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迷走神经反射的诱因

迷走神经反射的诱因

迷走神经反射的诱因,临床表现及处理
一、临床表现
血压迅速下降(<90/60mmHg)、心率进行性减慢(<50次/min)、面色苍白、出汗、皮肤湿冷、恶心及呕吐、呼吸减慢、躁动等,可伴有胸闷、气短,严重可出现神志模糊、意识丧失等。

二、诱因
1、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是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重要原因。

过度紧张,焦虑等使体内儿茶酚胺释放,通过刺激β受体导致周围血管收缩、心肌收缩增强,刺激左室内及颈动脉的压力感受器,这一代偿机制矛盾触发抑制反射,使迷走神经张力升高,反射性增强迷走神经活性,导致周围血管扩张和心率减慢。

2、血容量不足:术前食欲降低,限制饮食饮水量、补液过少,术中出汗过多或失血过多,同时造影剂的渗透性利尿及脱水药物的应用等均可引起低血容量。

血容量不足引起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分泌血管加压素,导致血管平滑肌收缩,使血管对牵拉刺激敏感,易引起迷走神经反射。

3、疼痛刺激:局部麻醉不充分、拔出鞘管方法不当或压迫止血用力过大、加压包扎过紧等均可增加患者疼痛,通过外周感受器传入中枢神经部位(髓质),血管迷走神经兴奋性反射性增强,使血管扩张和心动过缓即血压下降,导致临床症状的发生。

4、空腔脏器的扩张刺激:术后多需制动12~24h,部分患者不习惯于床上排便,易引起尿潴留;术后进食增加,可致胃肠道突然剧烈扩张,压力感受器兴奋,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导致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三、处理
1、一旦迷走神经反射,立即通知医生,备好抢救药品,配合医生做好抢救;
2、适量减轻按压或绷带加压力量;
3、吸氧,改善循环灌注不足引起的机体缺氧状态;
4、遵医嘱予扩容,升压,升高心率的药物;
5、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面色,生命体征;
6、安慰患者,减轻其紧张,焦虑心理,去除诱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