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盖梁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桥梁盖梁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盖梁穿心钢棒法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单位:编制人:编制日期:2018年11月30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编制依据 (3)三、安全生产目标 (3)四、盖梁施工工艺 (3)五、盖梁施工方案 (4)六、施工及劳动力投入计划 (13)七、盖梁施工安全组织机构 (14)八、盖梁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14)8.1钢筋加工及安装安全控制措施 (15)8.2模板安装安全控制措施 (16)8.3模板拆除安全控制措施 (16)8.4混凝土浇注安全控制措施 (17)九、雨季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17)十、应急预案 (19)十一、监控监测 (20)一、工程概况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地点:建设规模:本项目主要是拆除现状水泥道路路面,对旧路基进行加宽后新建沥青路面。

在道路路基加宽的同时,旧箱涵要相应加宽。

工程内容包含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含照明、电力排管、弱电排管)、交通工程、道路绿化工程等。

计划工期:本项目总工期为570天(日历天)。

其中设计周期:30日历天;施工工期540日历天;计划开始工作日期:2017年11月25日. 计划竣工日期:2019年6月18日质量要求:合格。

道路桩号K1+648处有河流一条,旧路设计已有桥梁一座,上部结构采用13+3×20+13米简支小箱梁,桥面连续。

经多方案比选,设计采用旧桥加宽方案,在桥梁两侧各增加宽17米新建桥梁。

新建桥梁在K1+646.3处上跨七星河,起点桩号为K1+593.3,终点桩号为K1+699.3,桥梁全长为107米,桥梁与道路呈90°夹角。

上部结构采用5×20米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共一联,下部结构采用肋板台、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

二、编制依据1、《工程图纸》2、《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4;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9号文相关要求;6、相关公路、市政、铁路等规范、验收标准;7、现场踏勘及调查资料。

安全生产目标1、杜绝重大人员伤亡事故;2、杜绝多人重伤事故;3、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4、杜绝重大水灾、火灾事故;5、杜绝易燃易爆物品爆炸事故;6、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作业,消灭惯性事故;7、年重伤率控制在0.6‰以下,年轻伤率控制在1.2‰以下。

三、盖梁施工工艺盖梁施工采用墩柱预埋钢棒法施工。

盖梁施工工艺流程图四、盖梁施工方案墩柱混凝土施工到距墩柱顶90㎝高度时,在桥的纵向位置两根墩柱各预埋一根直径为110㎜PVC 管,作为盖梁支架的支撑钢棒预留孔,在支架安装时穿钢棒用,承重支承采用两根φ100mm 穿心钢棒,在钢棒上架设两根I45工字钢.在I45工字钢上铺150×150㎜木方和木楔调整支架平整,安装底模,钢筋制安,砼浇注。

盖梁简图如下:拆除模板混凝土养护 测量放线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注混凝土(一)支架、模板安装1、首先用吊车加吊篮把两根直径φ100mm长3m钢棒穿入左右两个墩柱预埋孔内(顺桥方向),然后再把两根I45工字钢吊放在墩柱两边穿出的钢棒上。

2、且在墩柱的左、右柱50cm处用手拉葫芦使两工字钢夹紧墩柱形成整体。

3.在两根I45工字钢上铺150×150㎜木方和木楔调整支架平整,控制底模。

4、模板吊装时,先从墩柱处的两个半圆模板开始安装,向盖梁跨中依次安装,最后安装两端的斜板。

(二)支架的预压预压的目的1、通过预压的手段检验支架整个系统的结构受力的情况,确保支架在施工过程中绝对安全。

2、通过预压掌握支架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的大小,更加准确地掌握支架的刚度等力学性能,控制立模标高,确保盖梁施工质量、标高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预压方案1、预压超载系数取1.1,盖梁的总计压重量120t。

2、底板的预压荷载配置:采用沙袋法预压,每个沙袋装沙约50㎏均匀布置堆放在底模上,总数为2400袋。

3、预压荷载分级为:100%预压、120%加载预压,预压时间为7天。

加载完100%荷载后持荷1小时,观测各测点并作好记录,同时对数据作出分析比较,掌握支架变形情况。

加载完120%荷载后持荷1小时,观测各测点并作好记录,同时对数据作出分析比较,掌握支架变形情况。

4、支架预压完成,对整个试压过程作出分析、总结,保证支架正常的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

