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支模专项方案新版

高支模专项方案新版

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与工程概况 (2)第一节编制说明 (2)第二节工程概况 (3)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4)第一节组织机构 (4)第二节模板施工管理小组人员职责 (4)第三章高支模施工方案 (5)第一节高支模设计选型 (5)第二节高支模施工 (6)第三节模板支撑体系验收 (14)第四节高支模混凝土浇筑 (15)第五节模板支撑架拆除 (16)第六节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17)第七节模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17)第八节文明施工环境管理保证措施 (18)第一章编制说明与工程概况第一节编制说明一、编制说明本方案为某物流中心高支模专项方案,编制范围主要是库房二层梁、板高支模部分(层高10.5M)。

主要内容包括:高支模系统的设计与计算书、高支模体系的施工、质量安全措施等内容。

二、编制依据1、物流中心施工图纸、地勘资料等相关文件资料。

2、国家和行业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标准以及省、市关于建筑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

3、本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采用的模板类型和支撑类型。

4、我公司自身技术力量、机械装备情况以及各项企业管理制度。

三、参考的标准、规范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版)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7、《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8、《建筑施工技术》(卢循主编)9、《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12、《建筑施工简易计算》(江正荣编著)第二节工程概况物流中心位于某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建筑面积68125m²。

项目由两栋库房、桥梁平台、附属工程组成。

附属工程包括:物业中心、门卫室、发电机房、水泵房、水池、坡道。

库房基础为灌注桩基础,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屋架及外墙为钢结构。

层数两层,局部有夹层,一层层高10.5M,总高22M,±0标高522.7M。

室内外高差1.3M。

库房B1平面尺寸84.6*128.2M,库房B2平面尺寸84.6*186.2M。

本方案主要针对库房B1、B2二层梁、板高支模部分(层高10.5M)及框架柱支模。

二层板设计荷载20KN/ m²,板厚150,双层钢筋网。

二层梁设计为框架梁加井字次梁,截面尺寸主要有:500*1200、750*1200、500*1850、400*1000、300*700、400*900、200*800、200*400框架柱截面为:700*700、800*800、900*900、950*950支撑地面为首层地梁及回填土上做的垫层。

垫层及以下部位做法:素土级配砂石分层碾压夯实,压实系数λc≥0.94,分层压实,300厚碎石,70厚C15素混凝土垫层。

模板支撑架: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框架梁脚手架进行加密加固。

库房周围为双排落地式脚手架作为施工围护及框架柱施工操作架(见脚手架专项方案)。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一节组织机构为更好的进行模板及支撑体系的施工,组建以项目经理为领导的模板施工管理小组。

第二节模板施工管理小组人员职责第三章高支模施工方案第一节高支模设计选型一、高支模模板选型及参数说明:1、满堂脚手架下部支撑在压实的碎石层上的垫层上,垫层上面铺设50厚250宽木架板作为立杆垫木,木架板通长布置。

全部设扫地杆。

2、高支模板支撑体系的立杆上面采用可调顶托,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杆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二、方案选择:1、板:15mm厚木胶板,Φ48×3.2钢管满堂脚手架, 采用50×100木枋立放作次楞,间距300。

主龙骨采用钢管。

支撑架纵向横向间距800,步距1500。

设扫地杆。

剪刀撑按规范要求进行布置。

2、梁:15mm厚木胶板,梁底采用50×100木枋立放作次楞3~4根(根据上表),横向龙骨为钢管,间距400。

侧面木枋间距300,设1~2根Φ12对拉螺栓,间距600/500。

Φ48×3.2钢管梁下双排(次梁单排)支撑,立杆纵距800,横距475-250-475、600-600,次梁步距1500,主梁步距1000,设扫地杆。

3、柱:15mm厚木胶板,Φ48×3.6钢管与对拉螺杆做模板主梁支撑, 50×100木枋次楞竖向方向布置5~6根(根据上表),柱箍用Φ48×3.6双钢管,柱箍竖向间隔400~450布置(根据上表),Φ12对拉螺栓每侧2根。

4、安全水平兜网:在4.5标高满设置。

兜网采用8号铁丝绑扎牢固,绑扎间距500。

5、操作层操作部位铺设50厚250宽木架板双板作为操作平台。

第二节高支模施工一、施工工艺1、柱模安装工艺流程:弹柱位置线—→搭设安全架子—→绑扎柱钢筋—→插入对拉螺栓及塑料套管—→清扫柱内杂物—→安装柱模板—→检查对角线、垂直度和位置—→安装柱模箍—→紧固对拉螺栓—→全面检查校正—→群体固定—→安装斜撑和剪刀撑。

2、梁模安装工艺流程:搭设梁底模板支架—→安装梁底模板—→绑扎梁钢筋—→插入对拉螺栓及塑料套管—→清扫梁内杂物—→安装梁侧模板—→安装上下锁口楞、斜撑楞及腰楞和对拉螺栓—→复核梁模板尺寸、位置—→与相邻模板连固。

3、板模安装工艺流程:搭设板模板支架—→调整楼板下皮标高及起拱—→安装板底楞—→铺设板模板—→检查板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

