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论文题目:交通灯定时控制系统的设计、制作学院:_ ___专业:____学号:_____姓名: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完成日期:设计任务书在城镇街道的十字交叉路口,为了保证交通秩序和行人安全,一般在每条道路上各有一组红、黄、绿交通信号灯,其中红灯亮,表示该条道路禁止通行;黄灯亮表示该条道路上未过停车线的车辆停止通行,已过停车线的车辆继续通行;绿灯亮表示该条道路允许通行。
交通灯控制电路自动控制十字路口两组红、黄、绿交通灯的状态转换,指挥各种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实现十字路口交通管理的自动化。
设计一个十字路口的交通灯定时控制系统,基本要求如下:(1)甲车道和乙车道两条交叉道路上的车辆交替运行,每次通行时间都设为25秒。
(2)每次绿灯变红灯时,黄灯先亮5秒钟,才能变换运行车道。
(3)黄灯亮时,要求每秒钟闪亮一次。
选做扩展功能:(4)十字路口有数字显示灯亮时间,要求灯亮时间以秒为单位作减计数;(5)要求通行时间和黄灯亮的时间均可在0~99s内任意设定。
目录一、交通灯设计原理 (4)二、单元电路的设计 (8)1、秒脉冲发生器 (8)2、定时器 (9)3、控制器 (11)4、译码器 (14)5、显示部分 (16)6.整个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布局 (17)三、仿真过程与效果分析 (17)四、元器件清单...................................................................... . (19)五、体会总结...................................................................... .. (20)六、参考文献...................................................................... .. (21)七、附录一.交通灯设计原理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它主要由控制器、定时器、译码器和秒脉冲信号发生器等部分组成。
秒脉冲发生器是该系统中定时器和控制器的标准时钟信号源,译码器输出两组信号灯的控制信号,经驱动电路后驱动信号灯工作,控制器是系统的主要部分,由它控制定时器和译码器的工作。
图中:TL: 表示甲车道或乙车道绿灯亮的时间间隔为25秒,即车辆正常通行的时间间隔。
定时时间到,TL=1,否则,TL=0。
TY:表示黄灯亮的时间间隔为5秒。
定时时间到,TY=1,否则,TY=0。
ST:表示定时器到了规定的时间后,由控制器发出状态转换信号。
由它控制定时器开始下个工作状态的定时。
图1 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两方向车道的交通灯的运行状态共有4种(因人行道的交通灯和车道的交通灯是同步的,所以不考虑),如表1所示表1通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1)图甲车道绿灯亮,乙车道红灯亮。
表示甲车道上的车辆允许通行,乙车道禁止通行。
绿灯亮足规定的时间隔TL时,控制器发出状态信号ST,转到下一工作状态。
(2)甲车道黄灯亮,乙车道红灯亮。
表示甲车道上未过停车线的车辆停止通行,已过停车线的车辆继续通行,乙车道禁止通行。
黄灯亮足规定时间间隔TY时,控制器发出状态转换信号ST,转到下一工作状态。
(3)甲车道红灯亮,乙车道黄灯亮。
表示甲车道禁止通行,乙车道上的车辆允许通行绿灯亮足规定的时间间隔TL时,控制器发出状态转换信号ST,转到下一工作状态。
(4)甲车道红灯亮,乙车道黄灯亮。
表示甲车道禁止通行,乙车道上位过县停车线的车辆停止通行,已过停车线的车辆停止通行,已过停车线的车辆继续通行。
黄灯亮足规定的时间间隔TY时,控制器发出状态转换信号ST,系统又转换到第(1)种工作状态。
交通灯以上4种工作状态的转换是由控制器器进行控制的。
设控制器的四种状态编码为00、01、11、10,并分别用S0、S1、S3、S2表示,则控制器的工作状态及功能如表2所示表2控制工作状态及其功能控制器应送出甲、乙车道红、黄、绿灯的控制信号。
为简便起见,把灯的代号和灯的驱动信号合二为一,并作如下规定:AG=1:甲车道绿灯亮;BG=1:乙车道绿灯亮;AY=1:甲车道黄灯亮;BY=1:乙车道黄灯亮;A R=1:甲车道红灯亮; BY=1:乙车道红灯亮;由此得到交通灯的ASM 图,如 图2所示。
设控制器的初始状态为S0(用状态框表示S0),当S0的持续时间小于25秒时,TL=0(用判断框表示TL ),控制器保持S0不变。
只有当S0的持续时间等于25秒时,TL=1,跳转到S1,这时当S1持续时间小于5秒时TY=0,控制器保持S1不变,只有当持续时间等于5秒时,控制器发出状态转换信号ST (用条件输出框表示ST ),也就是说每跳转一次持续总时长为30秒,然后转换到下一个S2状态,满足条件又跳到S3的总时长30秒工作状态。
依此类推可以弄懂ASM 图所示表达的含义。
ASM 三.单元电路的设计(1)秒脉冲发生器脉冲信号发生器用的是555定时器构成多谐震荡器,震荡频率为: f=1.43/(R 1+2R 2)C电路图如下图:图3 秒脉冲产生器 图4 秒脉冲产生器结果(2)定时器定时器由与系统秒脉冲(由上面时钟脉冲产生器提供)同步的计数器构成,要求计数器在状态信号ST作用下,首先清零,然后在时钟脉冲上升沿作用下,计数器从0开始进行加1计数,向控制器提供模5的定时信号TY和模25的定时信号TL。
计数器选用集成电路74LS163进行设计较简便。