5、卸载顺序与加载时相反,应注意必须对称均匀的卸载,并做好观测和检查工作。

施工注意事项1、对支架各部位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各部位连接可靠,以保证正常使用。

2、准备好预压材料并运至墩位附近,安排好施工人员。

3、加载前布置好监控和测量基准点,并作出明显的标志、标识并有效的进行保护,同时测定其初始数据。

4、建立完善的支架加载人员组织协调工作和必要的安全保障工作。

(二)底模板调校1.首先放出两墩柱中心点,再调整使底模板中线与两柱中心点间直线重合。

2.底板标高调校采用钢管顶托和木楔来调整。

3.先用水准仪从水准点把标高引到任意一个柱顶上,然后把仪器架在另一个柱顶上调校底板标高。

调校时从一端到另一端底的顺序依次调校(测量时应测每两块模板接缝处),底板调校完毕后应再复测一次,且为了桥面铺装标高控制及箱梁安装施工,底板标高应比设计标高低1~1.5cm。

4.底模调校完毕后应对柱顶混凝土进行凿毛清洗处理,凿毛后的柱顶标高应高于底板1~2cm,以便柱头嵌入盖梁内。

5.最后对底模进行上脱模剂工作。

(三)盖梁钢筋制作1.先在钢筋加工场地把盖梁主骨架加工成骨架网片,然后运至墩柱边进行组装成盖梁钢筋笼。

2.盖梁钢筋组装完后先把柱头预留钢筋调直,最后用吊车把钢筋笼吊至底模上就位(注意: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四)侧模安装1.因模板为侧包底,侧模直接放在底板边上,安装时应从一端向另一端吊装,用螺栓把侧模下口和底板连接起锁紧。

2.模板上口采用对拉杆加钢管套连接,拉杆为锁紧模板上口、钢管套为模板内撑控制模板上口尺寸满足设计要求(对拉杆穿入钢管套内与侧模上口定位槽钢连接锁紧,钢管套为定尺170 cm)。

(五)侧模校正1.侧模校正采用花篮螺栓加手拉葫芦与底板伸出的工作平台连接起校正。

2.用垂球进行校正。

(六)支座垫石钢筋预埋侧模调校完毕后进行支座钢筋预埋,钢筋预埋时应从两侧模内口边为基准,拉广线进行预埋,预埋尺寸要准确,宁小勿大、焊接牢固、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七)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浇筑时用汽车泵送混凝土进行浇筑。

2.混凝土运输车将砼运到墩柱下然后用混凝土泵送车泵至盖梁上。

3.混凝土浇筑时应从盖梁跨中开始向两个柱顶分层浇筑(每层混凝土厚度不大于50 cm),当混凝土接近柱顶时将混凝土转至盖梁两端同时进行浇筑,最后浇筑柱顶结束,盖梁顶面混凝土必须收平抹光。

(八)混凝土养护混凝土终凝后应及时浇水养护,天气炎热或寒冷时应采取覆盖养护。

(九)模板拆除混凝土终凝(一般12h)后将侧模拆除,等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才可以进行底板拆除,进行下一个盖梁的施工工序。

五、附受力分析计算及盖梁模板安装图受力分析计算1.主要材料1)150mm×150mm方木横肋木方强度验算:横肋木方支撑在纵肋上,按多跨连续梁验算,荷载断面以墩顶处为例,横肋间距25cm,跨度180cm。

单根单跨横木受力q= 37.26×0.25=9.3KN/m最大弯矩为:Mmax=ql²/8=9.3×2×2/8=4.65KN·m弯曲强度:σ= Mmax/W=10×Mmax/bh²=10×4.65/(0.15×0.15×0.15)=8.266MPa<11MPa(落叶松木容许应力)最大挠度:fmax=5ql4/384EI=5×9.3×15004/[384×9500×(0.154/12)]=1.53mm<1500/400=3.75mm2)I45工字钢横向主梁采用2根I45工字钢,横向间距为180cm。

截面面积为:A=11140mm2,X轴惯性矩为:I X=33759×104mm4,X轴抗弯截面模量为:W X=1500.4×103mm3,钢材采用Q235钢,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σ]=215Mpa。

3)钢棒钢棒采用φ100mm高强钢棒,截面面积为:A=3.14×502=7850mm2,惯性矩为:I=πd4/32=3.14×1004/32=981.25×104 mm4截面模量为:W=πd3/32=3.14×1003/32=9.8125×104mm3抗剪强度设计值[τ]=125Mpa。