二、模板安装1、柱模板施工(1)截面800mm 的柱,50×100木枋次梁按柱竖向方向每侧布置5根,Φ48×3.6钢管柱箍竖向间隔450布置。

横向在B 和H 面中间和两边位置分别布置2根Ф12高强对拉螺栓,竖向布置间距同Φ48×3.6钢管柱箍。

柱模板安装示意图如下:800截面950mm 的柱,50×100木枋次梁按柱竖向方向每侧布置6根,Φ48×3.6钢管柱箍竖向间隔400布置。

横向在B 和H 面中间和两边位置分别布置两根Ф12高强对拉螺栓,竖向布置间距同Φ48×3.6钢管柱箍。

柱模板安装示意图如下:950(2)用Φ48×3.6钢管作支撑体系,与梁板支撑架连接成整体,并在外围架体上设置剪刀撑,沿柱高在中间和顶部水平杆位置设置水平剪刀撑,每根柱跟满堂脚手架联系在一起,增强架体整体性。

(3)柱模安装前,应先复核柱列轴线标记,弹出柱中心线和边线,设置模板定位基准,采用与柱边等长的ф10钢筋点焊在柱主筋上,以保证柱模安装后的几何尺寸和轴线位置准确。

2、梁板模板施工框架梁截面尺寸750×1200,次梁截面尺寸400×900,板设计厚度150。

支模参数按前述要求。

示意图如下:搭设钢管支撑体系:立杆间距800×800mm,水平杆步距1500mm。

水平剪刀撑:在底部、中部和顶部设置水平剪刀撑,沿架体高度按4.5m间距设水平剪刀撑。

位于±0.000、4.500、9.000标高位置。

剪刀撑尺寸:4800*4800。

竖向剪刀撑:1、周围一圈竖向:水平间距4800,与水平面夹角62º。

2、X向:间距4800,延伸至9.000高。

3、Y向:间距4800,延伸至9.000高。

整个剪刀撑体系与满堂架体系及梁模板柱模板支撑体系结合,形成整体,作为支撑架和施工操作架。

垂直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并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

剪刀撑搭接时的长度不少于1m,采用不少于2个的标准旋转扣件扣牢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满堂架立杆布置位置与框架柱位置发生冲突时,进行局部调整。

剪刀撑体系示意图及尺寸见下页。

三、支架搭设要求1、立杆的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采用6m长钢管和4m长钢管对接扣件连接,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3步距。

2、纵横向水平杆应按满堂架的要求搭设,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3、底层梁板模钢管满堂脚手架立杆下加铺木枋做垫板。

4、梁模安装前应在柱、墙上弹出梁标高、中心线和模板安装内边线。

梁底模支撑架按规定起拱为跨度的3/1000,将底模吊装就位于支模架上后,使用广线拉通校正其中心线和边线,然后将其与支模架相连。

梁侧模斜撑间距一般为500;梁侧模上口要拉线找直,并加以固定。

5、搭设板模支撑架时亦应按设计规定3/1000起拱,放置板底楞,最后铺设板模板并加以固定。

6、后浇带部位的支架应自成体系,以利于其他部位模板拆除。

7、所有外模和边梁底模支撑不得连于外脚手架上。

8、梁、板模安装完毕后应检查中心线、标高、断面尺寸和平整度等项目。

支模架和梁模夹具必须牢固,偏差超规定的应及时进行校正。

四、施工注意事项1、柱模安装注意事项(1)先校正两根端柱模,接着在两根端柱模顶部拉通线,校正各柱模间距,然后在各柱模脚部、顶部分别用水平撑拉通固牢,最后在柱模间安装剪刀撑和斜撑。

(2)砼浇筑时,为防止砼发生离析分层,在柱模高度方向2. 5m间隔开设门子板作为砼浇筑口,并在脚部开设门子板作为杂物清扫口。

门子板与柱模同时组装,使用时临时拆开,使用完毕后原位固定。

(3)柱模安装完毕后,应全面复核其垂直度、对角线长度差、截面尺寸等项目,若有偏差应立即校正。

(4)为防止柱脚出现烂根现象,在浇筑板砼时在柱周边嵌埋木条,柱模支好后在其上面钉锁脚板,以防根部胀模漏浆。

2、梁、板模安装注意事项:(1)搭设板模支撑架时亦应按1‰~3‰起拱,龙骨应抄平并与支模架连接固定,然后放置板底楞,最后铺设板模板并加以固定。

(2)梁、板模及支撑体系立杆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现象。

(3)所有外模和边梁底模支撑不得连于外脚手架上。

(4)梁、板模安装完毕后应检查中心线、标高、断面尺寸和平整度等项目。

支模架和梁模夹具必须牢固,偏差超规定的应及时进行校正。

(5)为防止梁阳角处出现蜂窝、麻面现象,在梁模支设好后,在梁模阴角接缝处贴封口胶带,可有效防止梁阳角模板接缝处漏浆。

(6)楼板支架搭设好后,应复核底模标高位置是否正确,梁板跨度起拱应符合规范要求。

第三节模板支撑体系验收一、在搭设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前,应有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对需要处理或加固的地基、基础进行验收,并留存记录;二、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结构材料应进行验收、抽检和检测,并留存记录;模板安装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如误差超过规定值,则必须进行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