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细节描写
抓住细节
学习目标:
1.学会细心观察,用心捕捉生活中的细节。 2.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3.掌握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
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 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把它放大,通过准确、 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 其物”。或者说所谓细节描写,就是对某些细小 而又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环节和情节, 加以具体描写。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性格丰 满、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增强文章的形象性、 生动性和真实性。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没 有细节描写,就没的典型行动进行深入 细致的描写。比如,还是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中的关于鲁达借银两帮助金老父女这个段落中,在 使用的动词上就生动的表现出了三人不同的性格特 点。 (4)服饰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衣着进行仔细的描写。 要通过服饰描写看得出来这个人的职业特点,同时, 也看得出来在职业特点之外的个性特征,这才是好 的关于服饰的细节描写。 (5)表情变化细节描写,即对人物表情的变化过程进 行细致的描绘。在《七个火柴》一文中,在无名战 士把火柴交给卢进勇之后的表情变化的描写,就是 一个很值得品味的细节。
2、巧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 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变 无形为有形,变平淡质朴为文采斐然。
a、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 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 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 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 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 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 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骆驼祥子》
b、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
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
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
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
(6)心理活动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 细致的描写。比如,在《爸爸的看护者》一文中, 对少年西西洛在看到“爸爸”生病很严重之后的 一段心理活动的描写,就非常能够表现这个少年 体贴关心父母的优秀品质。 (7)事物细节描写,即对某一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 进行细致的描写。比如,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一文中,对鲁提辖如何三拳打死镇关西的这个部 分的描写就可以看作是对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细 节描写。
人物细节描写: 外貌、语言、动作、
情态、心理
细节描写 景物细节描写: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的分类
动物、静物
生活细节描写:
情节、事件的 细节描写
(场面描写:是事件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 的画面描写)
智慧结晶
一、慧眼独具——找准典型
一篇文章的细微之处很多,不可能面 面俱到,要对这些细微之处进行筛选, 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对表达文章中 心最有帮助的材料。
b.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象要落下来,我用 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 她也笑了。
c.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 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d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 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 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智慧结晶
二、深挖细掘——细致描摹
智慧结晶
二、深挖细掘——细致描摹
1、锤炼词语:通过对一些精彩的动 词、形容词的辨析和筛选,精心锤炼 词语可以对所描述的内容进行准确生 动的修饰和限制,同时以少胜多,一 字传神。
a.屠户把银子攥得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 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 了回去?” ……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 里揣,口里说道:“也罢……”
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或 场面的某一特征作细致、具体的描绘, 以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描写方 法。成功的细节描写,作用巨大,能 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 境,感同身受,震人心魄,令人过目 不忘,回味无穷,增强文章的形象性、 生动性、真实性。
常见的几种细节描写:
(1)肖像细节描写,即对人物肖像进行细节描写。 比如,在《爸爸的看护者》里,对病人的肖像描 写就是一个细节。正是这个细节推动了情节的发 展。 (2)语言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某一典型语言进行 仔细描写。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在鲁 达打死镇关西之后说他诈死,就是一个语言的细 节,说明鲁达粗中有细,勇敢机智的性格特点。
探究在线
认真朗读选段一,谈谈选 段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作者 抓住了什么细节进行描写? 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刻 画?作者抓住了几个方面具 体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 用词上有何特点?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 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 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 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 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 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 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 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 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 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 要好得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写法指津:
在这部分中作者按照由低到高写 静物,由高到低写动物的顺序,同时 兼顾到详略的安排,对百草园的景物 展开描写。抓住了景物的形、声、色、 味来具体刻画,运用了比喻、拟人的 修辞,同时又用了极富有表现力的动 词和形容词突出了景物的特点。
写法指津:
围绕“羚羊木雕”应否讨还的问题, 一家人轮番登场。妈妈的严厉专断、咄咄 逼人,爸爸的理智清醒、以“理”服人让 人无法抗拒,奶奶的慈爱而无奈,我的委 屈与痛苦,都在人物描写中跃然纸上,生 动传神。既符合人物各自的身份与家中的 地位,又鲜明的展示出人物各自的性格特 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