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高考冲刺卷六(含答案)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高考冲刺卷六(含答案)

高考冲刺卷(六)(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总部位于广州的某大型集团,引进德国生产技术,在吉林延边州的长白山区原始森林中建立矿泉水加工厂,目前其瓶装矿泉水已出口到亚洲、欧洲、北美、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的28个国家,形成“一处水源供全球”的产销格局。

据此回答1~3题:1.欧美经销商普遍看好该瓶装水的市场前景,主要基于其( )A.品质优良B.技术先进C.成本低廉D.品牌知名度2.为了控制该瓶装水的成本,目前应着重改善( )A.加工环节B.营销环节C.物流环节D.宣传环节3.该加工厂的建立,对延边州的积极影响主要是( )A.缓解人地矛盾B.促进城市化发展C.提升城市知名度D.繁荣商贸服务业下图为辽东湾北部的双台子河口调查站分布图和R2、R5、S5、S6、S8依次五个站点悬沙浓度图。

读图,回答4~6题:4.据图可知,双台子河悬沙浓度大致为( )A.河口>河道>海区B.海区>河口>河道C.河道>河口>海区D.河道>海区>河口5.S5站点悬沙出现一个较高值,其原因是( )A.入海口处河道拓宽泥沙来源增多B.入海口处河水流速加快,冲刷力增强C.河心岛边缘沉沙多,易形成悬沙D.潮水顶托河水,发生剧烈的扰动作用6.根据材料推测夏季( )A.悬沙浓度降低,较高值区向海洋推进B.悬沙浓度降低,较高值区向内陆后退C.悬沙浓度增加,较高值区向内陆后退D.悬沙浓度增加,较高值区向海洋推进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口迁移日益活跃,中西部地区人口长期主要向东部地区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京津地区集聚。

但近年来,我国人口迁移出现了新的变化。

下图示意2001~2010年、2011~2015年两个时期我国部分主要城市人口增长统计。

据此回答7~9题:7.2001~2015年图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说明( )A.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减小,产业类型逐渐趋同B.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公共服务资源优质C.中小城市均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环境质量变差D.乡村经济发展变缓停滞,城乡差距在持续扩大8.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两个时期相比,人口年均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北上广深(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②城市生态环境趋于恶化③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④控制和疏解人口的政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2011~2015年重庆和天津人口年均增量显著提高,但原因并不完全相同,重庆不同于天津的原因有( )A.气候条件优越,自然环境宜居B.港口优势突出,交通通达度高C.流向沿海人口减少,进入主城工作人口增多D.经济发展迅速,装备制造产业人口吸引力大“绿波带”就是在指定的交通线路上,规定好交通路段的行驶车速,信号控制机根据路段距离调整各路口绿灯,以确保某一个方向车流到达每个路口时,都能正好遇到绿灯顺畅通过,是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功能之一。

据此并读图,回答10~11题:10.建设“绿波带”能( )A.解决城市交通拥堵B.增加城市车流量C.提高道路通行效率D.减少交通事故发生11.最适宜建设“绿波带”的道路是( )A.通往飞机场的高速公路B.通往卫星城的主干道路C.老城区中心的主干道路D.小城市郊区的环形道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12~13题为必考题,各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共56分)(一)必考题:共4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2017年5月21日,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经过4天的展示交易在浙江杭州闭幕。

“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分别如下:绿茶有西湖龙井(浙)、信阳毛尖(豫)、蒙顶山茶(川)、六安瓜片(皖)、黄山毛峰(皖)、都匀毛尖(黔);黑茶有安化黑茶(湘)、普洱茶(滇);清茶(乌龙茶)有武夷岩茶(闽)、安溪铁观音(闽)。

我国是世界产茶大国,自2010年以来,茶叶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且产量逐年增加。

我国是茶树的故乡,茶树生长需要有特定的自然条件。

我国的产茶区主要有华南产区、江南产区、西南产区、江北产区。

下图为我国四大主要产茶区分布图。

(1)据图说明茶树适宜生长的自然条件。

(6分)(2)分析甲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却适宜茶树种植的原因。

(6分)(3)简析我国茶叶江南产区茶叶生长期间易发生的气象灾害。

(6分)(4)根据图文材料,请说出促进茶叶产区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

(6分)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赛里木湖和艾比湖位于新疆西北部,艾比湖的盐度比赛里木湖的盐度高。

赛里木湖湖面海拔2 071.9米,1998年在该湖投放了原产于俄罗斯50°N以北河流或湖泊中的高白鲑鱼等冷水鱼。

艾比湖湖面海拔189米,近几十年来该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湖面面积缩小了一半。

沙泉子一带铁路线常被风沙掩埋,威胁列车运行安全。

下图是赛里木湖、艾比湖区域位置示意图。

(1)将高白鲑鱼投放到赛里木湖而没有投放到艾比湖,分析其合理性。

(8分)(2)分析沙泉子一带铁路常被风沙掩埋的主要沙源。

(8分)(3)说出艾比湖面积的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6分)(二)选考题:共10分。

请考生从14、15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游学是指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行学习和游玩。

