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菊花品种分类

菊花品种分类

菊科花卉植物目录1 千叶耆 (1)2 银苞菊 (1)3 春黄菊 (1)4 黄金菊 (2)5 蓝目菊 (2)6 木春菊 (2)7 荷兰菊 (3)8 雏菊 (3)9 五色菊 (3)10 金盏菊 (4)11 翠菊 (4)12 三色菊 (4)13 矢车菊 (5)14 波斯菊 (5)15 金鸡菊 (6)16 大金鸡菊 (6)17 蛇目菊 (6)18 大丽花 (7)19 小丽花 (7)20 菊花 (8)21 异果菊 (8)22 紫松果菊 (9)23 天人菊 (9)24 堆心菊 (9)25 麦秆菊 (10)26 蜡菊 (10)27 非洲菊 (11)28 大滨菊 (11)29 黑心菊 (11)30 勋章菊 (12)31 百日草 (12)32 地被菊 (13)33 瓜叶菊 (13)34 万寿菊 (14)35 孔雀草 (14)36 野菊 (15)37 银叶菊 (15)38 亚菊 (16)39 日光菊 (16)40 除虫菊 (17)41 斑鸠菊 (17)42 蛇鞭菊 (17)43 一枝黄花 (18)44 甘菊 (18)45 悬崖菊 (18)又名:锯齿耆草、西洋耆草科属:菊科耆草属形态:多年生草本,株高30-90cm。

叶无柄长而狭,1-3回羽状裂。

头状花序,多而密成复伞房状,舌状花白色,具香气,花期春夏。

习性:性耐寒、耐寒,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

我国三北地区有野生分布。

银苞菊又名:贝细工、铁菊、翼枝菊。

科属:菊科原产地:澳大利亚形态特征:多年生常作二年生栽培,株高约1米,头状花序单生枝顶,直径约2.5厘米;仅具管状花,黄色;总苞苞片卵形,银白色,呈花瓣状。

自然花期6~9月。

习性: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耐旱。

对土质要求不很严格,如果有条件宜选用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

应用:人们经常将它与麦秆菊相混淆。

但银苞菊只有白色一种花色,另外,茎枝均有翼。

白色的瓣状部分实际上是苞片,真正的花是中间隆起的黄色部分。

因为含水分很少,故常被用做干花花艺。

花形高贵优美,耐人寻味。

春黄菊又名:苹果菊或洋甘菊科属:菊科春黄菊属形态特征:宿根花卉,小花均为金黄色,花期5-7,株高30--60cm,具强烈异味。

茎簇生、具棱,被白绵毛。

叶2回羽裂。

头状花序金黄色。

花果期6--10月,瘦果4棱。

有白色、淡黄色、大花等品种。

春天播种繁殖,种子在18~22℃下,7--10天发芽。

习性:原产欧洲。

分布上海地区,耐寒,能耐半阴,适应性强。

用途:春黄菊茎细而挺直,花朵茂盛,花期较长,适于布置花坛、花境、花径、岩石园点缀或作切花材料。

别名:罗马春黄菊科名:菊科适应地区:全国形态特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花卉,株高40-50cm。

羽状叶有细裂,花白色,花心黄色,夏季开花。

全株具香气,叶略带草香及苹果的香气。

生长习性:喜阳光,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土质深厚,土壤中性或略碱性景观用途:地被植物,树林草地。

蓝目菊又名:非洲雏菊、大花蓝目菊科属:菊科蓝目菊属形态:植株高度40--60cm,基生叶丛生,茎生叶互生,通常羽裂。

头状花序单生,总花梗长15--30cm,总苞有绒毛,舌状花白色,背面淡紫色,盘心蓝紫色。

瘦果有棱沟,具长柔毛。

习性:原产南非,不耐寒.忌炎热,喜向阳环境。

宜排水良好的土壤。

木春菊又名:蓬蒿菊、茼蒿菊、木茼蒿、玛格丽特花科属:菊科木茼蒿属产地分布:原产加那利群岛(靠近非洲西北部海岸)形态特征:为多年生常绿亚灌木,株高约1米,多分枝,叶互生,二回羽状线形深裂。

头状花序,花径3-6厘米。

舌状花白色或淡黄色,管状花黄色。

2-4月开花最盛。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凉爽气候,不耐寒,生长适温10-15℃。

