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项目高支模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模板编制:审核:审批:施工单位: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三、施工计划四、施工工艺技术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六、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七、验收要求八、应急处理措施九、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和特点(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图及立面布置图、具体明确支模区域轴线、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二)施工要求梁模板应满足表面平整度、标高及轴线位置的要求;模板面板应满足强度及刚度要求;模板支撑体系应满足强度及整体稳定性要求,要写明模板的厚度,支撑体系方木规格、钢管的规格及壁厚、螺栓的大小等。
(三)技术保证条件1. 根据本工程特点提出高支模工程施工中特别注意的关键问题,并制定针对性措施。
2、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技术人员熟悉图纸、编制方案、进行两级交底、明确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3. 做好现场复测和施工文件复核,针对本工程的要求作出周密的总进度计划和月进度计划。
(四)各责任主体单位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二、编制依据高支模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依据应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所在地地方行政法规、规定等;2、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3、施工技术规范、规程主要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2016《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建筑施工扣件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230-2010《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17《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 51210-2016《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93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4、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5、《施工组织设计》三、施工计划(一)施工总体部署(劳动力计划、施工机械、平面布置等)用文字表述危大工程开竣工日期,控制节点施工周期和完工时间,施工队伍布置计划、各关键节点开工次序和完工时间(二)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期目标,结合本工程施工条件,编制专项施工进度计划,采用横道图或网络图表达,并编制文字说明。
(三)材料与设备计划根据进度要求,提出分阶段材料进场计划、原材料检验和试验计划、各类机械设备配备计划等;四、施工工艺技术(一)技术参数:支模区域平面图,立杆、纵横水平杆平面布置图,支撑体系立面图、剖面图,竖向、水平剪刀撑布置图,梁下支撑详图,连墙件布置及其节点大样图、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二)工艺流程。
(三)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
(四)主要搭设方法、构造设置。
(五)施工过程中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1.立柱底部基础应回填夯实;2.垫木应满足设计要求;3.底座位置应正确,顶托螺杆伸出长度应符合规定;4.立柱的规格尺寸和垂直度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偏心荷载;5.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等设置应符合规定,固定可靠;6.安全网和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符合要求。
(六)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浇筑前,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确认具备混凝土浇筑的安全生产条件后,签署混凝土浇筑令,方可浇筑混凝土。
2. 框架结构中,柱和梁板的混凝土浇筑顺序,应按先浇筑柱混凝土,后浇筑梁板混凝土的顺序进行。
浇筑过程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并确保支撑系统受力均匀,避免引起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失稳倾斜。
3.浇筑过程应有专人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进行观测,发现有松动、变形等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撤离作业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七)拆除管理1.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拆除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应核查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强度报告,浇筑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方可拆除,并履行拆模审批签字手续。
2.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拆除作业必须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度不应大于两层。
设有附墙连接的模板支撑系统,附墙连接必须随支撑架体逐层拆除,严禁先将附墙连接全部或数层拆除后再拆支撑架体。
3.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拆除时,严禁将拆卸的杆件向地面抛掷,应有专人传递至地面,并按规格分类均匀堆放。
4.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和拆除过程中,地面应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范围。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一)组织保障措施1、责任主体单位组织机构框图、专业分包合同及安全协议2、施工单位资质专业分包单位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复印件等3、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人员组成和相关人员资格证复印件4、危大工程公示牌(附表1)、安全警示标志、验收牌等设置位置和要求;作业人员登记方式5、危大工程实施期间安全管理人员巡视巡查要求和方式、项目经理现场履职要求6、危大工程资料归集整理要求和方法。
(二)责任主体单位组织机构框图、专业分包合同及安全协议(三)施工单位资质专业分包单位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复印件等(四)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
(五)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季节性施工措施等。
(六)巡视巡查制度、监测监控措施及方案、检测数据的处理、检测点布置平面图、监测方法及数据的收集处理。
六、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一)施工管理人员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组成及岗位职责、相关管理人员资格证书,危大实施期间现场履职。
(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三)特种作业人员(提供作业人员上岗证件)其他作业人员危大项目作业人员登记记录七、验收要求(一)验收标准(参照施工图纸和《高支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二)验收程序(谁组织、谁验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对需要处理或加固的地基、基础进行验收,并留存记录。
(三)验收内容验收时要签署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验收表见附表2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结构材料应按以下要求进行验收、抽检和检测,并留存记录、资料。
1.施工单位应对进场的承重杆件、连接件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进行复核,并对其表面观感、重量等物理指标进行抽检。
2.对承重杆件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30%,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要进行100%的检验,并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由监理见证取样)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3.采用钢管扣件搭设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时,还应对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进行抽查,抽查数量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规定,对梁底扣件应进行100%检查。
(四)验收人员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应在搭设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应包括施工单位和项目两级技术人员、项目安全、质量、施工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
验收合格,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
验收人员签到表见附表3(五)验收完成后在危大工程实施部位设置危大工程验收标识牌。
见附表4 (六)形成危大项目的总结。
八、应急处置措施重大危险源识别,高支模施工一般有:高空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火灾爆炸等六类事故危害。
项目部要根据项目自身情况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二)应急救援预案针对项目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分别编制防治措施,确定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路线、明确应急电话、绘制现场逃生路线图、降水工程长时间停电应急措施。
九、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转换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
每项计算列出计算简图和截面构造大样图,注明材料尺寸、规格、纵横支撑间距。
附图包括支模区域立杆、纵横水平杆平面布置图,支撑系统立面图、剖面图,水平剪刀撑布置平面图及竖向剪刀撑布置投影图,梁板支模大样图,支撑体系监测平面布置图及连墙件布设位置及节点大样图等。
特别说明:根据现场架体类型、实测钢管壁厚、施工荷载及力杆顶层实际伸出长度复核架体的安全性,并复核架体下基础的承载能力。
附件1: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公示牌附件2: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验收表工程名称:验收时间: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此表格和各类专项验收表格一并使用,签到表附后。
附件3: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签到表注:危大工程实施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单位和人员必须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