栗树大桥左线长328m(8×40m),右线长408m(10×40m)。
桥梁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桥墩为空心薄壁墩和柱式墩,桥墩最高约80m,全线现浇钢筋砼盖梁共有盖梁164个,详见下表。
盖梁统计表2、设计技术标准全线采用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为25.50m,双向四车道,设计荷载:公路—Ⅰ级;桥面宽度:桥面宽度为12.5m,净宽11.5m,桥梁按上下行分离设置;设计洪水平率:1/10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环境类别:I类。
3、地形地貌项目区属构造侵蚀中山地貌,具有典型西南土石山区特征。
经钻孔揭露,上覆第四系坡残积(Qdl+el)粉质粘土及碎石层,厚度3.0~10m 之间,厚度变化较大。
下伏侏罗系中统蛇店组(J2s)砂岩、泥岩。
桥址区主要为林地,植被总体较发育,多以高大灌木为主。
4、气象、自然气候项目地处滇中高原中部,受元江水系及其支流的侵蚀,切割深度较大,断裂发育,地表起伏较大,总体地势为西北部高,东南部较低,气候特征表现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立体变化明显。
区域气候特征表现为干湿季节分明,海拔1300 米以下的河谷地区属南亚热带气候型;海拔在1300~1800 米的半山区属中亚热带气候型;海拔在1800~2300 米的山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型;海拔2300 米以上的高山区属暖温带气候型。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温差变化大,雨季明显,日照充足,气候炎热,雨季雨水较多。
区域内总体具有日照充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干湿季节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7.2—18.5℃,最热月平均气温21.2—22.9℃,最冷月平均气温10.6—11.7℃;年平均降雨量为970.7—1301.7 毫米。
5、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及《云南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云南省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隧址区地震基本烈度值为 8(Ⅷ)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 0.15g。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5。
1.2平面布置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施工场地平面布置的原则为:合理使用场地,保证现场道路、水、电、排水系统畅通,便道与现场的各工点、仓库、水泥库、砂石、钢筋等堆放位置综合布置,并与场外道路连接。
施工队伍驻地尽量靠近施工现场。
2、施工总平面布置(1)钢筋加工场材料堆放场及钢筋加工厂,根据业主标化建设要求,拌合站、材料堆放场及钢筋加工厂场地采用C30混凝土硬化,筋加工厂、材料堆放场按原材区、成品区规划,拌合站料仓、材料堆放场、钢筋加工厂均采用天蓝色彩钢瓦屋面防雨。
全线共设置4个桥梁钢筋加工场详见下表《钢筋加工场设置表》。
钢筋加工场设置表(2)施工驻地生活区采用自建活动板房,选用阻燃材料,搭建不超过两层,每组最多不超过10栋,组与组之间的距离不小于8m,栋与栋之间的距离不小于4m,房间净高不低于2.6m,每间居住人数不得超过4人,人居居住面积不得小于2.5m2,禁止使用通铺、地铺。
场地内布置包括施工人员住宿区、厨房餐厅、洗漱卫生区等。
全线共设置2个桥梁施工驻地详见下表《施工驻设置表》。
施工驻设置表(3)施工便道根据施工需要全线共修筑9条施工便道,便道按按《云南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基本级进行设计、施工,路基宽6.5m(4.5m)。
详见附件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1.3施工要求1、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道路交通责任事故;2、不发生重大责任火灾事故;3、重大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4、项目经理、安全生产专职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的上岗条件;5、特种作业人员符合上岗条件;6、工作环境、劳动防护符合规定,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1.4技术保证条件1、现行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施工规范。
2、三级安全技术交底。
3、通过分析计算,盖梁支架结构应力、变形满足要求。
2、编制依据2.1编制原则1、严格按照设计资料、规范进行管理,科学组织施工,把好各施工工序的施工质量,以高标准的工序质量来保证施工质量,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精心组织施工,科学合理安排工期,突出重点、均衡生产、强化管理、节约用地、合理投入、安全文明、全面创优、安全第一、质量第一。
3、施工技术先进、施工方案优化、施工组织科学合理、按期优质、安全高效、不留后患。
4、优化资源配置,在保证安全和工期前提下,合理投入,实现工程质量零缺陷。
5、方案编制突出重点。
编制力争做到施工总体部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重点工程和一般工程相结合、特殊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总体上使方案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
6、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方针政策,遵律守规,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
重视生态环境,在施工期间及交付运营后保证不发生水土流失,保证不破坏当地环境。
7、在充分发挥公司优势的基础上编制本桥梁施工方案,以指导工程的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