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考点整理一、议论文定义: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直接表达作者见解和主张的一种常用文体。
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二、议论文的特点:1、严密的逻辑性2、语言的准确鲜明性3、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三、议论文三要素:(一)论点:1、定义: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或表示的态度。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句子。
论点一般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的。
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
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2、如何确定中心论点的位置:题目、篇首、篇中、篇尾。
①从位置上找:Ⅰ标题;Ⅱ开篇;Ⅲ中间;Ⅳ结尾。
②分析文章的论据。
(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标题、开头、篇末、不明显需精练概括。
还可以通过分析论据来找论点。
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
或者分析题目,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证话题,作者对论题的看法就是中心论点。
3、特点:简洁、准确、鲜明。
4、议论文提出论点的方法(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这种方法在议论文中最常见,它不需任何修饰和导入,直接提出文章的论点,使文章更显精练、简洁。
如《谈骨气》开篇即提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
(2)引述名言警句,作为论点。
这种议论文的开头,让人眼前一亮,感觉新颖,而又深深信服。
例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先引用名言,然后加以阐释,引出论点。
(3)讲述故事,引出论点。
开篇讲述一个跌宕起伏的小故事,用叙述性的语言,把情节表述清楚,然后由这个故事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
(4)摆出生活现象,引出论点。
文章开头先列举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然后引出一个正确的观点。
这种开头更贴近生活实际,议论更有针对性,也更有的放矢。
(5)运用比喻,引出论点。
在文章的开头,运用一个或一组比喻,通过比喻的意思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二)论据:1、定义: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2、种类:(1)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现实生活的事实、史实、统计数据、神话、传说、寓言等。
用事实作论据。
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
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
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
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2)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名言警句.谚语.科学定律.定理.公式等。
原则: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愿意。
考点:补充一个论据;(要紧扣论点,选取真实典型的事例)3、运用论据应注意:(1)论据必须与论点相一致。
(2)论据应具有真实性、典型性。
(3)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具有概括性。
(4)运用多个论据时要有详略。
(5)使用论据后要紧扣论点进行分析。
作者阐述或论证论点的根据。
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注意: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
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4、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答题思路: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
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三)论证:作者运用论据去证明论点的方法。
有举例论证(例证),引用论证(引证),比喻论证(喻证),对比论证等。
1、举例论证(例证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作用:事实胜于雄辩,能具体有力地论证论点。
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
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来证明论点。
作用: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和古典诗词中的名句,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
3、对比论证法: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做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作用:对比论证可以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还可以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从而突出论点。
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
分析对比论证方法作用,两个方面作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4、喻证法: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来证明论点。
作用: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来证明论点,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答题思路:(1)道理论据,增加论据的权威性。
(2)事实论据,从哪个角度来证明论点。
(3)比喻论证,或生动形象证明了……,或深入浅出证明了……(要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4)对比论证,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四、论证结构:1、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及思路:引论:提出问题(围绕论题提出论点)本论:分析问题。
结论:解决问题。
2、议论文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引论) →分析问题(为什么)(本论) →解决问题(怎么办)(结论)3、常见的论证结构:A.并列式:总分总;总分;分总。
B.对照式C.递进式4、总结:引出论点——论证论点——强化论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论——本论——结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总分总/总分、并列、层进、对照【分析论证过程】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④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例如:勤奋:论点:勤奋是一个人成才的必由之路。
勤奋者不会浪费时间。
“天才”源于勤奋。
勤奋是人的一种实干精神。
勤奋也要讲求方法。
勤奋需要毅力。
道理论据:良机对于懒惰没有用,但勤奋可以使平常的机遇变成良机。
——马丁路德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冯梦龙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华罗庚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的。
——郭沫若好学不倦者,必成天才。
——林肯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
——陈毅五、议论文的语言1、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2、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3、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4、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
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①、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②、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③、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
下面从不同角度解释一下:A、语言准确表现为:①概念使用准确,②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B、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C、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D、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
用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
不宜详细叙事。
否则会喧宾夺主。
这一点一般的议论文都有体现,就不再举例说明了。
答题思路:如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思路:(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
又如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答题思路:(1)解释词语的含义;(2)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
六、驳论文的阅读1、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2、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论据;3、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七、注意:(1)议论文一般开头由某件事、一则名言、寓言故事等生发议论。
所以它们的作用是:作为引子,引出论证的话题。
(2)议论文常用设问句作过渡,反问句式以示强调。
①设问(手法)句的作用:吸引读者注意,启发读者去思考,发人深思。
②反问(手法)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强调作者的观点,发人深思。
【议论文常见考点及基本答题模式】一、关于“论点”的提问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也是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它是议论文的灵魂。
常见题目是:A、本文的论点是什么?B、文章是怎样提出论点的?C、本文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怎样?D、分论点和中心论点的关系怎样?E、对论点的评述。
(这是开放性试题)1、一篇文章的论点有几个?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这几个论点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递进的,但它们都应该服从全文的中心论点。
他们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是:a、有的文章把几个分论点综合归纳起来就是中心论点;b、有的文章几个分论点都是中心论点的论据。
c、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d、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2、论点的特征: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明确的判断(包括肯定和否定),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陈述句。
形式上: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
内容上:具有判断性,能够明确地表示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观点、态度。
(包括肯定和否定)3、在什么地方寻找文章的论点?文章的论点可以安排在开头,也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中间或结尾。
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揭示了论点(议论文的标题不是表明论点就是点明论题,论题只揭示议论的范围,论点是作者的见解和主张)。
即论点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任何位置。
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段落论点也是如此。
从常见位置寻找文章的论点,是我们的习惯做法。
但是,我们判断一个句子是否就是文章的论点,还应通读整个文段,看文段的其他句子是否围绕这个语句来写,与这个句子有没有逻辑上的关系。
(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