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章节财务分析教案资料
4
计算速动比率时要把存货从流动资产剔除
在流动资产中存货的变现速度最慢 由于某种原因,部分存货可能已损失报废还没做处理 部分存货已抵押给某债权人 存货估价还存在成本与合理市价相差悬殊的问题
6
3.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年末流 动负债。 该指标较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较 多,能够保障企业按时偿还到期债务。但也不是越大 越好,太大则表示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收益能 力不强。
1
第一节 偿债能力分析
一、 站在债权人的角度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 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一)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流动 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是衡量企业当 前财务能力,特别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标志。短期 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 率。主要把握两点: 一是关于三个指标的计算和分析,三个指标反映的是企业 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也就是说三个指标越高,反映企业 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并不是说这三个指标越高越好,在 进行财务分析的时候要考虑相关因素的影响。
2
1.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 的权益越有保证。但是,流动比率也不可能过高,过 高则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 率和企业的筹资成本进而影响获利能力。流动比率越 高,说明偿债能力越好,企业为了保持良好的偿债能 力,过多的将资产占用在流动资产上,但是流动资产 的收益能力比长期资产的收益能力要差,所以流动比 率越大从另一个侧面反映资产的收益水平较差。
10
3.股东权益比率
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 与资产负债率的关系
4.权益乘数
股东权益比率的倒数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1 ÷(1-资产负债 率) =(权益+负债) ÷权益
11
5. 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利息支出=财务费用+资本化利息 息税前利润=所得税+净利润+利息(资产所 创造的全部价值)
第十一章 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 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 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 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 ➢财务分析的最基本功能,是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成对特 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 ➢财务分析的起点是财务报表,分析使用的数据大部分来自 于公开发表的财务报表。因此,财务分析的前提是正确理解 财务报表。 ➢财务分析的结果是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抵抗风 险能力作出评价,或找出存在的问题。
12
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1、或有负债 2、担保责任 3、租赁活动
13
第二节 营运能力分析
企业的营运能力反映了企业资金周转状况,对此进行 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营业状况及经营管理水平。资 金周转状况好,说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高,资金利 用效率高。企业的资金周转状况与供产销各个经营环 节密切相关,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企 业的资金正常周转。资金只有顺利的通过各个经营环 节,才能完成一次循环,在供产销各个环节中,销售 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产品只有销售出去,才能实现 其价值,收回最初投入的资金,顺利的完成一次资金 周转。通过产品销售情况与企业资金占用量来分析企 业的资金周转状况,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
9
2. 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反映总资产 内部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配比关系。企业在评价 产权比率适度与否时,应从提高获利能力与增强偿债 能力两个方面综合进行,即在保障债务偿还安全的前 提下,尽可能提高产权比率。产权比率越高,资产负 债率就越高,企业财务风险也就越大,但是资产负债 率提高以后可以给所有者带来财务杠杆利益,这样就 能增强企业获利能力。所以产权比率要从偿债能力和 获利能力两个角度进行把握。产权比率与资产负债率 对评价偿债能力的作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资产 负债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安全性的物质保障程度, 产权比率则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以及自有 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
7
影响变现能力的其他因素
1、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 2、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 3、偿债能力的声誉
8
(二)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负债比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这一比率越小,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 强,比率较大表明:利用较少的自有资金形 成较多的资产;而且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条件 下,可以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得到较多的投 资利润;比率过大则需注意控制风险。
3
运用流动比率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虽然流动比率越高,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流动资 产保证程度越强,但这并不等于说企业已有足够的现 金或存款用来偿债。流动比率高也可能是存货积压、 应收账款增多且收账期延长,以及待摊费用和待处理 财产损失增加所至,而真正可用来偿债的现金和存款 却严重短缺。 2.)从短期债权人的角度看,自然希望流动比率越高 越好,但从企业经营角度看,过高的流动比率通常意 味着企业闲置现金的持有量过多,必然造成企业机会 成本的增加和获利能力的降低。 3.)流动比率是否合理,不同的企业以及同一企业不 同时期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因此,不应用统一的标 准来评价各企业流动比率合理与否。
14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应收 账款余额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
15
二、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在计算存货周转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存货计价方法对存货周转率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 在分析企业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的存货周转率时,应 注意存货计价方法的口径是否一致。如果以实际成本 核算的话,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 先出法、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认定法等。 在不同的计价方法之下就会影响到期末存货余额,有 就会影响到存货周转率的分母。例如在通货膨胀时期, 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采用后进先出法,符合会计上的 谨慎性原则,价格高的存货先发出结转到主营业务成 本,价格低的存货作为期末存货,列示在资产负债表 存货中,在计算存货周转率时由于存货平均占用额减 少,所以存货周转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