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七章--科学思维与临床护理决策
第七章--科学思维与临床护理决策
一、临床护理决策的定义
决 策 (decision-making )
是对不确定的问题,通过一些定量 分析方法,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 择方案中选定最优方案的过程。
一、临床护理决策的定义
临床护理决策
是指护士在临床护理实践过程 中,对面临的现象或问题,从 所拟定的若干可供选择的方案 中作出决断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④实施方案:定时翻身,及时观察患者有无排便并随 时做好清洁,保持尿管引流通畅,使用气垫床,通过 鼻饲保证患者营养等。
⑤评价和反馈: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有无压疮的发生, 如果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等情况,应及时调整方案。
五、临床护理决策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个体因素 环境
情境因素
(一)个体因素
临床护理决策
护士本身的知识与经验、认知技 能、情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等因素均会影响决 策的过程和结果。 护士应充分认识个人特征,避免 不利因素的干扰。
从护理的角度来看,评判性思维是对临床复杂护理问 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义、自我调控性的判断、 反思、推理及决策过程。
如果我们不能进行评判性思考,我们只能 片面的解决问题。
初学者与有经验者思考问题的对比
初学者
有经验者
知识分散
❖知识有组织、有结构
注重执行
❖执行前充分思考
制度约束人
❖知道如何完善制度
某患者,女性,86岁,体重80kg,以“突发意识障碍 1h入院”,患者大小便失禁,不能经口进食,给予鼻 饲、留置导尿。
①明确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预防患者出现压疮?
②陈述目标:患者住院期间受压皮肤完整。
③选择方案:通过文献、教材等查找到定时翻身、避免尿便刺 激、营养支持、使用气垫床等能够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根据 患者的情况,征得家属同意,护士选择综合采用以上方法。
评判性 思维
逻辑 思维
形式
非逻辑 思维
数理 思维
创造性 思维
第二节 评判性思维
第二节 评判性思维
一 评判性思维的概述 二 评判性思维的构成 三 评判性思维的特点 四 评判性思维的应用
一、评判性思维的概述
(一)评判性思维的概念
评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也称为批判 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情景中,在反思的基础上灵 活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推理,做出合理 的判断,在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及各种选择的时候,对 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取舍,作出抉择。
评判性思维能力正是这样一种能发挥长久作用的 能力,它对人一生的学习都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在大学中对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和促进是未来 教育发展的趋势。
(二)评判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
评判性思维是二十世纪30年代德国法兰克福学 派创立的一种批判理论。 二十世纪80年代,评判性思维被引入护理界并受 到高度重视,被认为其是高等护理教育毕业生应 具备的能力。
评判性思维是审慎开放的过程
四、评判性思维在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实践 护理教学
护理研究 护理管理
(一)评判性思维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主导, 构建民主的师 生关系
学生:主体, 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参与、 多种教学方
思考、提问
法
评判性思维训练融合 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教学内容: 融合思维训
练
(二)评判性思维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有意识地监控自我的认知行为,及时
self-regulation
的自我调整
(三)情感态度因素(动力)
6.有创造性
1.自信负责 情感态度因素是指在评 判性思维过程中个体应 具备的人格特征。
5.独立思考
2.诚实公正
4.谦虚谨慎
3.好奇执着 .
(三)
评判性 思维的
特点
评判性思维是主动思考的过程 评判性思维是质疑、反思的过程
临床举例
病例分析:
1、患者就诊时,护士的第一手资料就该尽 可能充足,当时患者血压130/80mmHg,既往 无高血压史。但未详细询问患者的平时血压 值,后询问患者家属得知其平时血压为80110/50-60mmHg,患者此次就诊的血压应视为 高血压,这种情况在老年瘦弱女性中较常见 ,但未引起医生重视。
发展评判性思维能力 加强护理程序的应用 提高循证护理能力 注重人文素质培养
发展评判性思维能力
1.评判性思维能力发展的条件
创造评判性思维氛围; 培养评判性思维的情感态度;
Click to add Title
提高护理教师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护士决策
护士为主导,单独或与其他医务人员一起 考虑收益和风险进而替病人作出选择。
共同决策
护患双方对备择方案进行讨论,并 结合实际情况作出最优的选择。
临床护理决策首先提倡使用共同决策模式!
