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花瓣初识之平瓣类菊花品种有三千多种,如何认识和分类,历来是门大学问。
中国最早的分类方法是依照花的颜色分类;宋朝学者刘蒙,在《菊谱》中就是依照颜色将菊花分为36个品种(黄17品、白15品、杂色4品)。
宋朝之后,菊花的栽培、选育、发展完成了由药用到观赏的转变,而且,种类越来越多,色彩也越来越丰富。
就颜色而言,已从当初刘蒙分类时的三种颜色(黄、白、杂),逐渐发展到红、黄、白、墨、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等11种颜色,再加上复色、间色,那更是五彩缤纷,百色斗艳了。
显而易见,古老的颜色分类法已完全跟不上菊花发展的态势。
于是,1982年,中国园艺学会和中国花卉盆景协会在上海召开全国菊花品种分类学术会议,将菊花进行系统分类;并制订了五级标准,分别为:第一级标准:花径;第二级标准:瓣形;第三级标准:花型;第四级标准:花的特征;第五级标准:叶的特征。
这五级分类中,一、二、三级标准用于系、类、型分类,四、五级标准用来直接鉴定品种和准确分类。
五级标准计有9大类别:1. 按颜色分类。
2. 按高矮分类:分为高(1米以上)、中(0.5~1米)、矮(0.2~0.5米)三类。
3. 按季节分类:分为春菊、夏菊、秋菊、冬菊以及“五九”菊;秋菊按花期又分为早、中、晚3类。
4. 按种型分类:分为小菊系、中菊系、大菊系等20型。
5. 按日照反应分类:分为极敏感品种(遮光到现蕾为15~19天)。
较敏感品种(遮光到现蕾为20~24天)、敏感品种(需25~29天)、不敏感品种(需30~34天)和极不敏感品种(需34天以上)。
6. 按花期分类:分为夏菊:花期6月至9月;秋菊:花期10月至11月;寒菊:花期12月至翌年1月。
7. 按花的直径分类:大菊:花径10cm以上;中菊:花径6cm至10cm;小菊:花径6cm以下。
8. 按应用方式分类:独本菊:一株一茎一花;立菊:一株多干数花;大立菊一株数百至数千朵花;悬崖菊通过整形成悬垂式;嫁接菊:一株花的主干上嫁接各种花色的菊花;案头菊:株高约20cm;菊艺盆景:菊花制作的桩景或盆景。
9. 按花瓣分类:将秋菊中的大菊系分为平瓣、桂瓣、匙瓣、管瓣、畸瓣等五大类,共30个花型和13个亚型。
在这9大分类中,最为直观,最容易引起人们兴趣的就是按花瓣进行的分类。
这种分类主要用于秋菊中的大菊系。
大菊系有五大类:平瓣类、桂瓣类、匙瓣类、管瓣类、畸瓣类。
五大类合计有30个花型和13个亚型。
花瓣的五大类中,平瓣类为原始类型,最早出现,尔后是桂瓣类,再后是匙瓣类和管瓣类(匙瓣和管瓣都是在同一时间被发现,并被继续培育成复瓣和重瓣),最后出现的是畸瓣类。
知道了菊花花瓣的五大类,再去观赏菊花会,便有了截然不同的另类感受。
花红柳绿之53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平瓣类照片说明:上图为广东中山市小榄镇龙山公园大门口内菊花会迎宾大立菊(获金奖)。
进入大门后,便按图索骥,依类踏上寻花之路。
本文上传的是平瓣类菊花,桂瓣类、匙瓣类、管瓣类、畸瓣类菊花,另文逐类上传。
平瓣类菊花盛开时舌状花瓣呈平面伸展,仅基部结合成管状,且管状部分少于平展部分1/3以下。
平瓣类菊花主要有六型:即宽带型、荷花型、翻卷型、叠球型、芍药型、平盘型。
宽带型:舌状花宽平瓣1~2轮,平展直伸或带状下垂,盘状花正常外露。
代表品种有粉十八、军旗、玉光院、一文蒿等(见图1、图2)。
花红柳绿之53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平瓣类花红柳绿之53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平瓣类荷花型:舌状花宽平瓣3~6轮,合抱,盘状花正常,盛开时外露。
主要品种有唐宇荷舞、紫荷、灯光菏、鸳鸯荷等(见图3、图4)。
花红柳绿之53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平瓣类花红柳绿之53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平瓣类翻卷型:舌状花宽平瓣多轮,间或有狭匙瓣,外翻内卷,盘状花稀少,合抱,盘状花正常,盛开时不外露或微露。
主要品种有唐宇金蝶、朱砂红霞、日照炉烽等(见图5、图6)。
花红柳绿之53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平瓣类花红柳绿之53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平瓣类叠球型:舌状花平瓣多轮,外轮瓣间有匙瓣或管瓣,内轮瓣排列紧密整齐,鳞次栉比呈球状,或疏松呈半球状,内抱或乱抱。
盘状花稀少,盛开时不外露。
主要品种有紫绣球、北陆红玉、国华圣者、紫琅红云等(见图7、图8)。
花红柳绿之53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平瓣类花红柳绿之53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平瓣类芍药型:舌状花宽平瓣多轮,间或有狭匙瓣,内外轮近等长,外轮瓣直出,内轮瓣向心内抱。
盘状花稀少,盛开时不外露或微露。
主要一品种有绿牡丹、中华玉芳、红粉莲花,金红竞辉等(见图9、图10)。