除少数个人自行出游外,大多数游学活动是由学校和中介服务机构组织。

当前我国游学人数日益增多,游学市场不断扩大。

下图为我国不同城市游学目的地的调查统计。

说出我国不同类型城市游学主要目的地的差异,并从一线城市角度分析这种差异的原因。

(10分)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农业立体污染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与化肥的施用、畜禽粪便与农田废弃物的不当处置等造成的面源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导致从水体、土壤、生物到大气的污染。

沼气技术(如图)是治理农业立体污染的重要手段。

分析沼气技术在农业立体污染防治中的主要作用。

(10分)高考冲刺卷(六)1.A2.C3.C 第1题,这是在长白山区原始森林中建立的矿泉水加工厂,水的品质好,才能打开欧美市场。

第2题,矿泉水主要出口到欧美各地,运输距离长,物流环节多,要控制该瓶装水的成本,目前应主要改善物流环节。

第3题,工厂建在原始森林中,不能为延边提供众多的就业岗位,选项A错误;也不能促进当地城市化发展,选项B错误;矿泉水出口到欧美各地,对繁荣当地的商贸服务业影响不大;矿泉水出口到欧美各地,并形成“一处水源供全球”的产销格局,对提升城市知名度有积极影响。

4.C5.D6.D 第4题,根据图示5个站点的位置和悬沙浓度曲线,双台子河悬沙浓度,R2位于河道,R5、S5、S6位于河口,S8位于海区,悬沙浓度大致为河道>河口>海区,C项正确。

第5题,S5站点悬沙出现一个较高值,其原因是河口处受潮水顶托,河水发生剧烈的扰动作用,D对。

入海口处河道拓宽泥沙沉积,来源不会增多,A错;入海口处河水流速减慢,冲刷力减弱,B错;图中S5处河心岛范围窄,说明边缘沉沙少,C错。

第6题,根据材料推测夏季河流径流量大,侵蚀能力强,携带的泥沙多,受海潮的顶托作用,悬沙浓度增加,较高值区向海洋推进,D对;径流量大,径流力量强,较高值区向海洋推进,A、B、C错。

7.B 8.D 9.C 第7题,现在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为经济因素,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高,社会服务设施完善,机会多,工资水平较高,因此人口由农村迁入城市。

读图分析可知,从2001~2010年、2011~2015年两个时期,图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主要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公共服务资源优质,故选B项。

第8题,由材料分析可知,2011~ 2015年与2001~ 2010年相比,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人口年均增量在变小,主要是由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出,就业机会减少,劳动力人口迁入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城市病不断产生,因此采取了控制和疏解人口的政策,导致人口迁入减少,因此③④正确,故选D项。

第9题,重庆位于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处,天津位于海河的交汇处,两地港口优势突出,交通通达度高,B属于共同原因;重庆和天津都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A属于共同原因;重庆不属于沿海城市,而天津属于沿海城市,因此流向沿海人口减少,进入主城工作人口增多,属于天津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C正确;两地受产业转移的影响,经济发展迅速,装备制造产业人口吸引力大,迁入人口增多,D 属于共同原因。

10.C 11.B 第10题,建设“绿波带”能确保某一个方向车流到达每个路口时,都能正好遇到绿灯顺畅通过,提高道路通行效率,C对。

可以减轻城市交通拥堵,不能解决,A错;不能增加城市车流量,B错;交通事故发生有多种原因,对减少交通事故发生作用不大,D错。

第11题,最适宜建设“绿波带”的道路是通往卫星城的主干道路,主干道路上车流量大,建设“绿波带”,有利于提高车辆通行速度,提高通行效率,B对。

高速公路上没有红绿灯,A错;老城区中心的主干道路交通状况复杂,是混合交通,不利于建设“绿波带”,C错;小城市郊区的车流量小,环形道路交通拥堵少,不是最适宜道路,D错。

12.解析:第(1)题,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水源、土壤、地形方面分析。

茶树喜暖湿环境,怕低温,喜酸性土壤,怕涝。

四大产茶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茶树生长。

冬季温度过低会造成冻害。

茶树喜光耐阴,要求土层深厚,丘陵低山地形,排水条件良好。

土壤是红壤,呈酸性。

第(2)题,甲区域地处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谷地,海拔相对较低,纬度较低,光热充足。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开口向南,有利于西南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的深入,降水丰富。

坡地排水良好,因此该区域温度和湿度适宜茶树的生长。

第(3)题,我国产茶区冬春季节受寒潮和倒春寒的影响,易受冻害。

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雨季时,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受涝灾。

夏季长江流域有伏旱天气,易受旱灾。

第(4)题,产茶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从品种、品牌、品质、产业链等方面考虑。

答案:(1)茶树适宜温暖的气候条件;茶树正常生长的年降水量一般要在800mm以上;茶树喜光耐阴,要求土层深厚、排水条件良好、土壤呈酸性。

(6分)(2)甲区域地处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谷地,相对青藏高原其他地区海拔较低,且纬度较低,光热较充足;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开口向南,有利于西南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的深入,降水丰富,因此该区域温度和湿度适宜茶树的生长。

相关主题