宜于富含有机质、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土壤。

景观用途:木茼蒿花期长,枝叶繁茂,花色淡雅,为寒冷地区冬、春季重要盆花,温暖地区可作为花坛和花境材料。

别名:柳叶菊、纽约紫菀科属:菊科紫菀属形态: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50—100厘米,叶呈线状披针形,光滑,头状花序集成伞房状,花色有蓝、紫、红、白等,花期8-10月。

习性:性耐寒、耐旱,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上或腐叶土。

园艺应用:荷兰菊适于盆栽室内观赏和布置花坛、花境等。

更适合作花篮、插花的配花。

荷兰菊花繁色艳,适应性强,特别是近年引进的荷兰菊新品种,植株较矮,自然成形,盛花时节又正值国庆节前后,故多用作花坛、花境材料,也可片植、丛植,或作盆花或切花。

雏菊又名:春菊,马兰头花,玛格丽特,延命菊,幸福花(俗称)。

科属:菊科雏菊属Bellis形态:是菊科中多年生草本植物。

常秋播作2年生栽培(高寒地区春播作—年生栽培)。

株高15—20厘米。

叶基部簇生,匙形。

头状花序单生,花径3—5厘米,舌状花为条形。

有白、粉、红等色。

通常每株抽花10朵左右。

花期3—6月。

习性:原产西欧,性喜冷凉、温润,较耐寒,冬季有雪覆盖、地表温度不低于3-4℃的条件下,可露地过冬;要求富含腐殖质的疏松肥沃土壤。

五色菊又名:雁河菊原产地:澳大利亚科属:菊科雁河菊属形态:一年生露地花卉,多分枝,株高20-45cm;叶互生,羽裂;头状花序,花梗纤细,单生或在枝顶成疏散伞房状聚伞花序;花径约2.5cm。

舌状花蓝色、玫瑰粉或白色;花期5-6月。

习性:性喜温暖、向阳,耐寒性弱,不耐酷暑高温,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别名:金盏花、黄金盏、长生菊、醒酒花、常春花、金盏等。

科属:菊科金盏菊属形态:株高30~60cm,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被白色茸毛。

单叶互生,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全缘,基生叶有柄,上部叶基抱茎。

头状花序单生茎顶,形大,4-6cm,舌状花一轮,或多轮平展,金黄或桔黄色,筒状花,黄色或褐色。

也有重瓣(实为舌状花多层)、卷瓣和绿心、深紫色花心等栽培品种。

花期春夏,盛花期3-6月。

瘦果,呈船形、爪形,果熟期5-7月。

习性:喜凉爽温润,适应性很强,生长快,较耐寒,不择土壤。

能耐瘠薄干旱土壤及阴凉环境,在阳光充足及肥沃地带生长良好。

偶有自播繁衍力。

翠菊又名:江西腊、七月菊、蓝菊科属:菊科翠菊属原产地:中国形态:一年生草本花卉,栽培地区广泛。

按株型可分大型、中型、矮型。

大型株高50~80厘米;中型株高35~45厘米;矮型株高20~35厘米;分枝多,被白色粗糙毛;头状花序径3-15cm,舌状花多轮,按花色可分为蓝紫、紫红、粉红、白、桃红等色;按花型可分彗星型、驼羽型、管瓣型、松针型、菊花型等。

花期5-10月。

习性:耐寒性弱,也不喜酷热,通风而阳光充足时生长旺盛。

为浅根性植物。

喜肥沃湿润和排水良好的壤土、砂壤土。

积水时易烂根死亡。

夏秋开花。

用途:宜布置花坛、花镜及作切花用。

是国内外园艺界非常重视的观赏植物。

国际上将矮生种用于盆栽、花坛观赏,高秆种用作切花观赏。

翠菊在我国主要用于盆栽和庭园观赏较多。

现已成为重要的盆栽花卉之一。

三色菊别名:花环菊、茼蒿菊、花轮菊、彩虹菊科属:菊科茼蒿菊属原产地:摩洛哥形态: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茎直立多分枝,植株高度60~90cm,茎叶肥厚光滑,叶互生,叶二回羽状中裂,头状花序,花径6cm。