2.设计荷载1)砼自重砼自重统一取170cm梁高为计算荷载,砼方量:V=1.7×1.8×15.8=48.348m3,钢筋砼按27KN/m3计算,砼自重:G=48.348×27=1305.396KN盖梁长15.8m,均布每延米荷载:q1=82.62kN/m2)组合钢模板及连接件0.95 kN/m2,侧模和底模每延米共计5.00454m2, q2=4.754kN/m3)I45工字钢共2根,单根长18米,共重:2×18×87.45kg=3148.2kgq4=41.98KN4)施工荷载小型机具、堆放荷载:q5=2.5 KPa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q6=2 KPa3.荷载组合及施工阶段盖梁自重及支架自重均按恒载考虑组合系数 1.2,施工荷载按活载考虑组合系数1.4。

4.受力模型1)150mm×150mm方木分布梁计算模型:150mm×150mm方木分布梁直接承受底模以上的自重,150mm×150mm方木分布在圆柱两侧的45b工字钢上,两工字钢主梁紧贴圆柱,间距按圆柱直径150cm,故150mm×150mm方木分布梁计算跨径为150cm,盖梁底宽为180cm,分布梁两端各悬臂175cm,悬臂有利跨中受力,不计悬臂部分,按简支梁计算,实际偏安全,如下图2)工字钢主梁计算模型:工字钢主梁承受由每根双槽钢分布梁传来的重力,按均布荷载考虑,两根工字钢各承受一半的力,工字钢搭在两圆柱预埋的钢棒上,故工字钢计算跨径为两圆柱中心的间距,取为5.5m,按两端外伸悬臂计算。

如下图3)钢棒计算模型钢棒为悬臂结构模型,工字钢紧贴圆柱,故只考虑钢棒受剪,4个支点抗剪截面分担承受上面传来的重力。

5.计算结果(1)150mm×150mm方木分布梁计算荷载q=1.2×(q1+q2)+1.4×(q5+q6)=1.2×(82.62+4.754)+1.4×(2.5+2)=111.15KN/m150mm×150mm方木分布梁布设间距0.20m,单根承受0.20×111.15=22.23KN,盖梁底宽1.8m则单根方木均布荷载q=22.23/3=7.41KN/M计算跨径1.8m跨中弯矩:M=1/8ql2=0.125×7.41×1.82=3.0KN.Mσ=M/W=3.0/108.3×103mm3=27.7MPa<【215MPa】挠度:f=5ql4/384EI=5×7.41× 1.84/(384× 2.1×866.2)=0.002034m<[f]=l0/400=1.8/400=0.0045m (满足要求)(2)45b工字主横梁计算荷载:q=1.2×(q1+q2+q3)+1.4×(q5+q6)=1.2×(82.62+4.754+1.21)+1.4×(2.5+2)=112.60KN/m45工字钢设两根,单根承受q=0.5×112.6=56.30KN/M计算跨径5.5m跨中弯矩:M=1/2qlx[(1-a/x)(1+2a/l)-x/l]=1/2×56.3×5.5×5.4×[(1-2.05/5.4)×(1+2×2.05/5.5)-5.4/5.5]=87.79KN.Mσ=M/W=87.79/1500.4×103mm3=58.51MPa<【215MPa】跨中挠度:f=ql4(5-24a2/l2)/384EI=56.3×5.54×(5-24×2.052/5.52)/(384×2.1×33759)= 0.0032m=3.2mm<[f]=l/400=5.5/400=10mm悬臂端点挠度:f=qal3(6a2/l2+3a3/l3-1)/24EI=56.3× 2.05× 5.53×(6× 2.052/5.52+3×2.053/5.53-1)/(24×2.1×33759)=-0.0079m(3)钢棒计算荷载:q=1.2×(q1+q2+q3)+1.4×(q5+q6)=1.2×(82.62+4.754+1.21)+1.4×(2.5+2)=112.6KN/mQ=(112.6×10.8+20.99)/4=309.27KNτ=Q/A=309.27×103/4415.625=70.04MPa<[τ]=125Mpa六、施工、劳动力及机械设备投入计划1、本工程盖梁计划开完工日期为2019年3月10日到2019年7月15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