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走神经反射的识别和处理
迷走神经反射的 识别和处理
内容
• • • • • • 1. 迷走神经反射的定义 2 .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机制 3. 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的原因 4. 迷走神经反射的危害和临床表现 5. 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早期征象 6. 防范、识别、处理
迷走神经反射的定义
•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指各种刺激通过迷走 神经介导反射,将冲动传入血管运动中枢, 抑制交感神经或激活副交感神经传出纤维, 导致内脏和肌肉小血管及周边血管突然扩 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继而出现一系列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临床表现,如血压急 剧下降,心率减慢,短暂的心脑缺血甚至 出现晕厥,所以有称为神经介导性晕厥或 血管抑制(迷走)性晕厥
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机制
• 另外消融或拔管时产生的疼痛刺激作用于皮质中 枢和下丘脑,使胆碱能神经的张力突然增高,导 致内脏及肌肉血管强烈反射性扩张,引发血压急 剧下降,心率减慢,胃肠蠕动加快,分泌增多, 膀胱括约肌紧张,排空增强,剧烈疼痛甚至导致 神经源性休克 • 总之,迷走神经反射机制与精神紧张、疼痛刺激、 过度压迫、牵拉、血容量不足、尿储留等有关
迷走神经反射的危害和临床表现
• 危害 导管室发生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进行 心脏介入治疗时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发生 率约为3%--5%,多为良性经过,但若处理 不当或未及时处理,易造成心、脑、肾等 重要脏器的缺血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严 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有效观察、 估计及积极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疼痛刺激
• 局部麻醉不充分、拔出鞘管方法不当或压 迫止血用力过大、加压包扎过紧均可增加 患者疼痛,通过外周感受器传入中枢神经 部位,血管迷走神经兴奋性反射性增强, 使血管扩张和心动过缓即血压下降,导致 临床症状的发生
空腔脏器的扩张刺激
• 术后多需制动12—24小时,部分患者不习 惯床上排便,易引起尿储留。术后饮食增 加,可致胃肠道突然剧烈扩张,压力感受 器兴奋,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导致 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防范、识别、处理
• 识别 要除外低血糖、造影剂过敏反应、胃肠道 出血、腹膜后血肿、心脏压塞、血栓栓塞 等才能考虑为迷走神经反射
处理
• • • • • • • • 保持静脉通路畅通 快速静脉补液,维持有效地循环血量 阿托品 多巴胺 保持呼吸道通畅 氧气吸入 持续心电监护 心理护理,消除其焦虑恐惧心理
防范、识别、处理
• 术后 护理人员应守候床旁,鼓励及早饮水、及 早排尿、避免穿刺血管侧肢体过早活动。 拔管时动作要轻柔,,两侧股动脉同时有 伤口时,禁止同时拔管、按压,采用正确 压迫止血法,压迫15-20分钟后,以8字法 绷带加压包扎,包扎力度以能摸到足背动 脉搏动为宜
防范、识别、处理
• 拨管后30分钟内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 心率及心电图的变化,观察穿刺部位、防 止出血和血肿形成。观察患者的面色及表 情,生命体征突然变化时,应立即对病人 进行全面的评估,特别是病人术后刚回到 病房和撤出导管鞘时尤其密切监护血压、 心率、呼吸、精神状态及神志变化。
精神因素
• 精神紧张是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重要原因, 患者对治疗过程不了解,精神紧张、焦虑 和恐惧都可以使体内儿茶酚胺释放,通过 刺激 受体导致周围血管收缩、心肌收缩增 强,这一代偿机制矛盾触发抑制反射,使 迷走神经张力升高,反射性增强迷走神经 活性,导致周围血管扩张和心率减慢
血容量不足
• 术前食欲降低,限制饮食饮水量,补液过 少,术中出汗过多或失血过多,同时造影 剂的渗透性利尿及脱水药物的应用等均可 引起低血容量,血容量不足引起下丘脑视 上核和室旁神经元分泌血管加压素,导致 血管平滑肌收缩,使血管对牵拉刺激敏感, 易引起迷走神经反射
发生迷走反射的早期征象
• • • • 血压进行性下降 心率进行性减慢 面色苍白、出汗 恶心、呕吐等
防范、识别、处理
• 注意术前、术中、术后防范 术前: 在心脏介入治疗前,应充分消除患者顾虑, 减轻心理压力,避免紧张、恐惧,同时给予饮食 指导,指导患者床上排便等,术前可适当给予镇 静剂 术中: 抢救药品备用,术者要充分麻醉,尽量减少 导管对血管的刺激,操作轻柔,严密观察心率、 血压变化,视情况可适当补液,一旦出现迷走神 经反射立即停止手术操作,将患者去枕平卧,高 流量吸氧并给予药物对症紧急处理
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机制
• VVRS是多因素作用下的临床综合症,人体大动 脉有着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参与血压和血容量 的生理调节,针对导管室发生的血管迷走神经反 射,主要指在行冠脉造影(CAG) 、经皮冠状动 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stents) ,经导管 射频消融术(RFCA)等介入治疗时由于导管及 接入器械直接刺激心脏大血管及心室,通过动脉 壁刺激的传导和左室C纤维刺激,导致心肺感受 器兴奋性增加,诱发VVRS的发生
• 在病房拔管时要监测血压和心电图,准备 好抢救药品。注意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 意力,认真听取病人的主诉,以便做出正 确判断,利于抢救及时进行,降低迷走神 经反射的发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