四、临床护理决策的步骤
5.评价、反馈
1.明确问题
4.实施方案
步骤
2.陈述目标
3.选择方案
四、临床护理决策的步骤
临床举例
病例分析:
2、中老年人的头痛未经详细诊断,尤其在未
作CT及头部彩超等情况下,确诊眩晕并用刺 五加扩血管药是错误的,护士虽然在疑问, 但对专业理论知识欠缺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不 强,未能坚持自己的观点。
临床举例
例二:
患者,女,22岁,未婚,经后35天因腹痛就诊。 白细胞计数增高,下腹反跳痛明显,诊断为阑尾 炎,等待收治入院。一护士看到患者的脸色较差 ,虽然血压正常,但她还是建议医生给患者行尿 妊娠试验,而医生认为问过病史,不考虑有宫外 孕的可能。但此护士认为部分女性生理周期短, 而且婚否与性行为无关,而且年轻女性可能隐瞒 病史,多做一项检查就多排除一种危险的可能。
第七章 科学思维与 临床护理决策
下面5个图形,请选出与众不同的一个
下面5个图形,请选出与众不同的一个
(A)
(B)
(D)
(C) (E)
最危险的莫过于我们的想法是我 们唯一的想法。
--埃米尔·沙尔捷 (法国哲学家)
我们应该学会思考
第一节 科学思维 第二节 评判性思维 第三节 循证护理 第四节 临床护理决策
二、临床护理决策的类型
确定型 风险型 不确定型
事件的结局已经完全确定,护士只需分 析各种方案的得失,作出最终选择。
事件发生的结局尚不能确定,但其 概率可以估计。
事件发生的结局、相关事件的概率 均不能确定。
三、临床护理决策的模式
病人决策
护士提供方案的优点和风险等相关信息 ,病人根据经验及理解独立作出选择。
鉴别陈述、提出各问题等的推论性关系
3.评估 evaluation
评定相关信息的可信程度,评判推 论性关系之间的逻辑强度
(二)认知技能因素(核心)
4.推论 inference
根据相关信息推测可能发生的情况, 以得出合理的结论
5.说明 explanation 解释和表达数据、事件等的意义及重要性
6.自我调控
三、循证护理的实施程序
5.评价证据
(循证评价)
1.提出问题
(循证问题)
4.传播、应 用证据
(循证应用)
程序
2.检索文献
(循证支持)
3.收集与评鉴证据
(循证观察)
•
临床留置导尿管 具体应该是多长
时间?
四、循证护理证据的分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强有力的证据,来自于一份以上设计严 谨的RCT的系统评价。
(四)评判性思维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
从如何选择课题、制定方案、实 施实验、获取数据、分析结果等 一系列工作都需要以评判性思维 为指导进行决策,这样研究成果 才能解决实践问题。
临床举例
例一、
一老年女性头晕患者急诊入抢救室,医生 经常规检查诊断为眩晕病。给予10%葡萄糖 250ml加刺五加60ml静脉滴入,输液过程中 ,患者主诉头痛并烦躁,护士根据观察提议 医生给患者进行CT检查,但医生未采纳。1h 后患者烦躁并程浅昏迷状态,急诊CT示脑出 血。
一、循证护理的概念
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 又称实证护理或以证据为 基础的护理--是以有价值、可信的科 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并 运用证据,对服务对象实施最佳的护理。
二、循证护理的基本要素
基本要素
最佳最新的护理研究证据 护士的临床经验和实践技能 病人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掌握评判性思维的内涵及在护理中的应用;循 证护理的概念;临床护理决策的概念;发展临 床护理决策能力的策略
熟悉评判性思维的组成因素;循证护理的基本 要素和实施程序;临床护理决策的步骤和影响 因素。
了解科学思维的概念与方法;循证护理的证据 来源与分级;临床护理决策的类型和模式。
评判性思维中的“critical” 评判一词来源于古希 腊词 “Kritikos”, 意思是对事物敢于提出疑问,
并进行分析和判断。
(二)评判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
许多教育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期间所获得的大量知 识在毕业后将会遗忘,即使材料内容没有忘记,很快 就会在众多的职业领域成为过时的东西。
高等教育的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在学校期间学习 到作用持久的学习技巧和能力。
1989年美国护理联盟在护理本科认证指南中将评 判性思维作为衡量护理教育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三)为什么要注重评判性思维
我们期望的护士更有责任心,具有团对合作精神及 能独立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护士经常参与许多需要深入思考的复杂场合 我们必须像做学问那样,考虑问题全面而不单一 评判性思维是解决问题
评估:资料 收集、整理、 分析
诊断:明确 健康问题及 相关因素
评判性思维应用 于护理程序的各 个步骤,为护士 提供了科学的思
维方法
评价:与 目标比较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