花红柳绿之53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平瓣类花红柳绿之53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平瓣类平盘型:舌状花多轮至重轮,狭长平展直出,外轮瓣长而中,内轮瓣层层缩短,全花顶部有稍平而如平状,心花正常,盛开时半露至全露。
主要品种有紫莲、橙平荷、醉享芳、西湖仙莲等(见图11、图12)。
花红柳绿之53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平瓣类花红柳绿之53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平瓣类上述的类型,包涵的品种在现实中是非常多的,可惜的是,小榄菊花会花盆上的标签,并没有注明菊花花瓣的类型,游客只能凭各自的知识去分辨,去揣测。
所以,文中所说,错、漏必多,恳请有识之士赐教。
相对于其他无标签、无说明的花展,小榄菊花会其实做得相当不错了。
但愿明年的“甲戌大会”20周年纪念,主办者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大会补上这增彩的一笔。
匙瓣类菊花在盛开时,花瓣基部结合成管,上部开裂成匙状,管状部分为平展部分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匙瓣类菊花分为匙荷型、雀舌型、蜂窝型、莲座型、卷散型、匙球型等六大型。
匙荷型菊花:舌状花多轮,全花为拱状,匙瓣,整齐,顶平似荷,或略呈球状。
心花正常或稀少,露心。
主要品种有灰鸽、墨蟹、披秀、唐宇银荷等。
详见下图匙瓣1、匙瓣2。
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雀舌型菊花:舌状花多轮至重轮,外轮狭,匙瓣直伸,瓣端匙口的底部扩大,端尖形如雀舌。
心花发达或稀少。
主要品种有艳冠秋英、家乡山径、粉管盘、金孔雀、洹水玉女、赤兔等。
详见下图匙瓣3、匙瓣4。
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蜂窝型菊花:舌状花多轮,短匙瓣,全花呈球形。
瓣短小,近直伸,排列整齐,露出瓣口如铃口状。
全形如蜂窝。
主要品种有奉献、山城之光、乒乓菊、蜂窝菊、水晶球、红虎球等。
详见下图匙瓣5、匙瓣6。
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莲座型菊花:舌状花匙瓣多轮,外轮长,内轮短,内抱呈莲座形。
盘状花不发达,盛开时外露或微露。
主要品种有富士白、彩湖青阳、紫云光、赛旭桃、棉水映荷、黄莲羹、兼六鲜红等。
详见下图匙瓣7、匙瓣8。
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卷散型菊花:舌状花多轮,多为狭长的匙瓣或狭长的平瓣,内轮卷曲,内抱或散抱,外轮长而飘垂,总为内卷外散。
盛开时盘状花外露或微露。
主要品种有四子春、白牡丹、紫凤牡丹、嫩竹玉笋、玉鹤起舞、等。
详见下图匙瓣9、匙瓣10。
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匙球型菊花:舌状花匙瓣,间有平瓣,多轮,排列整齐,花瓣内曲,合抱呈球型或外轮下垂。
盘状花稀小,盛开时不外露。
主要品种有红球、日本黄球、越山白厚、粉白球、紫衣学士、春日剑山、粉白球、春雷等。
详见下图匙瓣11、匙瓣12、匙瓣13、匙瓣14以及套题照片(精山宝来)。
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上列的第七张照片富士白(匙瓣7)以及第十二张照片日本黄球(匙瓣12),毫无疑问是从日本引进的菊花变种。
菊花,大约在唐朝期间由我国传至日本,之后,深受日本朝野欢迎;于是,日本皇室在使用的器具上镂刻了一枚由16瓣金黄色菊花花瓣组成的皇家徽记,后来,这徽记就演变成为日本的国徽。
花红柳绿之55 <wbr> <wbr>菊花花瓣初识之匙瓣类在中国的十大名花(兰花、梅花、牡丹、菊花、月季、杜鹃、荷花、茶花、桂花、水仙)中,菊花是第一大科,下分30余属,含有品种3000多个。
品种多,名称也多:从古代的“节花”算起,计有东篱、女华、晚艳、冷香、寿客、灵菊、金英、黄花、黄华、秋菊、陶菊、艺菊等十三个别称;其中节花、晚艳、冷香、寿客等名讳,最为古代的文人墨客所乐用。
究其原因,大概是认为菊花具有孤清亮节、高雅傲霜的特征,能代表名士的气质与节操。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晚菊》一诗中云:“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
”这两句诗,便是此观点的代表作。
此外,这十四个名称中,其声调有平平(东篱、金英、黄花、黄华)、仄仄(晚艳、寿客、艺菊),平仄(灵菊、秋菊、陶菊)、仄平(菊花、节花、女华、冷香)等四种变化。
这四种变化,使得骚人墨客在填写格律诗词时,能根据平仄的各种要求,获得多种选择;而所填写的菊花诗词,也因此则变得抑扬顿挫,韵味无穷。
古代诗人对菊花别名的釆用,秦之前多是用“秋菊”,如屈原、。
晋之后,用得最多的,是“东篱”和“黄花”。
例如,晋·陶渊明、唐·李白、唐·释皎然、宋·张孝祥、宋·史铸、宋·范成大、宋·李清照、宋·晏几道、宋·张滋、明·唐伯虎、清·郑板桥、清·陈鹤年等诗人,在诗词中提到菊花时,爱用“东篱;而南唐·李煜、宋·王安石、宋·李清照、宋·李纲、宋·陆游、元·张养浩、明·唐伯虎、明·戴进等诗人,在诗词中提到菊花时,则爱用“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