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底盘检测技术

底盘检测技术


二. 仪器检验法 (1)指针式游动角度检测仪原 理及使用方法 由指针、刻度盘和测量扳手组成。 指针固定在驱动桥主动轴上,刻 度盘则固定在主传动器壳上。为 了适应多车型,卡嘴上带有可更 换的钳口。测量扳手上还有指针 和刻度盘,以便指示转动扳手的 读数值。
(a)指针与刻度盘的安装 (b)测量扳手 1-卡嘴 2-指针座 3-指针 4-刻度盘 5-手柄 6-手柄套筒 7-定位销 8-可换钳口
(4)电子式车轮定位仪则是在光学式和激光式的基础 上,由投影屏刻度显示转变为显示屏数字显示。
(5)微机式车轮定位仪由于采用微电脑技术和精密传 感测量技术,并备有完整齐全的配套附件,所以具有 测量准确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它一般由微机主机、显 示器、操作键盘、转盘、支架、打印机和摇控器等组 成,往往制成可移动台式。它由安装在车轮上的传感 器把车轮定位角的几何关系转变成电信号,送入微机 分析判断,然后由显示屏显示和打印机打印输出。
(2) 检查轮胎: 同轴的轮胎型号、 气压、 磨损程 度是否一致; 检查胎压; 磨损情况, 左右胎纹磨损 是否接近; 轮胎新旧和花纹最好一致。
(3) 检查悬架高度: 检查地面到车身底部的距离, 若有问题则可能是减振器或弹簧损坏, 查明原因并修 复或更换; 扭力杆式的悬架, 其高度可以调整。 (4) 检查减振器: 减振器是否漏油(用眼观察或进行 弹跳实验); (5) 检查轴承: 是否有由轴承造成的车轮转动异响 (判断轴承失效); 轴承间隙检查(车轮是否有水平 移动量), 如有问题必须进行清洁、 更换或调整。
汽车一般在下列情况下要进行车轮定位: 1)直线行驶时需紧握方向盘,否则汽车会跑偏。 2)前轮或后轮出现单侧磨损或快速磨损。 3)转向时方向盘太重、太轻以及快速行驶时方向盘 发抖。 4)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维修后。 5)更换轮胎、悬架、转向及有关配件后。
1. 主要定位参数 1)主销后倾角γ
定义:从汽车的侧面看,转向轴中心线与竖直线所 成的夹角称为主销后倾角。规定主销后倾为正,主销 前倾为负。现代汽车的主销后倾角一般为0°~7°。 作用:当汽车行驶中,转向轮偶然受外力作用而稍 有偏转时,主销后倾将产生车轮转向反方向的力矩使 车轮自动回正,可保证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
图3―2 指针式游动角度检测仪
9
以发动机前置后桥驱动、驻车制动器安装在变速器后
端的汽车为例,对传动系游动角度进行以下介绍。在
进行测量中,指针固定在驱动桥主动轴上,刻度盘固 定在主减速器壳上。
①检测驱动桥的游动角度θ3 变速器挂空挡,驻车 制动器松开,将驱动轮制动,将测量扳手卡在驱动桥
主动轴万向节的从动叉上,按规定要求扭转从动叉即 可测得θ3 。 ②检测万向传动装置的游动角度θ2 驻车制动器拉 紧,视必要可支起驱动桥,放松行车制动器,用扳手
39
前束引起的侧滑作用
40
应当指出, 滑移量的出现是左右两个车轮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论两轮的偏斜情况是否对称, 都不会影响以上的分析。
由于滑移量的大小与车轮驶过的距离有关, 因此定义侧滑量是
每驶过单位距离引起的单轮横向滑移量, 从而由前束引起的侧
滑量为
S1

L2 L1 2D
(mm/m)
(6-35)
侧滑的影响, 再看二者共同作用的综合效果。 由于前束的作用, 车轮在前进时, 两轮力图向内侧滚
动。 同样, 由于机械上的约束, 车轮不可能向内侧滚动, 这就又出现了车轮边滚动边向外滑的现象(或存在这种倾 向)。
38
1) 由前束引起的侧滑作用 如下图所示, 让带有前束的前轮驶过只能横向移动的滑 板。 由于前束的存在, 每个车轮都将一边滚动、 一边向外侧 推动滑板。 滑板被横向推动的距离应该既与前束的大小有关, 又与车轮走过的距离有关。 若在车轮滚过一段距离D之后, 两块滑板外侧之间的距离L1由变为L2 , 那么滑板总的滑移量 是L2 - L1 , 其中L2 > L1。平均每个车轮的滑移量就是(L2 - L1)/2。
作用:防止车辆满载时,悬架变形造成车轮内倾,避 免轮胎偏磨损和减轻轮毂轴承的负荷。同时,可减少 前轮纵向旋转平面接地点至主销中心线延长线与地面 交点的距离,从而使转向轻便。
车轮外倾角太大时,会造成轮胎外侧出现单边磨损; 悬架系统零件磨损加剧;
负外倾角太大时,会造成轮胎内侧单边出现磨损; 悬架系统零件磨损加剧;
上式中S1 代表每前进 1 m时横向滑移的距离(mm
2) 如下图所示, 若让仅有前轮外倾而无前束的车轮驶 过滑板, 由于前轮外倾力图使车轮边滚边散开的作用受 到约束, 前轮只能边滚边向内侧滑移, 从而推动滑板向 内侧移动。
42
前轮外倾引起的侧滑作用
43
与前面的分析相似, 若车轮驶过距离为D, 滑板外侧 间的距离由L1缩短为L2, 那么滑板总的滑移量是L2-L1, 注 意其中L2<L1。 平均单边的滑移量仍是(L2-L1)/2。 则前轮外 倾引起的侧滑量为
三、诊断参数标准
目前,我国尚无游动角度的诊断参数标准,根据国
外资料介绍,中型载货汽车传动系游动角度及各分段
游动角度应不大于表3-1所列数据,仅供诊断时参考。
部位
游动角度
部位
游动角度
离合器与变速器 ≤5°~15° 万向传动装置 ≤5°~6°
驱动桥 传动系
≤55°~65° ≤65°~86°
3.2 车轮定位检测
1.检测方法的分类 汽车车轮定位的检测有静态检测法和动态检测法
两种类型。静态检测法是在汽车停止的状态下,使用 测量仪器对车轮定位进行几何角度的测量。动态检测 是在汽车以一定车速行驶的状态下,用测量仪器检测 车轮定位产生的侧向力或由此引起的车轮测滑量。
一. 静态检测法 车轮定位值的静态检测法,是根据车轮旋转平
1)主销后倾角γ
主销后倾角过大:转向后方向盘回