74LS163是4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它具有同步清零、同步置数的功能。
其功能表如表所示。
表中,LD’为置数端,RD’为清除端,EP,ET为使能端。
图4则为两片74LS163连接的定时电路图。
表3 74LS163功能表图5 74LS163组成定时器电路图还可以用74LS160来实现这个定时器。
但是由于该芯片不是二进制而为十进制计数器,在进行拓展是更加方便。
其定时器电路图如下:图6 74LS160组成的定时器电路图(3)控制器控制器是交通管理的核心,它应该能够按照交通管理规则控制信号灯工作状态的转换。
从ASM图可以列出控制器的状态转换表,如表12、3所示。
选用两个D触发器做为时序寄存器产生4种状态,控制器状态转换的条件为TL和TY,当控制器处于Q1n+1Q0n+1=00状态时,如果TL=0,则控制器保持在00状态;如果,则控制器转换到Q1n+1Q0n+1=01状态。
这两种情况与条件TY无关,所以用无关项"X"表示。
其余情况依次类推,同时表中还列出了状态转换信号ST。
表3 控制器状态转换表根据表12、3、可以推出状态方程和转换信号方程,其方法是:将Q1n+1、Q0n+1和ST为1的项所对应的输人或状态转换条件变量相与,其中"1"用原变量表示,"0"用反变量表示,然后将各与项相或,即可得到下面的方程:根据以上方程,选用数据选择器74LS153来实现每个D触发器的输入函数,将触发器的现态值加到74LS153的数据选择输入端作为控制信号.即可实现控制器的功能。
控制器原理图如图7所示。
由两个双多路转换器74LS153和一个双D触发器74LS74组成控制器。
触发器记录4种状态,多路转换器与触发器配合实现4种状态的相互交换。
电路逻辑图如下:图7控制器逻辑图其原理为:CLK分别送给U7A和U7B的3和11的清零端。
将TY接入U4的5和U5的4和5;TY非接入U4的4;TL接入U4的10和U5的3和6;TL非接入U4的13。
如上图所示:74LS74两个D触发器作为时序寄存器产生4种状态。
选用数据选择器74LS153来实现每个D触发器的输入函数,将触发器的的现态值加到74LS153的数据选择端作为控制信号,即可实现控制器的功能。
(4)译码器译码器的主要任务是将控制器的输出Q1、Q0的4种工作状态,翻译成甲、乙车道上6个信号灯的工作状态。
控制器的状态编码与信号灯控制信号之间的关系如表4所示。
表4控制器状态编码与信号灯关系表通过与门来简洁翻译成两路交通的亮灭,其中,黄灯的闪烁,是通过时钟信号的高低电平和Q1,Q0的状态控制其亮灭及闪烁。
下图为译码器及交通灯部分的电路图:图8 译码器及交通灯电路图其原理为:将定时器输出的TY。
TY非;TL。
TL非分别作用于控制器的芯片74LS153中,在CLK脉冲置于芯片74LS74中会输出高低变化的电平。
控制器中的信号在送给由芯片74LS08组成的译码器后再通过电路中的指示灯和200欧的电阻从而得到交通灯的逻辑电路,这种电路的结果最终通过小灯的正常闪烁来实现。
(5)显示部分显示部分由74LS48和共阴极七段数码管组成,74LS48作为译码器,对74LS160的输出信号进行译码,然后通过七段数码管显示出74LS160的计数。
即交通灯需要显示的时间。
其设计如图下:图9 显示部分电路图(6)整个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布局四.仿真过程与效果分析1.系统调试与结果(1)组装调试秒脉冲电路。
(2)进行定时电路的组装和调试。
当输人1Hz的时钟脉冲信号时,要求电路能进行增计时,当增计时到25时,能输电有效的定时时间到信号。
(3)调试交通灯控制器以及显示部分。
(4)判断各部分电路之间的时序配合关系。
然后检查电路各部分的功能,使其满足设计要求。
最终调试如下:接上电源,便可以进行交通灯控制系统的仿真,电路默认把通车时间设为25秒,甲车道方向绿灯亮,行人车辆都可自由通行;乙车道方向车道的红灯亮,车辆禁止通行。
时间显示器从预置的0秒,以每秒增1,增到25到0时,甲道的绿灯转换为黄灯,其余灯都不变。
从增至5秒又到0后时甲车道的黄灯转换为红灯;乙车道的红灯转换为绿灯。
如此循环下去。
2.实体电路仿真成功后,按照仿真图进行实物连接及调试。
调试过程如下:(注:调试的常用仪器有: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
)电路通电前的检查:电子安装完毕,通常不宜急于通电,要形成这种习惯,先要仔细检查。
其检查内容包括:(1)连线是否正确按照实际线路来对照原理图电路进行查线。
以元件为中心进行查线。
把每个元件引脚的线一次查清,检查每个去处在电路图上是否存在,防止出现错线和少线,多线。
同时对于已查过的线通常应在电路图上做出标记。
(2)元器件的安装情况检查元器件引脚之间有无短路和接触不良,尤其是电源和地脚,发光二极管“+”、“-”极不要接反。
以上检查完毕后把经过准确测量的电源接入电路。
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包括有无元件发热,甚至冒烟有异味电源是否有短路现象等;如有此现象,应立即断电源,待排除故障后才能通电。
若无异常则直接通电。
四.元器件清单集成电路74LS74 1片74LS48 2片74LS163 2片(或74LS160 2片)74LS04 1片74LS08 2片74LS153 2片74LS00 1片N555 1片芯片座若干电容10μF , 0.01μF ,电阻47KΩ两个发光二极管 6 个(红黄绿各2个)五.体会心得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不仅加深了我对数字逻辑电路的理解,而且加强了我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及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