舌状花具白、黄、橙黄、褐黄、淡红、深红、玫瑰红和雪青等色,基部或先端带有红、白黄、褐红色形成三轮环状色彩。

盘心呈黄、绿、红色或兼有二色。

常二、三色呈复色环状,花期4月至6月。

习性:性喜温暖向阳,不耐寒,忌酷暑,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良好。

用途:适用于布置花坛、花径,也可作切花材料或盆栽观赏。

矢车菊地区:欧洲科属:菊科矢车菊属别名:蓝芙蓉、翠兰、荔枝菊形态特征:一二年草花,多分枝,有高生种及矮生种,株高30-90cm。

枝细长,多分枝。

茎叶具白色绵毛,叶线形,全缘;茎部常有齿或羽裂。

头状花序顶生,边缘舌状花为漏斗状,花瓣边缘带齿状,中央花管状,呈白、粉红、蓝、紫等色,但多为蓝色。

花期春夏,7-8月采种,将干枯的花序采下晒干,脱粒贮藏。

习性:适应性较强,喜欢阳光充足,不耐阴湿,须栽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否则常因阴湿而导致死亡。

较耐寒,喜冷凉,矢车菊忌炎热。

要求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

有自播繁衍力。

用途:高性种植株挺拔,花梗长,适于作切花,也可作花坛、花径材料。

矮型株仅高20厘米,可用于花坛、草地镶边或盆花观赏。

大片自然丛植。

我国新疆、青海、甘肃、陕西、河北、山东、江苏、湖北、广东及西藏等各地公园、花园及校园普遍栽培,供观赏。

新疆、青海可能有归化逸生。

波斯菊别名:秋英,大波斯菊,秋樱,格桑花,八瓣梅,扫帚梅科属:菊科,秋英属原产地:墨西哥形态特征: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30~120cm,细茎直立,分枝较多,光滑茎或具微毛。

单叶对生,长约l0cm,二回羽状全裂,裂片狭线形,全缘无齿。

头状花序着生在细长的花梗上,顶生或腋生,花茎5一8cm。

总包片2层,内层边缘膜质。

舌状花l轮,花瓣尖端呈齿状,花瓣8枚,花色也有红、黄、粉、白和复色,多姿多采。

花期夏、秋季。

瘦果有椽,种子寿命3~4年,干粒重69。

习性:喜光,耐贫瘠土壤,忌肥,土壤过分肥沃,忌炎热,忌积水,对夏季高温不适应,不耐寒。

需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土。

园林用途:波斯菊株形高大, 叶形雅致, 花色丰富, 有红、白、粉、紫等色,适于布置花镜,在草地边缘,树丛周围及路旁成片栽植作背景材料,颇有野趣。

重瓣品种可作切花材料。

适合作花境背景材料,也可植于篱边、山石、崖坡、树坛或宅旁。

又名:剑叶波斯菊科属:菊科金鸡菊属形态: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株高30-90cm,基生叶长圆匙形或披针形,茎生叶3-5裂。

头状花序,径约2.5-5cm,花黄色、金黄色,花期夏秋,瘦果具膜质翅。

习性:性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苛,适应性强,并能够自播繁殖。

用途:适合布置花坛、花径或丛植山石前、篱旁、街心绿地,亦可作切花;非常适合庭院绿化,坡地,缀花草坪和大面积种植,夏秋两季,花开繁茂,花色醒目,绚烂可观。

是非常优秀的景观用种之一。

大金鸡菊科属:菊科金鸡菊属别名:狭叶金鸡菊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

株高50-90cm,疏生细毛。

基部叶披针形或长圆状匙形,全缘,有时为裂片状羽状叶,茎部叶向上渐小。

头状花序具长梗,总苞苞片窄而短,舌状花黄色,先管有4至5齿。

瘦果扁球形,有薄鳞状翅,冠毛极小或缺。

4月现蕾,花期5月中旬至11月上旬,盛花期5-6月。

分布与习性:原产于北美。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耐寒、耐旱、稍耐阴、耐瘠薄,不择土壤。

自播能力强。

应用:观花地被植物,布置花坛、花境;片植于草地、绿篱、疏林边缘,阳坡地或路旁、湖畔。

蛇目菊别名: 小波斯菊、金钱菊、孔雀菊。

科属:菊科金鸡菊属形态特征:1、2年草本植物,基光滑,上部多分枝,株高60-80cm。

叶对生,基部生叶2-3回羽状深裂,裂片呈披针形,基部叶片有长柄。

头状花序,有总梗,常数个花序组成聚伞花丛。

舌状花单轮,花瓣6~8枚,黄色,基部或中下部红褐色,管状花紫褐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