正性好,但会造成转向沉重。主销后
倾角过小:转向后缺乏方向盘自动回
正能力,引起前轮摆振,转向盘摇摆
不定,驾驶员失去路感,车速高时发
飘。左右车轮主销后倾角不相等:车
(a)
辆会朝着主销后倾角小的一侧跑偏。
2)主销内倾角β
定义:从汽车的前面看,转向轴中心线与竖直线所成 的夹角称为主销内倾角。规定主销内倾为正,主销外 倾为负。
第三章 底盘检测技术
1.了解底盘各检测设备的组成与基本结构 2.理解底盘检测中各检测原理和各检测设备的工作 原理。 3.掌握底盘各检测方法和各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3.1 传动系游动角度检测 3.2 车轮定位检测 3.3 转向参数检测 3.4 车轮平衡度检测 3.5 悬架装置检测 3.6 悬架装置特性的检测和评定
前束角



(a)
(b)

4)前束角
作用:消除车轮外倾造成的不良后果,减轻轮毂外轴承的压力和轮胎的 磨损。
B与A之差就称为前束值
26
3.2 车轮定位检测 转向轮和非转向轮的检测统称为四轮定位检
测。前轮定位包括主销后倾、主销内倾、前轮外倾、 前轮前束,这是评价前轮直线行驶稳定性、前轴和 转向系技术状况的重要诊断参数;后轮定位有后轮 外倾、后轮前束,这是评价后轮的直线行驶稳定性 和后轴的技术状况的参数。
(2)光学式车轮定位仪一般由转盘、支架、车轮镜 和投光装置等组成。投光装置(由投光器和投影屏组成) 也像水准仪一样安装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轮辋上。 该定位仪利用光学投影原理,将车轮纵向旋转平面与 车轮定位的关系投影到带有指示刻度的投影屏上,从 而测得车轮定位值。
(3)激光式车轮定位仪的检测原理与光学式相同, 只不过采用的是激光投影系统,因而在强烈的阳光下 也能清楚地从投影屏读出测量数据。
作用:使转向轻便,并且使前轮转向后也产生回正力 矩。
主销后倾和主销内倾都有使汽车转向自动回正的作 用主销内倾角过大时,转向时会使轮胎磨损加剧。 主销内倾角一般为5°~8°(有的达到10°)。这个 角度是由车辆原设计决定的,是不可调节的。
前束角



(a)
(b)

23
3)车轮外倾角 α
定义:从汽车前方看轮胎中心线与竖直线所成的角度 称为外倾角。规定车轮外倾为正,车轮内倾为负。
②离合器与变速器各挡位的游动角度θ1 放松驻车制 动器,变速器挂入选定挡位,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 传动轴置于驱动桥游动范围中间位置或将驱动桥支起。 左、右旋转传动轴至极端位置,测量仪便显示出传感 器的倾斜角度。求出两极端位置倾斜角度的差值,可 得到一个游动角度值θ′,则 θ1= θ′- θ2
③驱动桥的游动角度θ3 变速器置空挡位置,松开驻 车制动器,踩下制动踏板将驱动轮制动。左、右旋转 传动轴至极端位置,即可测得驱动桥的游动角度θ3 。 该角度包括传动轴与驱动桥之间万向节的游动角度。
2
3.1 传动系游动角度检测
1.概述 传动系游动角度是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
置、驱动桥的游动角度之和,在汽车行驶中随行驶路 程增加逐渐增大。因此,传动系游动角度能表征整个 传动系的调整和磨损状况。
一. 现象 汽车起步或车速突然改变时,传动系发出“抗”
的一声;汽车静止,发动机熄火,将变速器挂在某一 挡上,抬起离合器踏板,松开驻车制动器,在车下用 手轻轻反复转动传动轴时,感到松旷量很大。这就是 传动系游动角度增大的表现。
近几年发展的3D式四轮定位仪使用越来越广泛。
二.动态检测法 在汽车以一定的速度行驶的状态下,用检测设备
检测车轮定位产生的侧向力或由此引起的车轮侧滑量。 应用于检测前轮前束和前轮外倾角配合是否恰当。 检测设备:
滑动板式侧滑试验台
2. 四轮定位仪的操作方法 1)
(1) 检查车辆: 保证汽车空载的状态, 去掉不 计在整备质量内的物品; 注意有的汽车对行李厢、 工 具箱或油箱油量做出限量要求。
二.产生传动系游动角度的原因 ①离合器从动盘与变速器第一轴花键配合松旷。 ②变速器中各对传动齿轮的啮合间隙太大或滑动齿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